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死后,有4位大将可以打败朱棣,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朱元璋死后,有4位大将可以打败朱棣,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00

由于建文帝谋略不当、手边又没有可用的人导致守江山失败,然而朱元璋在死后给朱允炆留下了四位大将,这些将领军事才能出色可防朱棣,那么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呢?

朱元璋的底牌

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一直考虑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从各种详实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真实的想法,对嫡长子一脉非常的重视,坚持认为嫡长子这一脉才有继承地位的资格。

朱元璋能从一个街头要饭的人最终问鼎皇帝之位自然也有两把刷子,他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非常的了解,从决定将皇帝之位传给朱允炆之后,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安排去世之后全力能够平稳交接的各种事宜。

这其中就包括除掉蓝玉等难以驾驭的大将,当然在铲除武将的过程中,朱元璋也为孙子留下了一些可用之人,做好这些之后他便在1398年去世享年71岁。

朱元璋的一生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家大业大的他最担心的就是孙子朱允炆过于年轻当了皇帝之后无法服众,再加上几位有叔叔野心勃勃,所以留下的多位大将算得上是给孙子最后的礼物。

朱元璋留下的武将中有四位不得不提,而这四位将军分别是耿炳文、瞿能、宋晟以及郭英,可以说他们完全能够保证朱允炆皇帝权利平稳顺利运行的底牌。

靖难之变发生之中,4位将领中有2位将领或多或少的都给朱棣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可惜最终朱允炆还是优势尽失拱手让出江山,那么这四位将领为何没有受到建文帝的重用呢?

建文帝用人失误

四大猛将中耿炳文也算是明朝开国班底里的一位元老,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封耿炳文为长兴侯,他曾经与其他的明朝开国功臣南征北战,其本人最擅长的就是以小博大、以寡敌众。

耿炳文有一个特点十分善于防守,比起燕王朱棣杀伐果断的作风,他和朱棣在作战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朱棣造反后的第一战就是和耿炳文打的以后者战败而告终。

耿炳文自知不是朱棣的对手便决心将防守进行到底,无论朱棣的军队怎么挑衅他都拒不出战,面对善于防守的耿炳文燕王也是束手无策,若是拖下去后勤薄弱的燕军必败无疑。

然而,不怕神仙一样的对手就怕拖后腿的队友,建文帝朱允炆就是那个拖后腿的队友,他认为耿炳文拒不出战助助长了“反贼”燕王嚣张的气焰。

于是,朱允炆听了黄子澄的建议下令让李景隆替代耿炳文,就是这一决定给了朱棣喘息之机。除了耿炳文之外,将领瞿能曾面对朱棣有两次机会翻盘。

瞿能的父亲瞿通同样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从小跟在父亲身边全方位的锻炼了自己的军事能力,朱允炆登基时已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瞿能与两个儿子带兵攻克了燕京城的张掖门,破城之后准备乘胜追击进入城内活捉朱棣一家,然而当时统帅李景隆为了防止瞿能父子抢攻便严令禁止进入燕京城内,因此错失了先机。

得到消息的燕王朱棣找自己的兄弟宁王搬来救兵,双方的军队最终在白沟河遇上,白沟河之战也算得上是靖难之变中最为精彩的一战,建文帝派出了大军与燕王朱棣的队伍狭路相逢。

朱棣定了一个计策,他派出一路军队正面牵制住建文帝的军队,自己带领的主力队伍打算一路行至白沟河上游发起进攻,李景隆果然上当了。

瞿能却识破了朱棣的计策,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提前设下埋伏准备来个瓮中捉鳖,由于战术得当所带领的队伍占据了优势,燕王朱棣没想到瞿能如此之强,眼看着自己招架不住夺路而逃。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意外,白沟河突然狂风大作将李景隆的帅旗吹倒,李景龙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居然自己逃跑了,最终瞿能父子战死沙场朱棣则躲过了一劫。

朱允炆没有重用耿炳文和瞿能是用人策略的失误,这两个人在对上燕王朱棣的时候明明都有优势,正是由于朱允炆一通瞎指挥并过于信任李景隆才贻误战机。

被忽略的两员猛将

耿炳文、瞿能好歹曾被朱允炆所用,另外两位将军则直接被朱允炆忽略了,这两位将领就是郭英和宋晟。

郭英是开国功臣中资格非常老的一位将领,朱元璋在征讨武昌的时候陈理手下的一位将领潜入军营中想要刺杀他。

当时朱元璋没有准备,郭英听到了朱元璋帐子里的动静迅速赶到现场救了朱元璋一命,大明建国后郭英被封为武定侯,朱元璋亲口称赞郭英“比尉迟恭还猛”。

然而,这位猛将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甚至还直接被朱允炆忽略,因为朱允炆觉得郭英在北平镇守很可能与朱棣有联系,对自己不够李景隆忠心。

