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站在咸阳城战楼上的秦王嬴政也面无表情,心思低沉,像是在百感交集,仿佛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但又说不出口,想要冲下去送别但又必须得强忍着,心里十分地纠结和痛苦。
[var1]
秦王赢政和老相邦吕不韦就这样分别了,看着就让人感觉心里有一种痛,也许这是骨血分离才有的痛吧?也许这是真正父子之间分离才有的悲伤吧?
秦王赢政让蒙毅带着自己的儿子扶苏去送吕不韦,难道就只是单纯地为了让吕不韦见见扶苏?想必这是有深意的吧!与此同时,他还特意吩咐赵高把鸟形玉佩转交给吕不韦。
那么赢政为何让赵高给吕不韦扶苏的玉佩?
我知道玉佩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它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一般时候是绝不会送人的,就如孔子所说: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在古人的眼里,玉具有着义、礼、乐、忠、信、天、地、道、德等君子的品节,因此通常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由此可见嬴政是非常认可吕不韦对待自己和秦国的忠心,也非常认可他为秦国以及自己所做的贡献,比如镇压华阳政,扶植自己当秦王,著书《吕氏春秋》等等。
[var1]
这就是在表面上向吕不韦说明:我是相信老相邦你是忠诚的,没有害我之心。
然而这种相信又是来源于哪里呢?又或者说这也许是一种变相的"警告"?
相必是来源于这块玉佩本身的故事,也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吕不韦是很清楚的,因为这块玉佩他亲自送出去的!
是他送给扶苏的吗?不,那么是他送小时候嬴政的吗?也不是,那吕不韦是送给谁的?原来这块玉是在小扶苏出生时,赵姬送给他的,那也就是说吕不韦首先把这块玉送给了当时还在做舞姬的赵姬。
[var1]
这也是吕不韦与赵姬之间的定情之物,自从平定嫪毐叛乱之后,赵太后赵姬就与嬴政道出了她与吕不韦之间的真正关系以及她们之前的定情和约定。
原来赵姬听从了吕不韦之意跟了嬴异人以后,她还是很爱吕不韦的,但她又恨吕不韦对自己的利用抛弃,而与嫪毐在一起并发展到叛乱,一方面是那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在报复吕不韦的抛弃。
因此,这显然是吕不韦与嬴政母后的定情之物,所以当吕不韦看到这块玉佩,心中就已经明白了这一切,他明白嬴政已经知悉了他俩的真正关系了。
[var1]
但是秦王嬴政送这块玉佩给他的意思就是说,我虽然知道了我俩的关系,但我现在还不能摆明认你,我只能是秦国的王,送玉佩给了,就是要断绝这种暗中的"父子"关系,希望你能理解。
当然嬴政另一层深意也体现了出来,那就是希望吕不韦回到封地能洁身自好,千万别做像送嫪毐给太后这种危害到我"大秦江山的事了,一定要做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境界,小扶苏是你亲孙子,他送你也就代表我送你,希望你好自为之。
同时秦王送这个玉佩给吕不韦就相当于告诉吕不韦见玉佩就如同见他一样,见玉佩如同见自己孙子扶苏一样,让吕不韦明白这冮山也如同他的江山一样!千万别再做有乱秦王江山的事了。
估计这也是以后吕不韦以后面临各国聘请的压力自杀的最终原因之一。
[var1]
然而《大情赋》中对吕不韦与赵姬之间的关系展现得太委婉,没有明确指出两人的真实关系,而吕不韦与秦王真正关系也就成了一个谜了。
再说现在的我们对他俩的关系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父子关系,一种是君臣关系,那我想问的是为何吕不韦一直未曾有夺位的想法呢?
说实话,凭吕不韦当年的权力,他想要夺秦王的位置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