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忠臣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的屈原

一代忠臣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的屈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4/2/18 8:24:37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提倡“美政”,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var1]

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麾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

因此,世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便将农历五月初五命名为端午节。人们在这个节日会进行划龙舟、包粽子、门口插艾草等活动。

屈原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主要代表作家。“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同时,在如今的时代《离骚》也成为了中学时代必背诵的文章。

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两汉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是景慕屈原的人。李白藐视权贵,反抗现实的精神,是屈原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var1]

另外,中国历代诗人、作家,在遇到民族压迫的关头,总是写出慷慨激烈的爱国诗篇。还有许多作家,在黑暗的政治时代,坚持理想,坚持斗争,不隐瞒自己的爱憎,甚至在政治斗争中牺牲了他们的性命,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这种伟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其源。一代忠臣,以死来表忠心,他一直都在坚守自己的内心的信念。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深入了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赵括”真的是平庸无能之辈吗?其实冤枉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告别了“买凶者”燕太子丹,刺秦而去。没过多久,荆轲天下闻名。[var1]荆轲刺秦剧照恼羞成怒的嬴政第二年(公元前226年)便命王翦率军灭亡了燕国,燕王喜和太子丹仓皇逃亡辽东。这一战中,年轻将领李信英勇无畏,率军深入追击,杀掉了刺秦主谋太子丹,将太子丹的首级作为礼物献给了嬴政。秦嬴政身心大悦,连连

  • 300年春秋史中唯一不服就干的诸侯,攻陷六十余国,占地五千余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鬻熊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为了表彰他们辅佐朝政的功绩,于是提拔他们的后代,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在南方蛮荒之地,赐给他土地五十里,并封子爵爵位 ,建立了楚国政权。成为了楚国的创始君王。[var1]熊绎熊绎受封后,发展生产,扩大疆土,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

  • 战国四公子,为何刘邦只祭拜信陵君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信陵君所做的那些大事,以及因此而折射出的信陵君的人格魅力。 刘邦是个流氓,流氓最讲究的就是讲义气,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的那种,而且刘邦还不是一个普通的流氓,他是一个想当英雄的流氓。战国四公子中,只有信陵君是最讲义气的,而且不是为了兄弟,而是为了各个诸侯国。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赵国

  • 晋灵公被杀后,赵盾是如何开启架空晋国公室之路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支队伍是谁派来的,又带来了怎样的消息呢?赵盾是晋国执政大臣,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晋国的命运。他慌慌张张地从宫中跑出来,又迅速逃离国都,早就惊动了他的堂弟赵穿。赵穿知道,晋灵公肯定是对他的哥哥下手了。既然是晋灵公先不仁,那就不要怪他赵穿不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杀了晋灵公再说。图片来自网络,侵

  •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司马迁却骂商鞅缺德死有余辜,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作为七国争霸赛中最后的赢家,秦国的成功是由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的成就在历史上有目共睹的,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单独为商鞅写了一篇列传,但是在文章的末尾却有这样一段评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

  • 孙膑:身残志坚 奇谋迭出的魏国霸权终结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陈华他是武庙是唯一的残疾人,也是战国奇人鬼谷子门下四大弟子中唯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兵法大家。他下山即遭难,不得不包羞忍辱装疯脱难,潜回故国人生开挂。凭着违反规则的赛马大胜引起了齐威王的重视,以膑残之躯受任齐军军师。此后,他出道即巅峰,巧施奇谋,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在桂陵、马陵两次重创魏军,杀死魏

  • 商鞅变法的作用被夸大了,秦国的成功,地缘优势也不容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事实上在战国时期,七国内部都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改革运动,除了秦国商鞅变法之外,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等都提升了各国的实力。秦国之所以能够从七国之中脱颖而出、力战群雄,一定程度上还要考虑其地缘优势,秦国地处六国以西,偏居一隅,北、西、南皆无强敌,而且坐拥巴、蜀,尽享天府之利,如此

  • 商鞅变法强大秦国,为何结局会是车裂而亡,有这3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哪个君主希望被别人限制着,年轻时候公子赢驷犯法,被商鞅用新法制裁过,秦孝公直接把赢驷贬为庶民,让他在秦国四处艰苦游历,游历过程中,赢驷慢慢懂得了变法对秦国好处非常大,但是却一直对商鞅敬畏和疏远,而且秦孝公死之前,对商鞅说:“商君,天下为重。嬴驷可扶,则扶。不可扶,君可自为秦王。”说这句话的时候赢

  • 商鞅得罪秦国权贵,本来可以不死,然而一件事让他无路可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商鞅本来有一次逃出生天的机会,他有可能在别的国家继续自己的生命,再次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因早年的一件错事而最终送命。[var1]其实商鞅的变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着力于改革秦国的僵化的户籍、爵位制度,建立与军功相挂钩的奖励制度,并积极鼓励耕种和纺织,打压商业活动。第二阶段是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原来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忍,为人十分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代成为新的竞争模式,魏国率先进行变法,成为第一个霸主。开始西拓、北进、东伐、南下,成为中原其他国家的心腹大患,不得不联合进行抵制。而魏国的称霸与野蛮霸道,最终因为两场关键之战的失败,而提前退出自己的争霸战场。这两场战役就是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而指挥者的双方将领就是庞涓与孙膑。这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