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康熙24子会上演九子夺嫡,而朱元璋26子无人敢抢太子位?

为什么康熙24子会上演九子夺嫡,而朱元璋26子无人敢抢太子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8 更新时间:2024/1/7 0:42:39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乱世中的英雄人物自然有其雄才伟略的一面,也有杀戮疯狂的一面,当然还有待人温情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儿孙满堂是福气。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应该算是有福之人,他一生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

历代皇帝都会对皇位继承人问题有些烦恼,生怕出现手足相残的谋乱事件。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其中的例子,在清朝更是上演了“九子夺嫡”的大戏。

朱元璋将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何他的兄弟们对太子之位不敢有丝毫的觊觎之心,甚至连朱棣都不敢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朱标

在封建社会中,非常重视出身地位,世家大族都是如此,更何况是皇家。一直以来皇帝都有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朱标嫡长子的身份让他成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根据历史上皇帝宝座迭代过程中,如果出现跨过嫡长子立幼子的情况,一般都会出现朝局动荡不安。也正是这样,嫡长子继承的习惯一直被延续下来,所以说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占有得天独厚的家庭地位。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朱元璋一开始就非常看重的儿子。朱标出生时,父亲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今南京),长子的出世,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兴奋之余,也对儿子抱以极大的期望。

为了能够让朱标逐渐成长为统御天下的皇帝,朱元璋给朱标配备了极为强大的师傅阵容。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由此可见,朱标身边围绕着的都是文臣武将勋贵,大家都是朱标党。蓝玉这种是姻亲,宋濂这种是师生,自己做太子监国十几年负责选拔任免,下面很多官吏说是其门生也不过分。大明朝所有官员几乎都站在朱标这边。

朱元璋在治理国家上有意锻炼太子朱标,从洪武十年开始,朱元璋就开始让朱标参与朝政大事决断,史书记载“日临群臣,听断诸司事,以练习国政”。

在朱标开始以太子身份进行监国后,朱元璋传出圣旨晓谕群臣“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力度和信任。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主动帮助朱标建立自己的威信。在洪武24年的时候,秦王在封地藩国中行为过失很多,导致被朱元璋召回京城。当时朱元璋已经明确表示要处置,但是在朱标的苦苦劝说之下,朱樉在第二年就被无罪放回封地。

在《明史》中类似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说有人曾经举报晋王朱棢居心不轨,有叛逆迹象,朱元璋本来也要狠狠惩罚晋王,同样也是朱标坚持求情才让朱棢免于惩罚。

按照朱元璋的人物性格来说,如果是他认定的事情,旁人很难去改变他的观点和手段。但是通过类似以上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现,朱元璋通过自己“凶狠残酷”的一面帮助太子朱标换来更高的威信和声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朱元璋对朱标的宠信是不掺杂怀疑的,朱元璋不惜打造自己“暗黑”的人物形象,也要铺好朱标的登基之路。

这对于朱标稳坐太子之位非常关键,也是其他皇子不敢与朱标争夺太子之位的重要因素。历朝历代的太子之位都是烫手山芋,要让皇帝爸爸放心,还要时刻防范着兄弟们的偷偷觊觎。如果太子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的话,很可能会被皇帝爸爸给熬死。

虽然朱元璋想尽办法要让儿子成为天下之王,但是如果朱标是糊不上墙的烂泥,相信朱元璋也不会坚持下去。相反,朱标从小就表现出不凡的能力,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能判断朱标能力的依据,但是从侧面可以推测一下,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当过吴王世子,明朝皇太子,监国辅政十几年,履历吊打所有弟弟,光从身份和经历上弟弟们就已经没有任何造反成功的希望和必要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能力,朱标出身于元至正十五年,童年和青年时期见过乱世,经受过战争的洗礼,同时他又师从宋濂,这样的人理论上应该是文武全才,至少不会是废柴,要不然后期怎么监国十几年?

太子被赋予监国的权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皇帝对太子的一种考验,历史上在此处栽跟头的太子有不少,而太子胤礽最后被康熙皇帝废掉就是一个例子。显然朱标通过了这个考验。

朱标非常聪明地维护朱元璋的地位。朱标以太子身份负责处理政务时期,正好是明朝四个大案爆发的时期,朱标很少违背朱元璋的旨意,总是表现出顺从朱元璋的态度。

太子朱标的性格非常宽容,这也许跟朱标5岁时跟着明朝大儒宋濂学习有关,朱标长大后也和自己兄弟们的关系很好,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标受命巡视陕西。同时受封于这里的秦王朱樉因为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朱标因此也被要求趁机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才让朱樉回西安。

