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开国汉军第一虎将-龙虎卫上将军李庭

元朝开国汉军第一虎将-龙虎卫上将军李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2/2 6:51:50

李庭,又名蒲察劳山,生年不详卒于1304年。原为女真人蒲察氏,金国灭亡之后改汉姓称为李氏,济阴人(今山东定陶),后举家迁往寿光(今山东潍坊寿光)。至元六年/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李庭以自己出众的文才和一身好武艺被选中加入了元朝军队,由于才智过人和作战勇猛,很快便崭露头角被提升为管军千户一职。至元六年/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窝阔台汗国大汗海都(诸王合失之子)召集察合台汗国大汗八剌(察合台汗孙)、金帐汗国大汗忙哥帖木儿(拔都汗孙)在塔拉斯会盟他们重新划分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并达成一致共同对抗元世祖忽必烈,世祖忽必烈马上调集大量兵力以备三部进犯,这也标志着大元帝国进入内战之时。

世祖忽必烈命令李庭率新附军跟随大元帅阿术兀良合台之子)攻打南宋的复州(今湖北仙桃)、德安府(今湖北安陆),俘虏南宋军万人立有军功。后与镇阳王大帅史天泽、驸马忽剌率兵一同进攻襄阳。李庭等将领率兵包围襄阳城之后,南宋大将夏贵亲率战船三千艘前来增援襄阳,南宋水师舰队驻地泊于鹿门山西岸,元军诸翼水军连续攻打,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了七天左右。李庭这时候本来率领的步骑军马,主动请求史天泽要与水军万户解汝楫(水军元帅解诚之子)一同率兵攻打夏贵,李庭甩飞爪身先士卒登上战船,使单刀斩杀夏贵副将王圯,解汝楫率水军突破夏贵主力,此战元军取得大胜。河南行省承制升授李庭为益都新附军千户。

南宋此战失利后,襄阳城守将吕文焕大怒,马上率领一万五千南宋人马前来攻打万山堡为水师复仇,万山堡守将汉军万户张宏范(汝南王张柔之子)率军与吕文焕部激战,李庭单骑横枪突杀入阵,连杀吕文焕副将二人,连续突杀大枪竟然折断宋将一见马上围上数人砍杀李庭,李庭倒持断枪甩手飞击一人落马,李庭身中两枪血流不止染红马背,后退一旁用袍子包裹上创口,继续力战大败了吕文焕所部。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春天李庭因军功被元世祖赐号“拔都儿”(意为勇士),李庭率兵与宋兵大战于襄阳城下,战况十分激烈一发流失正中李庭左腿,三员副将全力拼杀才保李庭不失。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李庭率部跟随大帅阿术攻打樊城外部城关防线,南宋火炮一炮打伤李庭额头及左右手,李庭大怒率部继教进攻勇夺城关外土城,李庭率兵进攻襄阴东堡,这里是南宋重兵防守的地区,由于久攻不下李庭带头冲锋被南宋一炮打伤右肩,李庭率部火焚南宋炮楼,大破一字城。

吕文焕麾下有胖山王总管者,为吕军中第一骁将,有很多人说这个胖山王总管是什么来头,他是在黔西胖山镇三山诸寨七十二洞主的王总管,曾经率部擒杀了反叛南宋的土司龙岗洞主波尤比立有大功。吕文焕特意将他带来与李庭对抗,李庭先是预设伏兵后佯装兵败王总管率部急追,不想半路李庭设下的四面伏兵一块杀出,王总管兵败被擒,也是因此之军功被授予金符。

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元朝诸路大军合围一同攻打樊城,李庭身先士卒运输木料薪材制成土牛再填入城外的护城壕内,架立云梯扶梯攻城,南宋守军也不是吃素第一时间城头之上箭矢滚木雷石有如雨下,李庭连中了数个连珠炮,从云梯之上坠落城下,过很快长时间才得而恢复苏醒过来,用衣物裹住创口再次登梯攻城,一时间元军士气大振攻杀上城楼之上俘获者甚众,樊城被攻下李庭以军功被授予金虎符提升为管军总管一职。

