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和满清一个安葬崇祯,一个给他修皇陵,他们这么做是何意图

李自成和满清一个安葬崇祯,一个给他修皇陵,他们这么做是何意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36 更新时间:2024/2/5 3:41:11

自成好不容易抢到了崇祯帝的地盘,却发现国库里面一钱都没有,心里的十分愤怒,不过尽管如此,李自成还是没有虐待崇祯帝的尸体,尽量给他体面的葬礼。

清朝入关以后,更是对崇祯帝的坟墓进行不断补修,一般来说,朝代更新后旧朝皇帝就成为最忌讳的话题,但李自成和清朝皇帝,都表现出对崇祯帝非尊敬的样子,他们这么做是出自真心还是另有目的呢?

图片:上吊自缢的崇祯帝漫画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找到崇祯帝,心里特别不踏实,为了彻底除掉这个心头大患,李自成不惜以高官奉禄发悬赏令,谁抓住了崇祯帝,将奖励黄金万两,封为伯爵。

如果有人刻意隐藏崇祯帝的行踪,一旦发现将遭到灭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李自成的悬赏令下,总算有人在山上找到了已经死透的崇祯帝。

崇祯帝虽然是末代皇帝,但是和其他末代皇帝相比,算是比较有骨气的一位,他上吊以前在自己衣服上留下遗诏,告诉李自成:自己的尸体可以任他宰割,但是一定要善待天下百姓。

图片: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剧照

李自成看了遗诏,他不但没有侮辱崇祯帝,反而尽力让他走得体面,李自成也很郁闷,因为国库里面没钱,他就算想让崇祯的葬礼体面一些,也没有足够的钱财。

迫不得已之下,李自成让人直接用两块门板先把崇祯帝给装起来,之后又尽力让人找到一副柳木棺材,把崇祯帝放到棺材里面。和崇祯帝一起下葬的,同样还有吊死的周皇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柳木棺材

在安葬崇祯帝的事情上,李自成再次遇到了麻烦,可能是因为崇祯帝太忙,也有可能是因为没选好地址,所以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寝,李自成思来想去,决定把崇祯帝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陵寝中。

但田贵妃的陵寝也还没有修好,李自成又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直接把田贵妃的墓地变成了崇祯帝的皇陵。

李自成也不想用这种方式安葬崇祯,如果他有本事坐稳江山,说不定他还会对崇祯帝的皇陵进一步修建,然而,李自成只在皇位上坐了四十二天就逃跑了,他连自己都很难保住,自然没能力再修建崇祯的陵寝了。

图片:繁忙的李自成剧照

清兵顺利进驻北京城以后,再次对崇祯帝的坟墓进行了修缮,并且正式更名为“思陵”,直到顺治二年才完成修建。当时的清朝国库非常缺钱,思陵还是在顺治帝不断的催促下才完成的。

顺治十六年,思陵进行二次修缮,崇祯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死了那么久还会有人挂怀。

李自成也好,清朝廷也罢,都没有义务对明朝末代皇帝的坟墓进行修缮,甚至连安葬的义务都没有。可是他们为什么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还要想办法完善此事呢?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崇祯帝的坟墓思陵

第一点:为了收买百姓的心

这个原因是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明朝前后统治了接近三百年的时间,虽然到后期已经无法挽救了,但百姓们对这个国家的情感却非常真实。

对于明朝百姓而言,李自成和清朝都只是外来侵略者,百姓们根本不愿意接受他们的统治,尤其来自关外的满清政权。

在战争面前,老百姓的实力最为脆弱,但是一个皇帝想要统治天下,却必须得到百姓的支持,否则随时都有可能引起农民起义。

所以新政权建立起来以后,一定要疏通好百姓们的情绪,尽量安抚好老百姓。李自成之所以替崇祯帝下葬,也是为了讨好老百姓,使老百姓接受他的统治。

清朝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把崇祯帝的坟墓改为思陵,彻底迎合老百姓的心思。

图片:讨好老百姓的李自成剧照

第二点:为了表明新政府是顺应天命

李自成和清朝替代了明朝以后,都想在老百姓面前表明新政权的建立是为了顺应天意。

虽然每一个朝代的存在都是顺应天意,当一个朝代覆灭的时候,就证明这个朝代气数已尽,这时候一定会产生新的朝代,而新的朝代正是顺应天意才诞生的。

按照这种逻辑,李自成和清朝都是天命所归,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合法的。新的“天命所归”取代了旧的“天命所归”,善待前朝统治者会更加凸显出新政权的“正统”地位。

图片:清朝建立新政权剧照

第三:为新朝代树立威严

每个皇帝在建立天下的时候都会营造自己高大的形象,让百姓们记住自己的威严。当初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打着“驱逐胡虏”的旗号,使全国百姓的心思得以聚拢。

但是等到明朝建立起来以后,朱元璋却马上改口,说所有人的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元朝,都被元朝皇帝养育过,受过元朝皇帝的恩情。

如今虽然已经不是元朝,同样也不能虐待元朝皇室,反而需要加以照顾,朱元璋之所以强调前朝皇帝“养育”过百姓,不过是告诉老百姓们,所有百姓都是靠皇帝养育着,不能不承皇帝的恩情。

图片:拉拢人心的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之所以打着“驱逐胡虏”的旗号,是因为这样才能聚拢民心。他在建立明朝以后刻意宣扬“皇帝养育百姓”,则是在为自己立威。告诉百姓:如果你不承认我的存在,那你就不要承我的情,李自成和清朝皇帝善待崇祯帝,也是这个意思。

