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相传,夏朝“养龙专家”刘累养过2条“龙”,他养的到底是什么?

相传,夏朝“养龙专家”刘累养过2条“龙”,他养的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4/1/20 7:02:55

据《竹书纪年》、《左传》和史记都记载了“养龙专家”刘累养龙的事迹。在史书上说,孔甲是夏朝的第14代君主,这个孔甲是一个昏庸无道之人,信奉鬼神方术。在孔甲在位的第三年,在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得到了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很开心,但是他不会养龙,就找到了曾豢龙氏董父学豢龙的“养龙专家”刘累,让他饲养这对雌雄双龙。

起初,作为“养龙专家”刘累的技术真不是盖的,他将这对雌雄双龙养的非好。领导很满意,孔甲就封刘累同志为御龙氏,成为御用养龙饲养员,代行豕韦国君。但是刘累还没有浪几天,其中的一条雌龙就死了,刘累则一不做二不休,竟然将其做成了美食,进献给了孔甲。孔甲吃得很开心,要刘累继续进献。只是这刘累只有两条龙,也经不住孔甲这样吃,他担心龙死的事情东窗事发,他就直接撂挑子开溜了,跑到了河南鲁山的山里隐居了起来。

由此记载可知这传说中的“龙”并没有什么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能力,跟其他的动物没什么两样,任人宰割,不仅被当成了宠物,而且还被做成了美食。那么,刘累养的”龙“到底是物呢?

要看刘累养的“龙”到底是何物,不妨看下面两个考古现场,其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第一考古现场是距今距今约6600多年的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化址,1987年考古人员在仰韶文化址发现了”中华第一龙”——蚌龙。这副由贝壳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图案,并没有我们印象中修长的蛇身,它身长1.78米,高0.67米,尾巴粗大,四肢有鹰形爪,头部双吻狭长。这蚌龙的形象,跟鳄鱼很是相像。

如果还不能确认的话,我们不妨再看一看第二考古现场——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经专家认定,这个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一座古城遗址,正好处在舜帝时期和夏朝孔甲时代之间。在陶寺遗址出土了一件彩绘龙纹陶盘,这是上古君祭祀所用的一件礼器。其中的龙的大嘴呈方形而修长,满口獠牙利爪,酷似鳄鱼的嘴巴。

同时,在陶寺遗址还出土了另一件文物——“鼍鼓”,这是上古时期君王祭祀所用的打击乐器,其外蒙皮以鳄鱼皮制成,鼓腹内甚至还留有几块鳄鱼的皮下骨板。这两两件文物的出土,充分证明了夏朝时期我国的北方地区曾经也是鳄鱼生活区。

在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也多与水有关,其中《周易》中关于龙的记载也是潜龙在渊、见龙在田之类的,离不开水,说明这种生活常生活在水中。此外,甲骨文中“龙”字的形象,是一个血盆大口的兽头,加一个修长的身躯,还有小短足,跟今天的鳄鱼非常相像。

综上所述,由考古发现的蚌龙、彩绘龙纹陶盘、鼍鼓以及古籍记载、甲骨文等等证据,让我们不难相信夏朝刘累养的两条龙,其实就是两条大鳄鱼。后世则在此基础上,加了各种动物的元素,进行了二次创作与美艳。因此,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龙”的形象,跟原始形象大相径庭,完全就是一个PS的产物。各位,你们认为呢?

更多文章

  • 欧洲也有甲骨文吗?这种传播至中国新疆的文字被称作欧洲的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欧洲甲骨文,最古老的一块甲骨文,中国的甲骨文与两河流域

    将佉卢文称为“欧洲的甲骨文”不准确 佉卢文字是一种音节字母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一般用草体,也有在金属钱币上和石头上的铭文。因为鲜有人认识,所以,佉卢文被一些人称作是“欧洲的甲骨文”,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公元2世纪初,佉卢文为键陀罗国官书,是公元前3

  • 牧野之战后,纣王及其宠妃自尽,周武王是如何处理他们尸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王讨伐纣王是什么之战,武王和纣王,周武王牧野之战

