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

都说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2/2 8:12:47

从这些小冰河时期出现的时间不难发现,每一次小冰河时期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一个朝的灭亡。那么,这些王朝的覆灭,是否与寒的气候有关?小冰河时期的出现又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明朝出现的小冰河时期,由于距离现代较近,从相关的记录中可以找到较为详尽的记载。从这些记载当中,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当时明朝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对那段寒冷的时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千里冰封

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朱元璋开创的大明帝国在历史上有着极其灿烂的光辉。在将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之后,汉人的生活终于重新回到了正轨,再也不用被少数民族奴役。

就在汉人庆幸自己终于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时,一股更加强大且无法摆脱的压力也在悄然而至,而且人们对于这种迹象丝毫没有察觉。这股力量便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掌控。

在明朝的历史上,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曾发生过1101次自然灾害。这个数字看上去似乎十分恐怖,但实际上,这样的灾害频率其实并不算高。在元朝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自然灾害就曾发生了450次。

这样看来,明朝276年的统治时期内,这样的灾害频率已经算是受到上天的眷顾了。但是实际上,明朝虽然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的次数不算多,却是被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朝代。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他朝代的自然灾害虽然频繁,但并非受到单一种类的自然灾害困扰。明朝则深受冰雹和旱灾的困扰,尤其是雹灾,几乎占据一半。

这也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明朝自建国以来,便开始进入到一个气候寒冷的时期,否则如此频繁的冰雹也不会经光顾。这就预示着明朝注定要与寒冷的气候进行长期的斗争。

在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南京成为了大明帝国的首都。作为一座南方城市,南京的气候本应温暖舒适,四季如春。这也是南京能够成为六朝古都的主要原因,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它的优势所在。

然而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自明朝初期开始,南京便开始变得“冬奇寒,河冻数日不解。”正常情况下,只有北方地区的河水会在冬天结冰,像南京这样的南方城市基本不会出现河水冻结的情况。

而且河水的结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十分寒冷的温度,而且一旦气温回暖,河水也会很快解冻。而南京的河流出现冰冻的情况,其寒冷的程度便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像安徽这样的地区同样出现了气候异常寒冷的情况。据记载,当时的安徽到了冬天“大雪数日,平地积三尺。”如果换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当时安徽的积雪基本上已经达到一米深的程度了。

这还仅仅是明朝初期。到了中晚期的时候,就连海南这样的热带地区也出现了降雪的现象。这在当时是超出人们想象的。可以说,此时的明朝真的已经是千里冰封的冰雪之国了。

寒冷的代价

虽然天气寒冷并不是人为所导致的,但如此寒冷的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而其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的连锁反应,让大明王朝根本无力挣脱这种大自然的支配,只能朝着深渊滑落。

根据蝴蝶效应的原理,一场大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们不易察觉的细小事件经过一系列发酵而导致的。而明朝遭遇到的严寒天气,比起蝴蝶翅膀的震动,则显得更为可怕,因此其产生的后果也更加恐怖。

由于严寒的侵袭,我国北部地区的寒冷程度不言而喻。如此寒冷的天气,让北方许多冰川始终出于冰封状态。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势特点便是北高南低,因此河流的起源便是北方的冰川。

而在冰川长期出于冰封之后,所有的河流便几乎全部处于干涸的状态。这就使得旱灾的情况变得比以往任一个朝代都要严重。土地的长期干旱使得粮食大大减产,人民则长期处于饥饿之中。

作为当时的帝国粮仓,荆楚地区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减产,以至于当地的粮食产量连本地人口的温饱也难以为继。这一状况的出现对大明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就意味着其他地区将出现大量的灾民。

除了干旱,极寒天气对道路运输的打击同样尤为巨大。根据《北游录》、《阅世编》等史料记载,当时大明帝国的运河大范围结冰,水路运输线路彻底瘫痪,使得当时的漕运陷入停滞状态。