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九月,李庭率部随从左丞相伯颜攻伐南宋,大军兵次郢州(今湖北荆州),郢州位于汉水之东,南宋在于汉水西修筑了新城、沙洋二座坚堡,以遏地利险要之处使元军无法展开攻打。黄家湾有一条小河可以通达藤湖,行至汉水最多也就数里之地,南宋大军在此也修筑了堡派兵坚守。李庭与刘国杰率兵首先在这发起了攻击,李庭部先登其堡攻拔立功,伯颜大赞李庭之勇又令他作为先头部队进攻沙洋、新城等险要之处。

李庭率兵冲杀在第一的位置上猛攻沙洋,南宋军火炮打伤李庭左胁,李庭坚攻破沙洋外堡,带兵再冲,不想到又中了南宋的连珠炮坠落于城下,左右士兵在死人堆里把李庭拉出来的时间一支箭矢已经贯穿于他的胸中,气息已接近垂绝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左丞相伯颜马上下令手下按照太祖成吉思汗之古法,杀了一头水牛把李庭扒光之后放入牛腹之中,过很久之后李庭才苏醒过来。也是因此军功加封李庭为明威将军,授益都新附军万户。

伯颜率大军兵临汉口之地,南宋大将夏贵率水师战舰一字排开横截于江面之上,元军无法前进形成僵持的局面。伯颜召集诸将大会共商打开僵局的方法,李庭和马福献计,元军由沙芜口进入长江可以避开夏贵的水军。南宋大军死守武矶堡,因四面皆水易守难攻,李庭率兵先决其水之后马上发起进攻,伯颜大军这才得以渡江,武矶堡也被攻破。伯颜令李庭从大元帅阿术转战攻打鄂州,大军沿江顺流而下。

至元十二年/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春天李庭率兵与南宋大将孙虎臣大战于丁家洲,宋军大败而溃,以军功加封为宣威将军。南宋大军为切断真州的水路连续发起进攻,李庭率兵放火焚烧了战船二百余艘,并大败保护水师的江岸卫军。李庭的探马来报宋将夏贵想由太湖支援临安府,急令出兵与宋兵激战于裕溪口,李庭大败宋兵。诸路元军进攻常州,李庭率部鏖战宋军,抢先夺取北门攻入常州城立有首功。

至元十三年/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诸路元军攻至南宋国都临安城,南宋谢太后携幼帝及皇室成员开城投降,左丞相伯颜命李庭等将保护南宋皇宫所在内城,一并收集南宋皇帝的符印珍宝,后来又令李庭与万户唐兀台等防护南宋皇室一族入大都拜见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以李庭立有大军功,在大都城设下大宴会,命李庭坐左手位于诸王之下、百官之上,并亲赐金百锭,金、珠衣各一袭,并对李庭说道:“刘整在时,不曾令他坐于此地,因为汝有功,故加殊礼,汝子孙宜谨志之勿忘。”接着又说道:“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儿立功,要在西北。今有违我太祖成宪者,汝往讨之。”说着便赏李庭佩大虎符,加封为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又命李庭的次子李大椿袭新附军万户一职与父亲一同出征。

李庭正式率兵北上平定阿里不哥诸王之乱,大军行至哈剌和林、晃兀儿以北之地(今蒙古国杭爱省杭爱山南麓,额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又越大岭渡过大湖,这才与撒里蛮(宪宗蒙哥孙)诸叛王所率的叛军相遇,话不多说李庭率兵马上展开队形大战一触即发,双方经过三日激战李庭大败叛王撒里蛮,此战斩首千级李庭亲手斩杀叛将兀哥都不花,缴获战马数千匹牛羊牲畜无数。李庭大胜之后马上移军前去支援河西(原西夏地),野战大败阿里不哥的叛将霍虎斩首千级。后又引兵会师诸王纳里忽,强渡塔迷儿河,大败叛王昔里吉(宪宗蒙哥第四子)所率的大将兀斤末台、要木忽儿等部,至此河西平定。

