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女儿出生不久即夭折,高手当场写下一首诗,把朱元璋乐坏了

朱元璋女儿出生不久即夭折,高手当场写下一首诗,把朱元璋乐坏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55 更新时间:2024/1/19 5:57:25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朱元璋则是被浓妆艳抹过的贵妇,数百年来史学家的多层妆底,已经把他的真实样貌拾掇得越来越模糊。后世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史书讲他勤政诫勉、严以律己,可开国功臣大清洗运动却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民间更以阴险狡诈、喜怒无常、心狠手辣等成语形容他。

或许是由于农民天子的本质局限性,朱元璋骨子里不会真正相信别人,所以能得其信任的臣子非常之少,著名奇才刘伯温算是其中较为聪慧的一个。今天小解所要讲述的人物是另一位智者,明初首辅大臣解缙,他与朱元璋之间发生的故事,机智程度五颗星。

解缙从小在十里八乡便以神童闻名,颖悟绝人,留下诸多趣谈,长大后的解缙进入了朱元璋的领导班子,经常参与朝廷机要政务。他的文章与诗皆豪宕奇古,与徐渭、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由此可见其智慧高端。

解缙与朱元璋接触的机会甚多,因此练就出了一套随机应变的能力。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便在《解缙敏对》一文中记载过这样一件趣事。话说有一日,解缙跟随朱元璋游览御花园,朱皇帝突然发问:“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

解缙脑回路飞速运转,想不到朝廷最近有何大事发生,这国泰民安的不可能有什么征战大捷,而且朱元璋又言及“宫中”,解缙便猜想喜事可能是孕喜。他开口便拍下了有史以来最强的马屁:

“君王昨夜降金龙。”

古代皇帝常以龙自称,解缙一句“降金龙”,便将这份高贵渲染得无以复加。而在此之前,人们多用龙来称呼天子,而金龙的叫法更显其马屁本质。这本是一句极为优秀的诗句,可朱元璋听完后脸色一沉,低声说道:“是女儿。”坏了,金龙一听就是儿子,可人家朱总生的可是千金,这可怎么圆过去?

解缙这才明白过来,朱元璋的话语步步是坑,这是在考察自己,也是在考验自己。解缙灵光乍现,继而吟出:

“化作嫦娥下九重。”

嫦娥是月宫仙女,自然配得上朱元璋女儿的公主身份。需要注意的是,明朝初年的嫦娥还是那个单纯的嫦娥,还没有与八戒牵扯上太多关系,也没有与后羿有过感情纠葛,她就是纯纯的仙女一位,所以解缙此句没有毛病,仍是马屁感十足。按理说,这样的回答算得上完美了,可朱元璋这边却没完,他悲伤地对解缙说道:“已死矣。”

昨夜才降生,旋即就去世,这是夭折啊,是令做父母的至为悲痛的惨剧,朱元璋心中定然也是伤怀不堪。那么解缙就不好接茬了,因为他既要把诗写好,还要把朱元璋安慰好。解缙缓缓吟道:

“料是世间留不住。”

简直妙不可言!前文的“金龙”、“嫦娥”皆不是凡间之物,但解缙却把他们拿来形容凡间之人,当朱元璋再度反转之后,解缙顺势就将矛盾化解:天上的仙物,人间哪能留得住呢?这一下不仅将朱元璋的身份衬托得高不可攀,更对其公主的去世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令朱元璋听了都满意。

然而朱元璋还有最后暴击,他再对解缙说:“已投之水矣。”朱元璋说将夭折女儿扔进了水里,这难免引起我们的怀疑,堂堂一位公主,再怎么寒酸也得厚葬一番吧,所以投水的可能性不大,或许朱元璋只是为了考验解缙才这么说。

解缙此刻已是不慌不忙,因为“料是世间留不住”是一句隐语,它必定有下一句,就看朱元璋将答案往哪个方向引了。于是解缙抛出了最后一句:

“翻身跳入水晶宫。”

这一句同样极尽精妙,一个“翻身”动作饱含深意,它有两大好处:其一,暗喻公主没有死去,而是去往了仙境;其二,与“金龙”、“嫦娥”相呼应,下水晶宫的女儿也必定是不凡的仙人。

朱元璋听罢解缙的整首诗作也不得不暗自叹服,同时缓解了一部分悲伤,用冯梦龙的话来说就是:“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的确,四句诗,几乎是一句一个大转折,前后剧情反转太大,这对于作诗的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不仅要求写作水平要高,而且其随机反应的能力要强。解缙做到了,面对大明第一领导,他临危不惧,凭借自己高超的水准为后世留下一个奇趣的故事。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和满清一个安葬崇祯,一个给他修皇陵,他们这么做是何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与崇祯互毁对方祖坟,李自成与崇祯关系,李自成把崇祯埋进皇陵