路面的积雪则让人更加寸步难行。人们的出行受阻,马匹马车也无法正常使用,许多国家紧急公无法及时传递,物资货物则更加得不到运输,即便国家想要赈灾也无能为力。

除了这些以外,极寒天气也使得北方游牧民族的牲畜数量锐减,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同样难以为继。为了生存,这些游牧民族也就只好南下侵扰大明帝国,这也使得大明王朝更是雪上加霜。

与北方不同,南方的百姓长期处于四季如春的环境当中,几乎没有抗寒经验,更不要说这样的极寒天气。这也使得南方出现了大量百姓被冻死的情况。

北方的百姓虽然具备抗寒手段,但穷困潦倒的他们同样无法获得足够的御寒物资。当时棉花的价格一升再升,棉衣成为了奢侈品,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倒卖棉花的黑市,百姓根本无力为自己购置棉衣。

而当时朝廷的腐败也使得百姓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试想如果一个人看着周围的亲人一个个冻饿而死,官员们却穿着锦帽貂裘顺利地度过寒冬,揭竿而起自然势在必行了。

可以说,虽然当时极端的气候并非是导致大明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却实实在在地加速了明朝灭亡的脚步。这段小冰河时期的出现,也使得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大约在十六世纪,得益于哥伦布航海,本身就具备不俗实力的西班牙,为了掠取财富和劳力,而展开了对世界的探索。在一次次探索过程中,西班牙用极少的代价就征服了大片的土地,比如三百人占领墨西哥,一百人攻下印加,还将美洲的土著按在地上摩擦。因为不断对外扩张,获得了大量财富和劳力,西班牙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发展,

  • 拍卖征集:明代正德御窑瓷器 ,越小众增长潜力越大 !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照即帝位后,曾下令翌年改元以后暂停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瓷器两年,但不久即恢复烧造。正德十五年,正德皇帝遣太监尹辅前往饶州烧造瓷器,工部因正德十四年所发生“宸濠之乱”曾给江西民众带来很大灾难,遂建议暂免差官前往督造,但正德皇帝对该建议未予采纳。这说明正德皇帝对瓷器烧造也感兴趣。正德朝是明代景德镇御窑瓷

  • 汝窑知识我来讲|粉青为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汝窑为魁

  • 《两京十五日》:明朝版“速度与激情”和桂林的“快”“慢”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2月10晚,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大戏《两京十五日》在桂林大剧院大剧场上演。记者李凯 摄“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这是《明史·宣宗本纪》中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著名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的起

  • 包拯出殡时,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后立下一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有关包拯去世时的场景,在《宋史》中进行了明确的记载,但让人疑惑的是,在他出殡之时,竟然同时有21口棺材

  • 北宋真有八十万禁军?禁军是做什么的?禁军教头是个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林冲可以说是《水浒传》里最为生动的角色之一,虽然《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主要是文学创作,而且林冲这个人物在正史中也不太有非常贴合的原型,但小

  • 明朝第一忠臣被皇帝冤杀,锦衣卫抄家羞愧不已,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咏石灰》的著名诗句,出自一位年仅17岁的青少年之手。这位青少年,就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为明朝续命百年的于少保于谦。1457年,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被幽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一夜之间,江山易

  • 大明朝史:孙传庭到底有多厉害,或许他活着大明朝就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孙传庭来,那就非常可惜了,他虽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但是他确实是生错了朝代,如果他没有生在万历朝的话,估计他的作为还要大的多,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万历朝,并且在万历的重用下,就算他战死了万历皇帝都不相信,可

  • 由宋高宗赵构登基前的遭遇浅析“经历造就性格,性格决定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反映出北宋震动朝野的“靖康之乱”发生后,以宋高宗赵构为核心的北宋政权将都城由汴京城迁往临安,史称“建炎南渡”。“建炎南渡”的核心人物,北宋徽宗皇帝的九子-康王赵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一直以来饱受史学界争议。有人说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皇帝,有人说他

  • 宋代朝史:宋朝的国力那么强盛,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灭掉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宋朝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弱,不过这个弱也仅仅只是战斗力弱,因为宋朝大部分的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没有赢过多少次,即便是赢过也会不给对方造成太大的伤害。然而,宋朝的国力可就是非常的强势了,不管是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