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死后秦国更动荡,秦王为何反而3年不出·老烟枪读《史记》11

商鞅死后秦国更动荡,秦王为何反而3年不出·老烟枪读《史记》11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89 更新时间:2024/1/1 3:29:20

[var1]

秦国新君惠君是个狠人!秦国国君要是拉个群聊,那一多半都是狠人!

上文讲过,他杀商鞅,是想打破自秦孝公时期形成的“秦公-商鞅”二元权力中心格局。但杀了商鞅,负作用也很明显:商鞅代表秦国新法的权威,也掌握着秦国军政大权,只要商鞅在,复辟势力就只能潜水。现在商鞅死了,秦国新君自己就站在了风口浪尖。

[var1]

秦惠文君肯定是个划水爱好者。如果说杀商鞅是为了亲自和老氏族一起冲浪,那么现在面对复辟势力的整日叨叨,他肯定很享受整日的划水。

“哎呀,各位亲戚你们讲的这个事儿忒大了!我还没行加冠礼呢,我哪懂这个啊!等我再长大一点再说!”但凡有老氏族来说要废除秦国新法,他就这套说辞。

[var1]

你看,咱也没说不行,咱也没说行,咱就是拖着!有时候遇到难事,拖延并不见得不好。

这不,老氏族再汹汹然,也都成了棒槌打棉花,使不上力!

当然,拖着也并不能解决问题。老氏族复辟之心那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秦惠文君早晚要面对。但在拖延之下,秦惠文君就有了时间,逐步加强对政权的掌控。

他要等!只有等,等到把商鞅当年直接管辖的、拥护变法的官吏都收归自己所有了,才有十足的把握灭掉复辟势力。

[var1]

巴巴地等着秦国新君改制的老氏族显然没有看透这一点。他们大概认为:既然新君已经除掉了商鞅,扳倒秦国新法,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新君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拖延,他们比在火上烤还难受:当年那种肆无忌惮的贵族生活多么令人神往啊!

躁动不安的老氏族不满于陪新君划水,他们开始四处集聚力量,准备夺权。

新君这边,也在悄无声息但又强有力地推进着对国家政权的掌握。

两股势力明显在一片划水之中进行着赛跑,就看谁能发展得更快了。

[var1]

第一年,楚、韩、赵、蜀前来朝贺。国中无事。惠文君19岁。

第二年,天子来贺,国中无事。惠文君20岁。老氏族巴巴地等,国内一片给新君加冠的呼声。惠文君:咱不加,再让我长长个儿!

第三年,惠文君21岁了。再不加冠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啊!关键问题是,3年时间,已经足够惠文君掌控全国。那就加冠吧!

老氏族:国君啊,咱都陪你玩了3年的划水了,该说说正事儿了吧?秦国新法是不是……

[var1]

惠文君:哦,新法啊?那是先君的遗志,我怎么能擅自更改啊!不改不改。

老氏族:感谢您以及您的先祖们!

在老氏族的一再要求下,惠文君不再玩划水,改玩掰手腕了。已经继承了全部新法新锐大臣的秦国新君,还有哪个老氏族能掰得过他?这是一场不公平的角力,谁敢应战,新法处置!

我们不难想象,惠文君在这3年中,在不停地做秦国公室成员的工作。其实秦国的老氏族的力量,远比公室的力量要弱得多。当初杀商鞅,不是秦国公室成员公子虔与老氏族联手,根本不可能。

[var1]

惠文君这3年里一边加强对国家权力的掌控,一边积极弥合与公室成员的分歧。公室成中显然被他说动了。关键的原因在于,公子虔老了!已经报了仇的公子虔,再也没有出现在秦国的政坛。没有了公子虔的掺和,给点什么恩惠不能弥合分歧呢?毕竟一家人还是好说话的。

或许老氏族想过要叛乱。《大秦帝国》中干脆脑补了老氏族借助义渠叛乱。但不好意思,《史记》中没有记载老氏族叛乱。惠文君划水3年,已经耗尽了老氏族的口水。现在,公权力加上公室之力,胜算已经完全在惠文君这边,老氏族只能乖乖做个顺民了。

[var1]

就这样,秦国新君在登位3年之中,通过划水运动和掰手腕运动,成功平息了秦孝公去世前掀起的新法大风暴。

这个成长于秦国变法火热时代的君,第一次亮相,便显示出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段。国内恢复平静的同时,东边日渐衰落的魏国和日益强大的齐国同时传来了重榜消息——两个国君同时称王了!

是的,是时候了。战国中期的序幕已经拉开,就看谁能在强国林立的战国中期之中纵横捭阖了。

干吧,惠文君!战国纵横的时代到来了!

