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朱标有何实力?为何25个兄弟没人和他争皇位,连朱棣不敢造反

太子朱标有何实力?为何25个兄弟没人和他争皇位,连朱棣不敢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4/2/7 16:46:37

然而,建文帝登基后。由于害怕各地藩王的叔叔们反对自己。听信于他人,开始强力削藩,这才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最终建文帝朱允炆丢了皇位,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造反成为帝王的藩王。

朱棣能征善战,他能夺取建文帝的江山,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他太过于强大了。其实,朱棣夺取皇位还要感谢朱元璋。因为大明开国以后,朱元璋清洗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军。这就导致了大明的朝堂上太缺少武将。再则,建文帝缺乏谋略,致使他和朱棣的交战中,主力不断被歼灭。这也是他短短四年丢掉江山的一大原因。

对于朱棣的谋权篡位,很多人提出了疑问。如果朱标没有早早的过世,而是做了皇帝。那么朱棣还敢不敢篡位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朱标的实力。有些人认为,朱标是一个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太子。他登上皇位以后,必定也像朱允炆一样软弱可欺,也会丢了皇位。其实,朱标的仁慈并不代表着软弱。朱标的强大远不是朱棣可以比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剖析一下。

首先,朱标是个文武全才,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是一方诸侯。可以说,朱标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对于这个儿子,朱元璋寄予了厚望。

为了把朱标培养成接班人。朱元璋给他找了很多的师傅。这些师傅可都是文武方面的顶级人才。文有宋濂、李善长等人,武有常遇春徐达等人。而且朱标早已经学业有成。也就是说,朱标文可是一位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马上定乾坤的人。

而朱允炆之所以会败给朱棣,文武方面都不行。

在文方面,朱允炆的强力削藩就是一条不明智的选择。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没有那个实力,还那么盲目地削藩。这无疑是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如果朱标在世的话,他想削藩的话肯定会选择怀柔政策,慢慢削弱藩王的实力。然后再一举拿下。

在武方面,朱允炆不仅不会带兵,更没有任何的谋略。这就导致了两军交手时,出现了极具戏剧性的一面,朱允炆的50万的大军,却被朱棣10万人追着打。如果朱标在世的话,相信这50万的兵马就不会那么鸡肋了。

其次,朱标拥有着强大的权势。这个是朱棣无法可比的。

朱标的权势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联姻。在我国的封建王朝中,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群臣。而朱标的妻子是常遇春的女儿。作为开国最大功臣的武将。常遇春的根基很深。这无疑加强了朱标对军队方面的控制。

第二,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后,开始斩杀一些王公大臣。对于朱元璋的杀戮,朝中无人敢去说情。即使是马皇后也不行。但是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太子朱标。

朱元璋次子朱樉被赐死时,就连马皇后说情都没用,最后还是朱标在一旁说了一通。这才逃过一死。朱元璋的这般操作,无疑让很多文武大臣都站在了朱标的一边。这些大臣们认为,如果哪天迷糊了犯了事,也只有朱标能保他们一命。

因此,朱标不仅仅拉拢了满朝的文武大臣为自己卖命。而且那些藩王弟弟们也效忠于他。在削藩方面,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根本就不会选择强力的手段,更不会发生靖难之役。

综上以上两大原因,可以想象一下朱标的实力有多恐怖。首先,朱标能文能武。其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有一群人为他卖命。最后一点,如果朱标削藩,有可能一些藩王基于他给的恩惠,调转枪头对付朱棣。因此,如果朱标在世的话,朱棣是万万不敢造反的。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朱元璋布的一个局,目的就是让自己百年以后,儿子朱标能够稳坐皇位。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朱标却早早地过世。朱元璋不得不在慌乱之中,把朱允炆推上了帝位。那时候的朱元璋还想把朱允炆培养成第二个朱标,只可惜他在世的时间已经不够了。这也可能是朱元璋这一辈子最为遗憾的事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留下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害惨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人看来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进步,但在历史长河中,封建制度能存在这么长时间是有一定道理的。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它的中央集权性愈发强烈,封建君主是封建制度的顶点,是所有人民应该服从的共主