    李自成好不容易抢到了崇祯帝的地盘,却发现国库里面一毛钱都没有,心里的十分愤怒,不过尽管如此,李自成还是没有虐待崇祯帝的尸体,尽量给他体面的葬礼。清朝入关以后,更是对崇祯帝的坟墓进行不断补修,一般来说,朝代更新后旧朝皇帝就成为最忌讳的话题,但李自成和清朝皇帝,都表现出对崇祯帝非常尊敬的样子,他们这么做

  • 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揭秘赵匡胤与赵光义,历史上的赵光义比赵匡胤有能力吗,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事件

    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可称有道明君。而且,赵匡胤本是一介武人,惯于马上厮杀,攻无不取战无不克,追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是一名能征惯战、所向披靡的勇将,可以说勇冠三军,立下不世之功。但赵匡胤

  • 中国为什么不拍元朝历史剧?知道真相后才明白,是无人敢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历史剧哪个最好,为什么历史剧不拍元朝,为何电视剧很少拍元朝的历史剧

    历史剧是国产影视剧发展的一大方向,近年来随着清宫剧的大热,带动了中国历史的全面繁荣,新三国、新水浒、大明王朝1566、芈月传等等,都是质量很硬收视很高的优良作品。然而不知是否有人发现,就在历史剧向各朝各代广泛涉猎时,有一个时代的印记却无人敢碰?这个朝代就是元朝。元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领土疆域是世

  • 朱元璋帮他说亲,他太着急,提前私会未婚妻,惨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的未婚妻严小姐,朱元璋看上臣子的未婚妻完整版,朱元璋大义灭亲

    对于朱元璋来说,明朝开国将领有很多,只有两个人他最亲切,这两人就是周德兴和汤和。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说法:汤和、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得。这个说法得到很多学者的证实,也就是说,朱元璋麾下的将领们虽然大多出自淮西,但只有汤和、周德兴二人是朱元璋一个村的,从小就认识。所以,朱元璋对待二人当然不同

  • 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吏部尚书当场昏倒,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对贪官的狠话,朱元璋惩贪五个故事,朱元璋处理贪腐手段

    王兴福早年是常遇春的手下,虽然打仗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记忆力超群,第二是事无巨细,做事情非常细心。常遇春打仗勇往无前,但是对于文书之类的东西,却非常头疼,自从有了王兴福,常遇春简直如获大赦。有一次,常遇春攻打九华山的时候,王兴福受伤很重,他仍旧坚持为常遇春写军报给朱元璋,他如此敬业,让

  • 宋徽宗在金国是阶下囚,为何还能让宋廷运嫔妃过去?金国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历史上不能逾越的鸿沟,这个沟实在太深了,以致葬送了整个北宋,南宋虽然继而又起,但实力大不如前,回望北国尚能举兵压境对抗辽金,然而南宋朝廷对待外邦的手段基本就是和亲,称臣,给钱。宋徽宗是大宋的罪人,也是文学界的佼佼者,这个皇帝不爱江山爱笔墨,绘画和书法倒是一绝。整日想着如何精进自己的文

  • 靖难之变时,燕王朱棣曾向宁王朱权许诺平分天下,最后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王朱权对朱棣怎么样,朱棣和朱权起兵靖难,宁王朱权与朱棣的关系

    事成之后,朱棣当然不可能真的“中分天下”。不过,朱权,虽然没有成为权力上的赢家,却也算活成了一个人生赢家。才能不弱于朱棣“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二人齐名。事实上,单以朱元璋时期的表现看,朱权的表现比四哥朱棣还要突出、全面。朱权受封大宁,“数会诸王于塞外”,以多谋著称,与朱棣齐名。此外,朱权

  • 说起名声最差的皇帝大家都会忽略此人,朱元璋都不愿承认和他同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是最惨皇帝吗,汝州朱姓和朱元璋是同宗吗,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暴虐自然无法将国家管理好,因此这些残暴的皇帝也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育意义,一直鞭笞着每一位坐在皇位上的人。可是要说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可能大家都会忽略掉一个:朱温。图片:朱温剧照朱温,原本是一个普通教书匠人家的孩子,由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带着朱温的几个兄弟姐妹生活得特别辛苦

  • 朱元璋逼老僧吃肉,老僧一口气吃了10斤,第二天圆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朱元璋为什么禁止和尚吃肉,朱元璋最怕的和尚

    朱元璋35岁这年,经过3个月的血战,加上运气成分,他终于灭掉了他的宿敌陈友谅,他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阻挡他统一中原的,只剩下张士诚和方国珍,其中方国珍势力弱小,真正能够和朱元璋一决雌雄的,其实只是张士诚。为了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大费心血,他首先是劝降,劝降不成就围城,围城不成又攻城,无奈张士诚偏

  •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后,亲信侍卫临死发了一毒誓,后代执行了38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之死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袁崇焕被崇祯处死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这是乾隆皇帝对一代名臣袁崇焕的评价,某种程度是给袁崇焕翻案。纵观五千年古代史,在无数风云人物中,袁崇焕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袁崇焕虽以文官出身,当年却胸藏十万雄兵,率部打的满清八旗兵闻风丧胆。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