至元十四年1277年,李庭入朝觐见元世祖忽必烈,世祖忽必烈表张李庭平定漠北河西之功,赐益都官庄为李庭的居所,并赏钞一万五千贯、宝弓金箭等诸多宝物,任李庭官拜福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一职。后又改福建道宣慰使。至元十七年1280年,李庭官拜骠骑卫上将军、中书参知政事,率军出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东大军驻兵竹岛,不曾想竟然遇台风,战船尽数损坏,李庭落海怀抱损坏战船的木板在海上漂流抵达海岸,李庭广收余众残部,后经由高丽国归还京师,世祖赞李庭部署健全。同年父亲去世李庭为父守孝,回归益都。后来世祖下旨召回官拜中书左丞、司农卿。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宗王乃颜(宗王塔察儿孙)举兵造反叛乱,世祖忽必烈八百里急召李庭至上都,令李庭统率诸卫汉军,跟从世祖皇帝亲征叛王乃颜。乃颜属下两大勇将塔不台、金刚奴提兵前来野战世祖中军,叛军一众号称有十万大军,世祖忽必烈亲让给麾下诸军包围,李庭率领阿速部大军为前军陷阵营率先向叛军发起进攻,叛军一发流射中了李庭的胸部箭头贯穿从胁下而出,李庭神色自若用袍裹住创口立即提马复战,世祖一见李庭坐下白马已被染红马上遣使令李庭停止冲锋。

世祖问李庭说:“彼今夜当何如?”李庭回奏说:“贼必循去。”当晚李庭率领兵士十人背负火炮,在夜色的掩护下摸入乃颜叛军阵中,火炮齐发,叛军大惊果然溃散。世祖率众一同掩杀大胜而回。世祖忽必烈问李庭何以知之,李庭回道:“贼虽多,无纪律,见车驾驻此而不战,必疑有大军在后,是以知其将逃。”世祖非常高兴,亲赐李庭金鞍宝马。李庭上奏道:“若得汉军二万从臣便宜用之,乃颜可擒也。”世祖忽必烈于是便命月儿鲁那演统率蒙古军,与李庭所率的汉军一并前进,经过数场激战李庭果然绑缚叛王乃颜以献世祖。世祖忽必烈大胜南还,又令李庭为后军平这乃颜余党,李庭先后抓获塔不台、金刚奴等将,以此军功加封为龙虎卫上将军、遥授中书左丞一职。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叛王乃颜的余党哈秃鲁干又复叛于辽东。世祖忽必烈下诏令李庭及枢密副使塔答率军征讨。经过大小数十战激战,李庭身中数流矢左胁及右腿各中一箭,带伤追叛军至鸭绿江,夜晚大败叛军,李庭俘斩二百多人,哈丹秃鲁干外逃高丽国。李庭因功官拜资德大夫、尚书左丞,商议枢密院事,原官职由其长子李大用出任,又赐钞二万五千贯。大德八年1304年,李庭病逝。后赠推忠翊卫功臣、仪同三司、太保、柱国,追封益国公,谥武毅。李庭三子:长子李大用,同知归德府事;次子李大椿,袭父职佩金虎符任宣武将军、益都新军万户;三子李大诚,袭父职任后卫亲军都指挥使。

感谢您的观看和分享,您的支持是小树创作的强大动力,欢迎转发、评论、点赞、收藏,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死后,有4位大将可以打败朱棣,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建文帝谋略不当、手边又没有可用的人导致守江山失败,然而朱元璋在死后给朱允炆留下了四位大将,这些将领军事才能出色可防朱棣,那么为何朱允炆一个也不重用呢?朱元璋的底牌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一直考虑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从各种详实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真实的想法,对嫡长子一脉非常的重视,坚持