宋晟的命运与郭英一样,相比起资格老的郭英宋晟属于后起之秀,但是他的实战经验却很丰富,还曾和朱棣一起并肩作战平定漠北,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朱允炆同样也忽略了宋晟。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以宋晟一直在凉州对于当地很熟悉为理由让其驻守凉州,靖难之变发生之后宋晟始终待在甘肃,即便在最危急的时刻朱允炆都没有想让宋晟带兵赴南京勤王。

总的来说,朱元璋留下的四位大将既有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后起之秀,然而这四位将领却由于朱允炆的猜忌和用人不当而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

不得不说,识人善用这方面朱允炆远远比不过自己的叔叔朱棣,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依赖自己的舅舅李景隆。当然,尽管李景隆的能力虽然很一般,但是他不会背叛朱允炆,这也是后者最看中的。

奈何,任人唯亲最终的结果就是将朱元璋辛苦谋划的一切全部都浪费了,最终朱棣夺得了皇位明朝翻开了新的一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第七卷 秦纪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征伐楚国,请求秦王赏赐良田美宅。大败楚军,斩杀楚国将军项燕。平定楚国长江以南的地区,降服百越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兼备了三皇的德行,功业超过了五帝,便改称号为“皇帝”,追尊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并自称为始皇帝,后继者以序数计算,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

  • 朱元璋决意要杀刘伯温,刘伯温高呼有个字不会写,最终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不惜背上虐杀功臣的骂名,连他主动邀请为官的刘伯温,他也没放过。朱元璋三番几次,对刘伯温动杀心,都被刘伯温巧妙躲过。有回,朱元璋终于下了决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突然大喊自己有个字不会写,又让朱元璋不得不放过他,最终保住了一命。一身正气却仕途多舛刘伯温,是个精通天文地理数学乃至兵法的文

  •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在冬天穿什么?别样的取暖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广泛种植棉花的三大地区,但在遥远的文明中,棉花原起源于次印度大陆和南美地区,相传是在宋朝期间才流入的中国。那么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的衣物被褥如何制作?在面对严寒的天气之时如何御寒呢?古人的御寒衣物在棉花流入之前,人们御寒的衣物依据价格的不同,厚薄区别十分严重。古代的平民被称为

  • 为什么说《大明王朝1566》不是好电视剧?因为它对观众太不友善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想当年,《大明王朝1566》在芒果台首播即遭滑铁卢,收视率低下口碑急转直下,因此被雪藏十年之久。时至今日,许多人对此仍忿忿不平,这么经典的一部历史权谋剧居然被雪藏,真是暴殄天物。但是,我觉得《大明王朝1566》当年收视率低下和被雪藏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对普通路人观众太不友善了,简单点儿说就是部分没

  • 与大明风华不同的朱瞻基后宫故事,宫斗中的小清新|贵妃起居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瞻基为什么壮年而死,朱瞻基对徐妙锦的评价,朱瞻基妻子孙皇后

    其实这段历史本身是很有趣的。明宣宗朱瞻基和孙皇后的这段情,跟戏本子里的情节一样充满戏剧性。真正的胡皇后和孙皇后当然不是什么遗孤姐妹,这其实是一段说不清先来后到的三角关系。当朱瞻基还是朱棣的好太孙的时候,母亲太子妃本为他挑选了青梅竹马的孙氏做太孙妃,结果朱棣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横插一杠,直接点了胡氏做太

  • 袁崇焕为何自作主张斩杀悍将毛文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文龙杀袁崇焕原因,袁崇焕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二品袁崇焕为何杀得了一品毛文龙

    袁崇焕是明末爱国将领,抗清名将。1626年正月,按察使袁崇焕率万余明军坚守山海关外的宁远(兴城)城,一举击败努尔哈赤亲率的6万后金军,杀伤敌军1.7万,取得一场宁远大捷。这也是明朝自1619年萨尔浒之战失败以来,对后金军的第一次胜利,让大明重树战胜后金的信心。第二年,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又率军击退了皇太

  • 明朝历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

  • 朱元璋宴邀群臣,群臣表现得很兴奋,刘伯温看到菜后知道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经典藏宝图,刘伯温是阳江哪里人,朱元璋杀刘伯温的真正原因

    《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推翻一个朝代仅凭一人之力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大堆功臣,他们帮助皇帝谋得了天下,在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他们也接受了无尽的荣光。这一群功臣原本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也有可能成为皇位的觊觎者。所以有些皇帝会先

  • 成吉思汗有一种特殊爱好,让女人们苦不堪言,如今这习惯却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有多强壮,成吉思汗玩法技巧,成吉思汗死后妻子归谁

    引言: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成吉思汗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清楚,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一位差点统一全世界的人,相比秦始皇来说,这个人功绩更加卓绝,其军事领导能力,更让敌人胆战心惊,这个人便是被后世人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不过呢,虽然成为一代明君,但是有一个特殊爱好,却令当时古代

  • 历史真相:只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他逆袭的一生简直完美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宋王朝是在五代乱世基础上恢复重建并大放异彩的。五代又称为“五代十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短短五十四年间,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有八姓十三人登上皇位,战乱不断,人民水深火热。欧阳修在《五代史记一行传叙》中就感叹道:五代乱到极点了!做臣子的杀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