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要活人殉葬,朱允炆不赞同,朱元璋拿出《墨子》,允炆无言

朱元璋要活人殉葬,朱允炆不赞同,朱元璋拿出《墨子》,允炆无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64 更新时间:2024/1/10 1:17:18

[var1]

朱元璋,明朝高皇帝,庙号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汉人帝王之一,他驱逐蒙元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华夏再次复兴。开创洪武之治,让百姓安居乐,他嫉恶如仇,整治贪腐。但他却杀人无数,成为一个并不被人推崇的帝王。朱元璋称帝后,做了两件违背历史潮流的事情,第一个是封藩制度,第二个是人殉制度。

[var1]

封藩制度不必多说,从汉朝到两晋,藩王作乱屡屡发生,直接影响皇权,受害的还是百姓。但洪武三年,朱元璋依然决定重封藩制度,美其名曰“拱卫王室、屏藩要地”,可惜,朱元璋已去世,靖难之役就发生了,百姓苦不堪言,后来,明朝又先后分安生了“朱高煦叛乱”和“宁王朱宸濠叛乱”等。并且,藩王占据了明朝大部分的国库收入,让明朝负担累累。

[var1]

除了封藩制度,最惨的要数人殉制度。古代君王葬礼,有陪葬和殉葬。所谓“陪葬”,是指等某人死后,把他安葬在君王陵旁,这种做法在当时算是一种“恩遇”,唐太宗陵旁陪葬许多功臣,就是这个道理。另一种是殉葬,那就是在君王死后,诛杀活人和君王一起安葬。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的时候,后宫38位嫔妃全部殉葬,哭叫声在城外都能听见。

[var1]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经气息奄奄,他召来孙子朱允炆(建文帝)和驸马梅殷二人前来,提出了自己的遗愿:他死后,把后宫嫔妃全部殉葬,不得违逆!朱允炆生性仁慈,不赞同如此做法。朱元璋拿出一本《墨子》,在《墨子·节葬》篇中指出一句话:

“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

朱允炆哑口无言,当时朱元璋已经病重,朱允炆不愿违拗他的意思,便只能顺从。的确,《墨子》给朱元璋找到了人殉的“理论依据”,但人殉制度在汉朝就被废除了。在遥远的奴隶社会,商朝和周朝,奴隶身份低下,奴隶主高高在上,可以任意主宰奴隶的生死。再加上当时信鬼神之说,所以当奴隶主去世时,都会诛杀奴隶殉葬。秦始皇建立封建王朝,但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为了扫清政治障碍,把后宫嫔妃和许多政治人物都诛杀为秦始皇殉葬,另外还殉葬了大量工匠。

[var1]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觉得殉葬太过残忍,因此下令废除殉葬,功在千秋。也就是说,从汉朝开始,中原王朝(游牧民族除外)早已废除了殉葬制度。朱元璋旧事重提,难道仅仅想让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嫔妃们的服侍吗?其实并不是。

[var1]

朱元璋让嫔妃们殉葬,和他诛杀功臣的初衷是一样的,那就是怕功臣或嫔妃作为太祖旧人,朱允炆无法震慑他(她)们,因此诛杀。朱元璋大搞人殉,只是借《墨子》为理论依据而已,有没有《墨子》,朱元璋一样会杀她们。

[var1]

人殉被称为最惨绝人寰的制度,明朝先后有5位皇帝去世时采用人殉。直到明英宗时期,才下令废除人殉。人权社会,人殉复不再来,利在千秋。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用的鱼肠剑,有着怎么样的来历,最后又流落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荆轲刺秦王用的剑是不是鱼肠剑,刺秦荆轲简介,荆轲刺秦时使用的武器名称

    杀猪鄢用“刺僚”剑(鱼肠剑)[var1]吴国的公子光为了“纂权夺位”成为吴国新国君,决定刺杀吴王僚,虽然俩人是亲的堂兄弟。公子光的助手被离,在吴国喧嚣热闹的街头邂逅了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不过此时的他己经沦为衣服褴褛、头发花白,眼光凌厉的春秋战国时期“犀利哥”。公子光的眼光不错,这个时期的贵族和王侯都善

  • 穷光蛋张仪一夜暴富,只靠一个字,楚王至死都没弄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王被张仪骗了,张仪100个经典故事,大秦帝国张仪骗楚王六百里