宋濂

由于朱元璋在朝臣面前公然明示朱标就是将来的皇位继承人,再加上朱元璋在李善长案中前后处决的人数达到三万多人,在当时人人战战兢兢。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于朱元璋认可的皇帝接班人人选自然不敢多言。

曾经有学者说朱元璋本来是要将蓝玉留给朱标做辅政大臣的,是朱标太子党群体中的重要人物,可惜朱标早早就离开人世,给朱元璋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多日未上朝。

后来朱元璋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但是蓝玉和常升等人支持的并不是朱允炆,而是朱允炆的弟弟,所以朱元璋就把蓝玉杀了,因为蓝玉的能量太大了,朱元璋不相信朱允炆能够镇住他。

蓝玉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可以发现,朱元璋的众多儿子当中没有人敢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即使是朱棣也不行。朱标太子之位能够坚不可摧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朱元璋的宠信和支持,一位老父亲给儿子描绘好蓝图、铺好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列强逼迫清政府租借领土期限为什么大都是99年,而不是100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早在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就有人疑问:“为什么必须在这时候把香港、澳门收回来?”马上一堆人回答:“根据国际公约,土地被占领100年就成为占领国的领土,所以必须在99年的时候收回来。”当然,当时老百姓的意思是为了说明共产党有多伟大,而且民间信息流通不便捷,百姓不了解一些信息可以理解。但是没想到这碗”

  • 清朝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不同面目的刘墉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清官,刘墉算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此外,他还是知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在历史的记载中,说他“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特别是对于后世而言,刘墉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造诣很高,他的小楷貌丰骨劲、别具面目。当然,他的文采也是极高的,还曾用诗的形式写下了一本关于历代书

  • 陕西民国历史梳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阶段:1914年陆建章入主陕西,属于北洋军阀中央派系第一次入陕,其在陕西主政期间搜刮民财,大肆扑杀陕西革命党人,民怨沸腾,1915年袁世凯称帝,陆建章积极拥护、响应,随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以郭坚(蒲城人)、耿直(白水人)等为首的义军成立“陕西护国军”,开展“逐陆反袁”运动,

  • 雍正最重要的人,竟在史书中消失14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真实雍正的一生,历史人物点评雍正,雍正历史上的贡献

    文云霄钰编辑云霄钰前言老十三胤祥曾被父亲康熙圈禁十几年时间,却在雍正登基后备受重用,一度被现在的网友们称为“雍正朝常务副皇帝”。而更让人好奇的是,有关胤祥与康熙父子感情破裂的资料,在史书上竟然全是空白一片,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愉快幸福的童年胤祥的母亲史书记载名叫章佳氏,并非影视剧和小说中所说

  • 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840年,一声炮声的响起,外国侵略中国的步伐由此踏出。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部分国土易姓的中国开始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伴随着压迫袭来。身无长技、辛苦劳作的人民在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时毅然拿起武器选择了抗争。几个月后,太平天国起义壮势。先前起义军历经波浪,但随着时间推移、更多人的参与,形势

  • 爱新觉罗氏竟是赵匡胤后代?大宋是大清的祖宗?历史总有惊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数十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是独立的,跟前一个朝代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你知道吗?宋朝跟清朝这两个相差近400年的朝代,竟然有着“血缘关系”! 01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经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陈

  • 恭亲王奕䜣:即使怀才不遇,也要全力以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座王府的位置、布局、规模和建筑细节处处显示了原来主人的地位和威严,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这座王府的原来的主人就是恭亲王奕訢,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和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在他的出谋划策下,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

  • 清朝为何总是被人为贬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身处汉族正统中原文化,让我们对于女真人建立的清朝生来便带有偏见,认为这是对汉文化的腐蚀,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增反退。我固执的认为,清朝对明朝就是野蛮攻陷了文明,就像蒙古对宋朝那样令人发指。后来研究下明史,发现后期的明朝,已经到了不灭就天理难容的程度。准确来说明朝得覆灭不是清朝直接所致,一开始是内部

  • 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林党诞生于明朝中后期,最早是由一批憎恶阉党,有一定政治抱负的读书人组成,是典型的政治利益集团的产物。东林党曾频繁活跃在明朝晚期,是一个由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政治实体,在其鼎盛时期曾一度跟不可一世的阉党在朝堂上打的有来有回,能直接影响到大明朝的一系列决策,不可谓不声势浩大。但就是这样一个颇有话语权的强

  • 解密历史:清朝的八旗制度是起源于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戏说不虚构,尊重历史,以敬畏之心探索历史原貌,科学论证,为后世留真相。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人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那么同为女真人的清代的八旗制度与金国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有什么关系吗?猛安谋克制有时也作为女真人户口管理制度的代称,或作官称猛安,又译萌眼、谋克,毛毛可、毛克。金国时期地图据《金史·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