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和王维同是孟浩然好友,但为何史料中找不到他俩相识的记载?

李白和王维同是孟浩然好友,但为何史料中找不到他俩相识的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79 更新时间:2024/1/25 6:25:53

同与孟浩然交好的,还有被我们尊称为“诗佛”的王维,他俩不仅互赠过诗,就连平常生活都喜欢混在一起。

说到李白、孟浩然、王维三人,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李白和王维,同年出生,又同是孟浩然的好友,但翻遍史料和诗作,却都没有他俩相识的记载,这就有点不太科学了。难道他俩有一个是虚幻的?

并不!

说来,这也是一段颇为复杂的爱恨情愁!

当年,王维进京准备考取状元,经音乐发烧友岐王介绍,他在玉真公主面前弹奏了一曲《郁轮袍》,把玉真公主听的是如痴如醉。玉真公主看着20岁出头的王维,才华横溢,长相俊俏,谈吐又幽默,一下子就被他吸引的不能自拔。从此两人经常见面,弹琴赋诗,好不惬意。

后来,王维中了状元,玉真公主通过关系给王维封了个太乐丞,八品官,官阶不高,但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后,王维受到“伶人舞黄狮子”一案牵连,贬去济州,做了个看粮仓的九品小官。本来在这件案子里,王维算不上什么大罪,又有玉真公主、岐王这么硬的后台,不至于被贬。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王维偷偷的结了婚,或许是因为玉真公主对王维没了新鲜感,不管怎样,总之,王维失宠了。

在济州待了四年的王维,终于熬不住,偷偷潜回了长安,准备去找玉真公主。可这次,上天又给王维开了个玩笑:李白出现了!并且占据了他的位置!

诗仙李白啊!这个狂傲不羁,潇洒飘逸,比王维更帅气,更有才的男人,这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男人,一下子就把玉真公主变成了他的小迷妹。

或许是玉真公主还念及着以前的旧情,王维依然经常进出她的行宫,李白亦是如此。正是这样的情敌关系,才让李白与王维不相往来,史料也无从记载。

两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一个骜不驯,崇尚道家;一个本本分分,是真佛系。不知在玉真公主心里,到底哪一个才最重要!

几年后,爱喝酒的李白终究还是出了事,由于和同僚关系处的不好,整天还醉醺醺的,天宝三年,唐玄宗将他“赐金放还”,离开了京城。

听到消息的玉真公主,去唐玄宗那儿哭过,闹过,唐玄宗不许,于是一气之下,让唐玄宗除去了她的公主名号,离开了长安,去了安徽宣城彻底入了道家。

不久后,安史之乱爆发,而后平定,王维开始潜心修佛,亭台楼阁,花草山水,在妻子死后,孤身三十年未娶。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玉真公主在敬亭山上修炼)

王维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公元761年,王维去世!一年后,玉真公主去世!同年,李白也去世!

更多文章

  • 李白凭什么不用工作 每天吟诗作对 游山玩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要从李白的家庭说起,他家是商人,据说当时他的家里好称“四川首富”。作为富二代的他,自然不用工作,也吃穿不愁。在如今社会也一样,有很多号称成功人士的年轻人,有的年纪才十几岁就当上了CEO,不过扒一扒背景,基本个个都是富二代,所以普通人不要和李白比,人家家里本身就有钱。当然,作为富二代的李白,24岁选

  • 汤和的存在对朱元璋也是一种威胁,为什么汤和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对汤和怎么样,朱元璋电视剧汤和,汤和和朱元璋是发小吗

    或许有人要说了,卢绾最后不是也遭到刘邦的猜忌、举家投降匈奴了吗?可是,诸君或许忘了一点,汉初反叛的所有异姓诸侯王、如燕王臧荼、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包括那位被降为了列侯的楚王韩信,有一个善终的吗?可凭什么卢绾能够全身而退、举家出走匈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发小这个身份多少还是管点儿

  • 明朝存在了200多年,为什么始终消灭不了北元、征服不了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明朝能打败蒙古,明朝为什么不能彻底灭掉蒙古,明朝在蒙古的统治多少年