    楚怀王治国有两下子,工于女色也毫不含糊,堪称“任美唯贤”,大家闺秀啊小家碧玉啊别人的女朋友啊之类的,只要看上眼就能烛光晚宴共度,一床花枕同眠。[var1]郑袖是楚怀王十分宠爱的妃子,身材曼妙,又擅长舞蹈,深得怀王喜爱。宠爱则催生骄纵,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郑袖想要独霸楚王,因此嫉妒心超强,看到大王身边

  • 他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五国发生了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四个得意弟子,孔子弟子中不迁怒不贰过的人是,孔子最厉害的三个弟子

    其中有十个人,尤其突出,子贡便是其中之一据说子贡此人,是当时的国际贸易能手个人财富位列春秋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名,人称中国第一个儒商我们常常听到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便是出自他的口[var1]除了会做生意,子贡还是一个非常会搅局的人相传当年齐国内乱,权臣为了建功立业树立自己的国内威信,有意攻打

  • 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将被活埋?山西战国尸骨坑,揭开千年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赵军,长平之战赵军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军真有45万吗

    这份礼物虽大,但是赵孝成王不敢贸然收取,因为收了这一份礼,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威胁,此前,秦国率军攻打韩国,韩桓惠王抵不住秦军的进攻,决心献城求和,请求秦军退兵。而这所割让的城池就是上党郡,此时,韩国郡守冯亭却有心将上党郡献给赵孝成王,如果接受这个礼物,就相当于直接对秦军宣战了,利弊其中,该做如何选择

  • 秦国歼灭五国以后,齐国最后独自面对秦国时,是怎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是怎么灭掉齐国的,为什么秦国能灭齐国,秦国能单挑齐国吗

    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军攻破燕王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去了辽东,在此之前,秦国已经拿下了赵魏韩三国,加上名存实亡的燕国,山东六国只剩下了齐国与虚弱不堪的楚国。当时的秦国,并没有直接对付齐国,而是将攻打燕国的主力调去了南方追击楚国,如果齐国聪明的话,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帮着楚国对付秦国,很可惜,齐

  • 孙膑被庞涓挖去了膝盖并在脸上刺字,那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报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膑两次打败庞涓的故事,庞涓和孙膑电视剧,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

    [var1]据《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在阿地和鄄地的交界处出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鄄城县一带。根据历史记载,他们都是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的师兄弟,但是庞涓的学成后就急急下山,到魏王手下当了将军,而孙膑则选择继续在山上学

  • 孔子:我也焚烧了不少书,嬴政都被骂惨了,为什么没人骂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和嬴政差多少年,孔子真人照片,嬴政骂扶苏

    我是孔子,打钱。错了,重新来。我是孔子,不是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单纯的孔仲尼,而是新时代的孔子,拥有从我死后至今所有的历史记忆,所以我知道当初我的不入流如今已经成了世界一流,虽然你们骂我“孔老二”,但我明白,我早就成了中国文化里最大的一块香饽饽。感谢汉武帝,感谢董仲舒,感谢同行程朱陆王,感谢!但,我还要

  • 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他的画像,却为何总是露着两颗丑陋的门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最早的孔子画像,孔子画像能挂门庭吗,孔子黑白画像手绘

    《论语》记载,樊迟曾问于孔子,何为仁,何为知?孔子说,仁义就是“爱人”,智慧就是“知人”。孔子认为体现智慧的方式就是识人,辨别一个人的良善污恶,以及预测他将来是否有大出息。由此可见,孔子识人是有一套的。然而,《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却是孔子看人看走眼的情况。此人名为子羽,曾拜于孔子门下学师,却

  • 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什么却能够全身而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与张仪相差多少年,秦国白起商鞅,历史上是先有白起还是先有商鞅

    [var1]商鞅树敌太多。商鞅到底是死后被五牛分尸,还是活活被车裂,现在两种说法都有相当大的市场,尤其是现在的影视剧,把商鞅的死,搞成是活活被车裂而死,异常惨烈。以至于人们想起商鞅,都觉得他是自己改革变法“反受其害”的人。[var1]但是我们看历史资料,尤其是看《史记》,这商鞅,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死

  • 秦始皇:我一生遭遇3次刺杀,只有这一次最惊险,和荆轲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历史上遭遇的刺杀,秦始皇杀荆轲,荆轲怎么刺杀的秦始皇

    [var1]秦始皇统一统四海,统一文字、货币,对中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然而在他蚕食六国的过程中,势必侵害了许多人的利益,所以秦始皇屡遭刺杀。其中最为出名的三人,分别除了荆轲、高渐离,还有一位就是汉初的大智囊的张良。三次相比较,谁的技术含量高呢?[var1]荆轲:扎心了,老铁公元前2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