(未完)

一壶尖一包烟,一本《史记》翻半天。我是老烟枪史君与使君。体系阅读,更有收获喔!请关注《老烟枪读》合集。

更多文章

  • “蒙家军”的历史,秦朝灭亡后,他们去了哪里,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支军队以老秦人为主,最早创立于秦昭襄王时期,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时有出现,在秦始皇(秦王政)在位时期,“蒙家军”也是攻灭六国的主要军队之一,同样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蒙家军”更是身负重任,不仅要向北出击驱赶匈奴,收复被匈奴趁中原大乱时攻占的黄河以南地区,同时也要肩负起

  • 卧牛山下,如果关羽和赵云交战,谁能取得最后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与刘备卧牛山相遇,赵云vs关羽,易中天说赵云关羽武力

    关羽听了大怒,一马当先,飞奔卧牛山而来,等见到那员大将,原来是赵云赵子龙,一场精彩的大战没有打起来,让许多三国迷感到遗憾,如果这两位顶级战将,来一场生死大战,该有多好,那问题来了,如果关羽和赵云在卧牛山下来场大战,会是什么结果呢?说句实在话,以当时的情况,吃亏的是赵云,武力值的提升,不但和年龄有关系

  • 大英博物馆“春节之战”:韩国表演惨变奔丧,中国大秀汉服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服逛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国外震撼的汉服表演

    [var1]上图是曾经被大英博物馆力捧的“韩国农历新年”传统文化表演。下图则是中国女孩们身着汉服走进大英博物馆宣传中国的春节文化。光是从对比图片的色调来看,就知道这场“春节之战”的结局是怎样的。韩国人活脱脱把一场喜庆的春节表演变成了大型奔丧现场,犹如鬼片拍摄。中国女孩们明艳鲜亮的各式汉服则展现了最为

  • 面壁计划:假如罗辑的破壁人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哈尔彬彬兄弟,你辛苦啦,多喝水。少熬夜,三体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三体》原著中 ,罗辑作为面壁者是没有ETO指派的破壁人的。他的破壁人只能是他自己,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反向推理一下,假如ETO指派破壁人给罗辑会怎样。让我们大开脑洞,剧情如下:爱“球”者PDC指定四位面壁者。卖“球”贼ETO指定四位破壁人

  • 汉武帝自绝三族,杀母立子,为何单单信任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不仅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逼死,还将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整个家族团灭。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在决定让6岁的小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后,居然狠心将其母亲钩弋夫人杀害。在上一篇我们已经讲了,汉武帝做这一系列动作的内部动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姐姐的故事会看一看。那么,今天我们来详细

  • 战国时期,秦国最先攻灭的是哪国?其实并不是韩国,而是古翟獂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大将军蒙恬,秦国最精锐三大军团,秦国历史完整版

    [var1]而且还不止如此,秦国也从周朝境内的一方诸侯,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且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并且随着秦王朝的建立,以及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也从此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政权的统治基础,以及封建社会时期2000余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在秦朝建立之前的战国

  • 诸葛亮为什么说刘备对季汉众臣有殊遇之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对刘备有殊遇之恩,刘备对季汉的影响,刘备建立的汉为什么叫季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尤其是选官制度。在那个没有科举的年代(隋炀帝时期才开始科举),采用的是以察举制为主,征辟制等为辅的选官制度。也即是说,察举制是一个人能否当官的主要判断依据。而对于这种制度,大家并不陌生。在史书、演义中经常看到的“举孝廉”就是察举制选官的一种体现。《汉官仪》中记载

  •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其中最出色的还属魏蜀吴三国的开国之祖: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实力相当,相互争斗了一辈子,但若论其百姓们最为拥护的君主,那还得是刘备。不同于晚年昏庸的孙权,动不动就搞盗墓屠城的曹操,刘备可是三国军阀中的一股清流,他为人宽厚仁慈,对百姓极为体恤,被称为“仁主”。就算是这样仁慈的刘备也曾有过辣手

  • 岭南春秋:一个以广州为都城的古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时期的广州,广州为何能成为岭南千年大都会,春秋战国古城

    广东古时候叫岭南。想要了解广东的历史,读一下岭南的古史就很有必要了。尝试扒开那些或苦涩或不详的古史记载,了解岭南发展的主要脉络,看看里面那些尘封的岭南故事或者人物。[var1]读一点岭南古史(三):西汉时期的岭南1——古南越国疆域前篇说到秦末各地群雄并起、中原混战,其时秦驻守岭南的赵佗趁机而起,割据

  • 吴大帝孙权到底长什么模样,碧眼紫髯有无依据,其是否有异族血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吴大帝孙权名字,孙权图片,孙权孙尚香凌统西凉铁骑

    “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众所周知《三国演义》在中华大地十分流行,而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书中提到的吴大帝孙权更是天生异象,碧眼紫髯,好像有海外血统。那历史上的孙权真的是“碧眼紫髯”吗,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孙权身世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