    明确的说,中国封建几千年,每个朝代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甚至北方游牧民族还在中原地区建立过强大的王朝——元。这不是民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更不是民族之间不能调和的矛盾,而是地缘政治所决定了,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只能这样兼容、矛盾甚至是战争,谁也无法消灭说。除非有一方足够的强大的,强大到可以

  • 袁崇焕到底是不是被凌迟?他又为何会被崇祯处以如此残酷的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崇焕不死明朝能维持多久,袁崇焕对明朝的作用,袁崇焕被崇祯处死

    再者,当时清朝早已一统天下,明朝早已成为历史,此时除了关于满族的历史,清朝可能需要修改,但其他的,清朝完全没必要去过多的更改,这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对于大规模去篡改明史一事,清朝没必要这么做,也不可能这么做。况且,关于袁崇焕被凌迟一事,除了《明史》有记载,其他的一些史书中亦有记载。如《明季北

  • 如果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文直接杀了方孝孺,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孝孺朱棣,朱棣杀了方孝孺后悔吗,朱棣绕过济南直入南京

    在朱允炆未登基为帝之前,朱元璋就看出朱允炆生性赢弱无法压制那些开国功臣,算是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肆处死了一批功臣。当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没有了功高震主功臣的威胁,朱允炆和身边的治世臣子把目光放在了藩王身上从而进行削藩,在削藩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一些藩王以死明志,燕王朱棣为了自保也好为了江山基业

  • 刘邦废除殉葬制度,朱元璋临终又采用,还残忍杀死妃子为自己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死后多少人殉葬,刘邦殉葬吗,刘邦为何不让戚夫人殉葬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皇帝的陵墓,是有活人殉葬这个制度的,秦始皇作为一个,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皇帝,他的众多陪葬墓里,除了牛羊之外,还有不少的活人,当然了,这个制度的起源我们今天暂时不说。小编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一位皇帝的活葬制度,先来说说这个活葬吧,古代虽然有这个制度,但其实很多皇帝,是不用这样的制度的,

  • 北宋滑头丞相赵普,让本该继位的赵廷美丢失皇位,郁闷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杜太后生染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赵匡胤和皇家的心腹赵普召到病榻前口授遗嘱,大意是吸取后周“主少国疑”丢掉江山的教训,要求赵匡胤不得传位于儿子,只能传给弟弟。赵匡胤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长兄和五弟早亡,只剩下两个弟弟——三弟赵光义和四弟赵廷美。杜太后临终前给赵匡胤设计的传位

  • 大明第一功臣说的这句话,换谁当皇帝都得杀,何况是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明朱元璋杀功臣名单,朱元璋杀功臣都是罪有应得吗,朱元璋的功臣明细统计

    李善长其人善于调护诸将,因才用人,朱元璋任太平兴国大元帅时,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时,李善长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来,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李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吴元年(1367年),李善长论功被封为宣国公,也因此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他

  • 传言韦太后为金人生下两个孩子有何依据?辛弃疾:我亲眼目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为什么杀死金人,辛弃疾被金人俘虏过吗,辛弃疾的八卦资料简介

    1、被掳至金国靖康之耻中,韦太后和柔福帝姬等人一起被掳到金国,还被送给了盖天大王。于是,很多人猜测,在服侍盖天大王的过程中,韦太后为求生很有可能早已失节,生下孩子也不足为其。另外,柔福帝姬在回国后不久,韦太后也被送回了南宋,但是韦太后却指认柔福帝姬是金朝派来的尼姑奸细,借此杀害了柔福帝姬。这种行为看

  • 都说明朝缺名将?其实这十位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排上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100位名将排名,明朝初年的名将,明朝抗倭十大名将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名将,也是不是也就意味着都会出现十大名将?明朝是一个多发战争的朝代,名将也确实比较多,这些名将不论是生前还是生后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有的封侯有的被分封为公,这个特点在明太祖时期比较典型。那么明朝有十大名将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依据呢?首先我们从史料里面可以查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