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日:孙坚洛阳得玉玺,韩馥拱手让冀州

东汉末日:孙坚洛阳得玉玺,韩馥拱手让冀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89 更新时间:2024/1/1 0:10:38

孙坚既两得胜仗,遣人报知袁术,且催袁术运粮济师。袁术误听谗言,惟恐孙坚得了洛阳,不能再听管制,遂勒粮不发。孙坚得去使归报,即乘夜驰白袁术,用杖画地道:“孙坚与董卓本无怨隙,所以挺身前来,不顾生死,一是为国家讨贼,二是为将军报仇!今大勋垂捷,将军乃听人谗构,不发军粮,无怪吴起抱恨西河,乐毅转投赵国呢!”袁术面有惭色,不得已拨粮给孙坚。孙坚还屯阳人聚。可巧董卓遣将军李傕来求和亲。孙坚勃然大怒道:“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若不夷他三族悬首示众,我虽死不能瞑目,尚欲向我和亲么?”说罢,传令将李傕撵出。李傕回洛复命,董卓尚欲张皇威武,镇定人心,乃遣兵往阳城。适值民间结社祀神,男女毕集,兵士突然闯进尽杀男子,枭首系住车辕,并将妇女全数掠归,歌呼入城,只说是攻贼大获;董卓令将首级焚去,所掠妇女分赏兵士。忽有军吏入报道:“孙坚兵入大谷,距此止九十里了!”董卓当然着急,顾见长史刘艾在旁便与语道:“关东各军,屡次败衄,皆无能为;独孙坚颇能用人,与我为难,当传语诸将,小心对敌。我当亲出督战,与决雌雄!”说着即命吕布为先锋,自为元帅,出城迎敌。行抵诸皇陵间,见孙坚军奋勇杀来,气势甚锐,当令吕布持戟出战。孙坚使程普、韩当等,敌住吕布,自率精骑直捣中坚来攻董卓。董卓将李傕、郭汜慌忙拦阻,统被孙坚一人杀退。董卓看孙坚骁勇异常也为震悚,当即策马回走;帅旗一动,全军皆乱,吕布虽然多力不能不舍敌保护董卓踉跄西奔;董卓不愿入洛阳,竟与吕布同走渑池。孙坚得驰入洛阳,扫除宗庙,祠以太牢,凡董卓所掘陵寝,饬军吏一体掩护,使复原状;又分兵出新安、渑池间,追击董卓部兵。董卓派出中郎将董越、段煨等,分守要隘,自与吕布径赴长安。孙坚闻董卓西去,也不亲追,但在洛阳城内四面巡逻,筹备修筑;怎奈满城瓦砾到处荒凉,教孙坚从何着手,徘徊凭吊,禁不住流涕唏歔。忽见城南有一道豪光,向空冲起,凝成五色,不知是何物作怪;因即驰将过去,凝神细视,乃是井口发光,如釜中蒸气一般,袅袅不绝,井栏上面镌有“甄官井”三字;再从井中俯瞩,尚有流水停住,深不见底,无从辨明。当下饬令军士,先将井水汲干,然后用一辘轳,载兵入井,须臾复出,取得一匣,捧呈与孙坚。孙坚匣看视,乃是一方玉玺,回圆四寸,上有五龙交纽,下有篆文,镌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惟旁缺一角,用金镶补。孙坚料是秦汉二朝的传国宝,不由的玩弄一番;但不知如何缺角,如何投井。及仔细追查,才知王莽篡位时,由孝元皇后掷给玺绶,致缺一角;至少帝为张让所逼,由北宫出走小平津,仓猝间不及携玺,那掌玺的内侍,只恐被人夺去,索性投入井中;后来内侍被杀,无人得知,因此久沉井底,延至孙坚入洛阳方始发现。孙坚既得了传国玉玺顿生异想,当即携玉玺还营,住了一宿,便令军士拔寨齐起,趋回鲁阳。欲知无限意,尽在不言中。

袁绍久屯河内,探知孙坚入洛,也想乘势进兵,无如各路兵马已多散归,再加冀州牧韩馥阴持两端掯粮不发,又致袁绍进退两难。袁绍门客逄纪献议道:“将军欲举大事,乃徒仰人资给,如何自全?”袁绍答道:“我亦虑此,但冀州兵强,我亦无法与争。” 逄纪复说道:“何不致书公孙瓒,叫他进攻冀州?韩馥乃一庸才,若遇公孙瓒相攻,必然骇惧,公可遣一辩士,为陈祸福,不患韩馥不让位!”袁绍依计而行,果得公孙瓒允许,兴兵攻冀州。韩馥遣兵出御,俱为所败,正焦急间,有两人踉跄趋入道:“车骑将军袁绍已从河内退兵,还驻延津了!”韩馥注视两人,乃是荀谌、郭图,曾为门下宾客,便启问道:“两君如何知晓?”荀谌答道:“现由袁绍外甥高干前来报闻,因此知晓。”韩馥惊喜道:“莫非他前来救我么?”荀谌又说:“公孙瓒率燕代健士,乘胜南下,锋不可当;袁车骑亦乘此东向,不先不后,居心亦属难料。荀谌等颇为将军加忧!”韩馥皱眉道:“如此奈何?”荀谌接入道:“袁绍为当世人杰,岂肯为将军下?若公孙瓒攻北面,袁绍攻西面,区区孤城,亡可立待!但思袁氏与将军有旧且系同盟,今不如举州相让归与袁氏;袁氏得冀州必感将军德惠,厚待将军,还怕甚么公孙瓒呢?”韩馥性本怯懦,又听他说得天花乱坠便即依议,拟遣使往迎袁绍。长史耿武、别驾关纯、治中李历等相率进谏道:“冀州带甲百万,支粟十年,真好算做天府雄国;今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中,一绝哺乳,就可立毙,奈何反举州相让呢?”韩馥摇首道:“我本袁氏故吏才又不及本初,让贤避位,古人所贵,诸君何必多疑?”耿武等只得退去。从事赵浮、程涣又入谏道:“袁本初军无斗粮势必离散,赵浮等愿出兵相拒,不出旬月,定可退敌,将军但当闭阁高枕,自可无忧!何用拱手让人?”韩馥又不听,竟遣子赍着印绶,送与袁绍,迎他入城;自挈家眷出廨徙居前中常侍赵忠旧宅。袁绍引兵直入,自领冀州牧,使韩馥为奋威将军,但只给他虚衔,并没有什么兵吏。所有韩馥部下旧属,一律撤换,另用从事沮授为监军,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许攸、逄纪、荀谌、郭图为谋主,分治州事。好好一位冀州牧韩馥,弄得无权无柄反致寄人篱下,事事受人监束,始悔为荀谌、郭图所卖,悄悄的逃出州城,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后有袁绍使至陈留,与张邈屏人私语,韩馥疑是图己,竟至惶急自尽,这真叫作自诒伊戚了。试看袁绍结果亦未必胜过韩馥。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此食物相传是诸葛亮发明,没任何调味却流传了2000年,你我都吃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发明的食物,诸葛亮都发明过什么美食,以诸葛亮为名的美食