    如何处理前朝亡国之君的尸体,成为胜利者要处理的一件要事。留给程序敌酋的身体(不管死活),是战争中价值最高的目标,往往是战士们哄抢的对象。后世的项羽、王莽的尸体,无不是被胜利方的将士们直接大卸八块。同样,攻入鹿台的周军将士,也有一样的冲动。将士们争先恐后,想要“到击纣躬”,把纣王的尸体分了。住手!周公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历史上的武则天真的是位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如何做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到底是不是一代明君,武则天是明君吗知乎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的看法就是武则天既算不上一代明君,也不是外战皆败内政一般的平庸君主,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武则天对于推动历史进步确实有着不小的贡献,但是对于唐朝而言,她的功绩并不突出,甚至不如唐高宗李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而她能够得到如此大的名声,主要是因为她是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即便是

  • 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帝王维护其统治的手段,那么两者如何辨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分封制与郡县制,分封制和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历代分封制简介

    分封制分封制盛行于商周时期,与当时的井田制密切相关。商周时期,王室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宗室子弟和有功之臣,形成了各诸侯封国。各诸侯国可以继续向下分封,如此,一层一层组成了整个王朝的架构体系。诸侯国实行世袭制,在国内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但是需要对王室承担贡赋、从征等义务,共同维护王室的地位。为什么要实行

  •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商代是以游牧的形式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游牧和农耕哪个更早出现在中国,商代农耕与游牧,农耕民族和游牧的关系

    游牧民族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相对单纯、直接,养牛羊,喝奶吃肉。游牧民族对自然的依赖性要强得多,其生产资料很单一,都是牲畜,生活方式也是围绕着牲畜展开。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游牧部落,这与他们分布的地域决定了的,北方广袤的草原环境是天然的牧场,饲养牲畜更简单,收益更大。游牧民

  • 周公好不容易打垮了殷商,为何又要如此急切地给他们封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两次战争,周人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不过,周公取胜后,未及班师,就让微子启统领殷商王族,并以宋地为他们的封国。好不容易打垮了殷商,为何周公又要如此急切地给他们封地呢?这,正是周公高瞻远瞩之处!一道难题商、周,及当时天下各族群,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组织。因此,各个族群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极大,

  • 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高人,为什么给别人打工,不自己成就事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姜子牙与张良谁厉害,姜子牙与张良什么关系

    在很多普通人看来,给别人打工是没有出路的,还是应该先积累经验和资本,找到自己创业的机会。自己当老板,才是最有前途的。这样的话,大家就脑洞大开,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些高人,比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人。他们本身都是很有才能的,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而是跑去给别人打工呢?诸葛亮的祖辈父辈都是当官的

  •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封神后姜子牙去哪了,姜子牙在封神演义中的谋略,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姜子牙

    姜子牙绝对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在他70岁前还是啥都没有,年轻时干过屠宰生意,开过酒店卖过酒,做些小本买卖,日子过得不咋地,姜子牙是个文韬武略的全才,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子一事无成,在72岁那年跑到渭水之滨,搞了一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戏码,每天拿着直钩钓鱼,这种怪人怪事自然吸引了别人目光,最后

  • 诸葛亮、张良、姜子牙等绝世高人,为何不自己创业,要给别人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比得过姜子牙和张良吗,姜子牙诸葛亮和张良谁厉害,姜子牙张良

    引言很多人都有一个做老板的梦想,但事实证明,真正能当上老板的人,或者说能成大事业、赚到大钱的却没几个。毕竟闯事业和打工是不同的,虽然前者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更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同样也需要满足更多、更苛刻的条件才有机会成功,并不是自己能力够强或者足够有钱就能做到。悉数历史名人,比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

  • 历史老师不会讲的真相:舜囚禁尧,纣王不是昏君,夏朝不确定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尧舜禅位故事资料,纣王是昏君还是明君,尧和舜的历史

    例如历史课本里,尧舜二人都是一副上古贤明君主的形象,他们治下的社会被后世神化为盛世的典范,尧舜二人“高风亮节”的把权力交接程序改为禅让制,以天下为公,更是被誉为“民主的发端”。然而这只是后世的美化,实际情况是尧在晚年昏聩不堪,德行衰微,被后起之秀舜囚禁起来,舜还囚禁了尧的儿子丹朱,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