  • 朱元璋发问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答4字多年后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刘伯温的话语,往往准确的让人不得不说服,甚至连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有礼貌的第三,对他而言,更是深信不疑。有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饼干,只是咬一口,就听到到刘伯温闻门外,朱元璋便将倒装的饼干装进碗里。朱元璋试探性地问刘伯温,看看碗里有什么。刘伯温捏了一下,说道:“回到皇上,这个碗是一块饼干,但是不完整,刚

  • 宋仁宗将安抚使文阶官职换为武官,范仲淹为何拒绝接受这一任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十月,为了方便应对西夏的威胁,宋廷分陕西为四路,派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位文臣出任安抚使,掌管各路的军、民事务,再由四位武官担任安抚副使。半年以后,庆历二年(1042年)四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极力主张下,宋仁宗下诏将这四位安抚使换为观察使,而观察使为武阶官职。吕夷简为什么

  • 宋元时期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家族,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贬为奴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蒲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泉州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成为泉州一城的霸主,与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蒲寿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蒲寿庚祖上原为西域阿拉伯人,他自幼跟随家父生活在中国广州,他的父亲蒲开宗因贸易有功,还担任过南宋朝廷授予他的承节郎一职。公元1271年,蒲氏家族举家迁至泉州。泉州在宋代是中国第一大港口,不

  • 宋朝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在古代养活一支骑兵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战马不是想养就能养的。古代的骑兵通常是一个人配备2匹或者3匹战马,即使对轻骑兵来说,只配备2匹马也是很穷酸的配置。因为马的耐力和负重能力并不突出,而骑兵本人,加上武器盔甲和粮草的负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往往还需要第3匹战马来负责装载物资。不然你的骑兵部队就只能步行牵着两匹马行军了,骑兵部队也就失去

  • 诸葛亮留9字预言,300年后应验,还算中了张献忠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人觉得郭嘉不是英年早逝,能够和诸葛亮比肩,但是实际上,郭嘉不过是一介谋主,和诸葛武侯比,还是差了不少,不过是《三国演义》把郭嘉的地位拔高了罢了。真要比的话,把英年早逝的戏志才拉出来比,都要靠谱一点。唐代的武庙十哲,有诸葛孔明,而无郭嘉,也算是一个力证。诸葛亮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于,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 朱元璋整贪官,那是真往死里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哪个朝代当官待遇最惨,洪武朝(也就是明朝)肯定名列前茅,本文所讲的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官员的薪资待遇以及一些吏治手段。休假制度朱元璋只允许官员一年三天的法定假期,不论是中央、地方,官职几何都一视同仁。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的汉朝实行的是上五天休一天,类似现在的单休。再看隋唐,上十天休一天,看着比

  • 朱元璋都不敢破的规矩,被嘉靖皇帝破了,破得还很名正言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剧照(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明史》记载,“皇子楠,太祖第二十六子。洪武二十六年生,逾月殇。”现在有人说他是尚妃的儿子,而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则是“为葛丽妃出”。不管谁生的,因其早死,所以生前无爵,死后也没有追封。但规矩是人定的,也就会有人破,而破得最让

  • 朱元璋滥杀大臣是胡说八道:1368年01月23日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历史上的今天。朱元璋滥杀大臣是胡说八道: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建立明朝。满清夺取中国以后,系统的篡改了明朝的历史。他们将朱元璋塑造成一个滥杀大臣,相貌丑陋,冷酷无情的人。实际上,朱元璋确实通过明初

  • 赵匡胤离奇驾崩,去找皇子赵德芳继位的太监,出门却向晋王府走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继恩没想到的是,21年后他故伎重施,却亲手将自己送入了地狱。宋太祖赵匡胤为世人留下了两个著名的成语:黄袍加身、斧声烛影,而这两件事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公元959年,后周幼主掌国,功高震主的赵匡胤眼见各路要职全部由他的兄弟占据,便动了要取而代之的念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