    ▲诸葛亮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关于“馒头”的由来,其中一项就与诸葛亮有关,为什么会发明馒头呢?这要追溯到“七擒孟获”的故事。据《事物纪原》载: “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祭之,神则助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

  • 「杂乱历史日报」周朝新闻|周幽王统治下的周朝发生了内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据本日报驻镐京的记者发来的报道,公元前775年:周朝的君主周幽王因自己的喜恶决定废掉原立的申王后以及太子宜臼而封自己喜爱的褒姒为王后,褒姒儿子伯服立为太子,本报记者原本想采访下周幽王,但本人对此事件没有做出更多解释。据悉,周幽王的这种做法,在各诸侯国都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些诸侯国对于这种违背祖制的事情

  • 东汉皇帝的居住位置为什么表明“三公”的实际权力在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三公分别掌管什么,东汉皇帝从谁开始没有实权了,东汉时期什么取代了丞相的权力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东汉洛阳城的宫城(皇帝居住的建筑群)分为南宫和北宫。南宫是光武帝刘秀修建的,而北宫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修建的。东汉的洛阳南北宫仿照了西汉的长安东西两宫,是互为备份的建筑群,因此洛阳南北宫的整体格局几乎一模一样。三公(司徒、太尉、司空)府也位于东汉洛阳城南部。不仅如此,东

  • 历史中的兔子:早在三国时期就用兔毛制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山西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兔尊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饰山东嘉祥宋山4号祠堂东壁的东汉画像中有兔子形象。从“玉兔捣药”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兔子已经陪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在中国古代,兔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2023年新春之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

  • 历史上 “焚书”有四次之多,千古焚书罪名,为什么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乱的战国时代,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但不利于统一思想和凝聚国力,不利于统一战争。秦孝公委派商鞅推行变法于公元前359年时曾发生焚书。这次焚书事件早在秦始皇以前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人提起,秦始皇所做的这件事也一再地被人们提起。后世把这件事当作秦始皇的大罪,以至于至今也不能改变这个历史事件,多数人

  • 秦朝只有14年,周朝却可以享国800载,其他朝代为何300年都熬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怎么灭掉周朝的,秦朝和西周哪个厉害,周朝和秦朝哪个早

    文/史说新故事朝代更替,风雨如晦,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黄炎培先生曾经也说过“历史周期律”这一词,何谓“历史周期律”?历史周期律就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历经兴衰治乱,往复循环的周期性现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中国古代史中,是一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兴亡史。试问,这“历史周

  • 作为最美魏国夫人,苗乙乙因车祸面瘫出演金婚被骂无奈退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苗乙乙金婚一脸斑图片,苗乙乙个人资料,苗乙乙古装高清图片

    苗乙乙的家庭条件非常优渥,母亲不仅是作家还是制片人,并且拥有自己的公司,父亲也是经商的,生意都还不错,所以苗乙乙从来没有为金钱发愁过。虽然是公主级别的待遇,父母却还是培养她独立的行为和人格,所以苗乙乙对于自己人生很有想法,也在初中毕业之后被父母送往墨尔本读书。一般来说学习和生活都有父母撑腰,但是苗乙

  • 随着陆树铭的离开世间再无“关羽”了,试看94版《三国》选角之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袁阔成著名的评书大师,其出身评书世家,并且有着“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的美誉。袁阔成先生在评书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一部《三国演义》堪称是当代评书的天花板。袁先生的《三国演义》成功之处就是“评”大于“说”,尤其是其中旁征博引内容十分的丰富。除此之外,我们看戏曲艺术也是经常演绎《三国演义

  • 即位伊始,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可偏偏遗漏了介子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足下”,是古代以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若问出处,相关史料和笔记会道出一个与介子推有关的故事。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斯时,晋国公子重耳为了活命,被迫出逃在外达十九年,期间,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一次,重耳饿得几乎晕厥过去,侍服一旁的介子推见状,便悄悄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炖煮成汤

  • 六国攻秦,五国投降,一国坚持却被盟友偷袭,诸侯合纵就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迅速崛起,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与齐并强的超级大国,强大了之后怎么办?自然是向东发展,与中原诸蛮夏(秦对中原诸侯的蔑称)争夺天下,这一来兵锋甚猛,秦孝公之后的秦惠文王,继位仅仅五年,就夺回河西,并在河东建立重要的战略据点,这样一来,中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