但凡能够当上皇帝的人,都是政治头脑和手段超高的人,朱元璋前后说法不一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片:出尔反尔的朱元璋剧照

当然,如果一个皇帝真的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来当这个皇帝其实也并不是最重要的。

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揭秘赵匡胤与赵光义,历史上的赵光义比赵匡胤有能力吗,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事件

    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可称有道明君。而且,赵匡胤本是一介武人,惯于马上厮杀,攻无不取战无不克,追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是一名能征惯战、所向披靡的勇将,可以说勇冠三军,立下不世之功。但赵匡胤

  • 中国为什么不拍元朝历史剧?知道真相后才明白,是无人敢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历史剧哪个最好,为什么历史剧不拍元朝,为何电视剧很少拍元朝的历史剧

    历史剧是国产影视剧发展的一大方向,近年来随着清宫剧的大热,带动了中国历史的全面繁荣,新三国、新水浒、大明王朝1566、芈月传等等,都是质量很硬收视很高的优良作品。然而不知是否有人发现,就在历史剧向各朝各代广泛涉猎时,有一个时代的印记却无人敢碰?这个朝代就是元朝。元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领土疆域是世

  • 朱元璋帮他说亲,他太着急,提前私会未婚妻,惨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的未婚妻严小姐,朱元璋看上臣子的未婚妻完整版,朱元璋大义灭亲

    对于朱元璋来说,明朝开国将领有很多,只有两个人他最亲切,这两人就是周德兴和汤和。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说法:汤和、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得。这个说法得到很多学者的证实,也就是说,朱元璋麾下的将领们虽然大多出自淮西,但只有汤和、周德兴二人是朱元璋一个村的,从小就认识。所以,朱元璋对待二人当然不同

  • 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吏部尚书当场昏倒,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对贪官的狠话,朱元璋惩贪五个故事,朱元璋处理贪腐手段

    王兴福早年是常遇春的手下,虽然打仗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记忆力超群,第二是事无巨细,做事情非常细心。常遇春打仗勇往无前,但是对于文书之类的东西,却非常头疼,自从有了王兴福,常遇春简直如获大赦。有一次,常遇春攻打九华山的时候,王兴福受伤很重,他仍旧坚持为常遇春写军报给朱元璋,他如此敬业,让

  • 宋徽宗在金国是阶下囚,为何还能让宋廷运嫔妃过去?金国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历史上不能逾越的鸿沟,这个沟实在太深了,以致葬送了整个北宋,南宋虽然继而又起,但实力大不如前,回望北国尚能举兵压境对抗辽金,然而南宋朝廷对待外邦的手段基本就是和亲,称臣,给钱。宋徽宗是大宋的罪人,也是文学界的佼佼者,这个皇帝不爱江山爱笔墨,绘画和书法倒是一绝。整日想着如何精进自己的文

  • 靖难之变时,燕王朱棣曾向宁王朱权许诺平分天下,最后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王朱权对朱棣怎么样,朱棣和朱权起兵靖难,宁王朱权与朱棣的关系

    事成之后,朱棣当然不可能真的“中分天下”。不过,朱权,虽然没有成为权力上的赢家,却也算活成了一个人生赢家。才能不弱于朱棣“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二人齐名。事实上,单以朱元璋时期的表现看,朱权的表现比四哥朱棣还要突出、全面。朱权受封大宁,“数会诸王于塞外”,以多谋著称,与朱棣齐名。此外,朱权

  • 说起名声最差的皇帝大家都会忽略此人,朱元璋都不愿承认和他同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是最惨皇帝吗,汝州朱姓和朱元璋是同宗吗,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暴虐自然无法将国家管理好,因此这些残暴的皇帝也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育意义,一直鞭笞着每一位坐在皇位上的人。可是要说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可能大家都会忽略掉一个:朱温。图片:朱温剧照朱温,原本是一个普通教书匠人家的孩子,由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带着朱温的几个兄弟姐妹生活得特别辛苦

  • 朱元璋逼老僧吃肉,老僧一口气吃了10斤,第二天圆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朱元璋为什么禁止和尚吃肉,朱元璋最怕的和尚

    朱元璋35岁这年,经过3个月的血战,加上运气成分,他终于灭掉了他的宿敌陈友谅,他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阻挡他统一中原的,只剩下张士诚和方国珍,其中方国珍势力弱小,真正能够和朱元璋一决雌雄的,其实只是张士诚。为了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大费心血,他首先是劝降,劝降不成就围城,围城不成又攻城,无奈张士诚偏

  •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后,亲信侍卫临死发了一毒誓,后代执行了38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之死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袁崇焕被崇祯处死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这是乾隆皇帝对一代名臣袁崇焕的评价,某种程度是给袁崇焕翻案。纵观五千年古代史,在无数风云人物中,袁崇焕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袁崇焕虽以文官出身,当年却胸藏十万雄兵,率部打的满清八旗兵闻风丧胆。努

  • 苏轼饮酒至半夜,回家却被关门外,他无奈写下千古名作,惹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轼饮酒的故事,苏轼夜晚的名作,苏轼月夜与客饮酒

    盛唐之后,仿佛再也没有专为诗酒而彷徨的少年;李白之后,承载着狂放的马蹄突然变得停滞不前。直到一位踏着雪浪的苏子,出现在了浩瀚诗词之海的海平面,他迅速扶摇直上,突变成飓风,衍生为雨啸,掠过苍茫大地,将失去已久的唐风宋雨再次散落到人间。赤壁,只属于苏轼;婵娟,只属于苏轼;大宋的雪泥鸿爪,只属于苏轼。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