  • 资治通鉴第七卷 秦纪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征伐楚国,请求秦王赏赐良田美宅。大败楚军,斩杀楚国将军项燕。平定楚国长江以南的地区,降服百越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兼备了三皇的德行,功业超过了五帝,便改称号为“皇帝”,追尊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并自称为始皇帝,后继者以序数计算,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

  • 朱元璋决意要杀刘伯温,刘伯温高呼有个字不会写,最终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不惜背上虐杀功臣的骂名,连他主动邀请为官的刘伯温,他也没放过。朱元璋三番几次,对刘伯温动杀心,都被刘伯温巧妙躲过。有回,朱元璋终于下了决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突然大喊自己有个字不会写,又让朱元璋不得不放过他,最终保住了一命。一身正气却仕途多舛刘伯温,是个精通天文地理数学乃至兵法的文

  •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在冬天穿什么?别样的取暖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广泛种植棉花的三大地区,但在遥远的文明中,棉花原起源于次印度大陆和南美地区,相传是在宋朝期间才流入的中国。那么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的衣物被褥如何制作?在面对严寒的天气之时如何御寒呢?古人的御寒衣物在棉花流入之前,人们御寒的衣物依据价格的不同,厚薄区别十分严重。古代的平民被称为

  • 为什么说《大明王朝1566》不是好电视剧?因为它对观众太不友善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想当年,《大明王朝1566》在芒果台首播即遭滑铁卢,收视率低下口碑急转直下,因此被雪藏十年之久。时至今日,许多人对此仍忿忿不平,这么经典的一部历史权谋剧居然被雪藏,真是暴殄天物。但是,我觉得《大明王朝1566》当年收视率低下和被雪藏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对普通路人观众太不友善了,简单点儿说就是部分没

  • 与大明风华不同的朱瞻基后宫故事,宫斗中的小清新|贵妃起居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瞻基为什么壮年而死,朱瞻基对徐妙锦的评价,朱瞻基妻子孙皇后

    其实这段历史本身是很有趣的。明宣宗朱瞻基和孙皇后的这段情,跟戏本子里的情节一样充满戏剧性。真正的胡皇后和孙皇后当然不是什么遗孤姐妹,这其实是一段说不清先来后到的三角关系。当朱瞻基还是朱棣的好太孙的时候,母亲太子妃本为他挑选了青梅竹马的孙氏做太孙妃,结果朱棣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横插一杠,直接点了胡氏做太

  • 袁崇焕为何自作主张斩杀悍将毛文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文龙杀袁崇焕原因,袁崇焕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二品袁崇焕为何杀得了一品毛文龙

    袁崇焕是明末爱国将领,抗清名将。1626年正月,按察使袁崇焕率万余明军坚守山海关外的宁远(兴城)城,一举击败努尔哈赤亲率的6万后金军,杀伤敌军1.7万,取得一场宁远大捷。这也是明朝自1619年萨尔浒之战失败以来,对后金军的第一次胜利,让大明重树战胜后金的信心。第二年,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又率军击退了皇太

  • 明朝历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

  • 朱元璋宴邀群臣,群臣表现得很兴奋,刘伯温看到菜后知道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经典藏宝图,刘伯温是阳江哪里人,朱元璋杀刘伯温的真正原因

    《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推翻一个朝代仅凭一人之力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都有一大堆功臣,他们帮助皇帝谋得了天下,在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他们也接受了无尽的荣光。这一群功臣原本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也有可能成为皇位的觊觎者。所以有些皇帝会先

  • 成吉思汗有一种特殊爱好,让女人们苦不堪言,如今这习惯却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有多强壮,成吉思汗玩法技巧,成吉思汗死后妻子归谁

    引言: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成吉思汗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清楚,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一位差点统一全世界的人,相比秦始皇来说,这个人功绩更加卓绝,其军事领导能力,更让敌人胆战心惊,这个人便是被后世人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不过呢,虽然成为一代明君,但是有一个特殊爱好,却令当时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