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联蒙灭金的无奈:南宋何尝不知联金灭辽的悲剧?

南宋联蒙灭金的无奈:南宋何尝不知联金灭辽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3/10 4:13:33

说起两宋,很多人认为两宋的灭亡充满黑色幽默: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宋徽宗当初贪便宜,勾结金国夹击辽国。结果辽国灭亡没几天,金国大军就长驱直入,将徽钦二帝活捉今天黑龙江地区去欣赏雪景。而南宋后期,当金国面临蒙古大军夹击的时候,南宋朝廷没有吸取北宋的教训,联合蒙古灭亡金国,结果彻底葬送了宋朝江山。

很多人为此总结出个结论:那就是宋朝人记吃不记打。不过小编认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南宋朝廷还真不傻,他们也知道靖康耻的教训,但是,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无奈。

1、漠北鞑靼的危害

现如今的人提起南宋君臣,总会使用“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样的诗歌,来嘲讽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其实,打从宋孝宗登基以后,南宋朝廷对于中原故土就始终不忘光复。为此,南宋的君王们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换而言之,南宋朝廷没能光复故土,并非是主观上不想,而是客观上做不到。

西元1162年,执掌南宋朝政数十年的宋高宗宣布禅位给皇太子赵昚(即历史上的宋孝宗)。而宋孝宗对于南宋和金国达成和平协议以来,南宋一直向金朝称臣的局面十分不满。因此宋孝宗登基后,就开始筹备对金朝发动北伐战争,准备夺回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当然,宋孝宗也并没有把这个计划停留在空想状态,而是付出了实际行动。

因此,宋孝宗登基的元年——即南宋隆兴元年(西元1163年)的五月,宋孝宗便对金国发动北伐战争。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隆兴北伐事件。大量南宋军队在南宋朝廷的号召之下越过淮河,对金朝发动进攻。而金朝由于猝不及防,因此在起初,南宋军队光复了皖南、豫南的大片土地。不过,随着金朝朝廷做好了应对南宋北伐的准备以后,情况立刻变得急转直下起来。

眼看败局已定的宋孝宗只好派人前往金国,同金朝朝廷进行议和,同时南宋朝廷需要割让大片土地给金国。宋孝宗的这番努力,非但没能夺回中原,反倒要倒贴大片土地。

不过,宋孝宗对于这次失败,也并没有产生气馁心理,之后的宋孝宗也曾秘密派人联系西辽、西夏,准备夹击金朝,甚至宋孝宗还同身边的大臣,探讨起蒙古的前身——漠北鞑靼各部。

事实上,早在金太宗在位时期,漠北鞑靼的首领、成吉思汗的祖先、蒙兀儿汗国的合不勒汗,就曾戏弄过金太宗。为此,金太宗曾派遣金兀术(没错,就是和岳飞大战的金兀术)进攻蒙兀儿汗国,不过,金兵并没有在战争中讨到任何好处。

而从宋孝宗和大臣探讨漠北鞑靼的情况来看,宋孝宗想必也知道金国曾吃过蒙兀儿汗国的亏。不过,对于漠北鞑靼的态度,南宋朝廷的大臣们还是很清醒的:那就是如果联络漠北鞑靼夹击金国,很可能再度出现引狼入室的局面——即便可以覆灭金国,只怕也会遭遇更强悍的外敌。

所以可以看出:最起码宋孝宗时代,对漠北鞑靼的态度是很清醒的。

2、南宋末年的无奈

13世纪初年,蒙古各部被成吉思汗统一,大蒙古汗国诞生。蒙古兴起以后,率先对金国发动战争。而金朝朝廷方面在面对蒙古压力,选择放弃河北大片地区,并迁都开封——昔日的北宋都城。

金朝皇帝面对地盘缩水,想出了一条计策:那就是面对金朝的客观实力,金朝当然打不过蒙古,但是可以打败南宋。因此,从蒙古那边丢的土地,可以从南宋那边补上——甚至金朝后期,金朝还存在夺下四川,然后金朝皇帝迁都成都的想法。

就这样,在蒙金战争中处于看客地位的南宋,被卷入了战争中——此时,这场战争已经由不得南宋自己选择是否参与了。而是金朝用实际行动,逼迫南宋参与这场战争。

随着南宋卷入和金国的战争,金国皇帝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是错误的:那就是虽然南宋的军事实力不如金国,但指望轻而易举从南宋手里夺取土地,也是很不现实的。并且,金国在和南宋开战之前,金国和西夏也已经交恶,西夏也参与到了和金国的战争中。

这就意味着,南宋加入战局以后,金国面对和蒙古、西夏、南宋三家一起打仗的局面。而这其中,最无奈的莫过于南宋:南宋不想参与这场战争,但不得不参与。

金朝末年,金哀宗完颜守绪继位成为金朝皇帝。此时经过多年的战争,金朝方面不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组织能力,都已经不是当年的条件可比。为此金哀宗先主动和西夏议和,同时考虑交好南宋,以便集中资源抗击蒙古。

不过,对于金哀宗的求和,南宋起初并没有回应。到了完颜守绪在位后期,南宋朝廷选择联合蒙古,打击金朝。而这个决策,也被后世视为南宋朝廷的亡国决定。但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当时的局势,我们会发现:除此之外,南宋已经无路可走。

因为首先,完颜守绪在位后期的金国,早已处于油尽灯枯的状态。即便南宋不答应蒙古的结盟,金国的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二来,对于南宋来说,如果和蒙古结盟,最起码可以稳住蒙古,为自己下一步打算,赢得一个时间窗口。事实上,从之后南宋朝廷的决策来看,南宋朝廷也确实存在这样的计划。

倘若南宋不和蒙古结盟,反倒会错过很多机会:前文说过,南宋不加入战局,改变不了金国灭亡的历史进程;并且,很可能引发蒙古直接对南宋发动进攻。

综合这些,南宋朝廷决定联合蒙古,一起夹击金国,于此同时,南宋还制订了“端平入洛”的计划:南宋朝廷也知道蒙古本是虎狼之邦,所以,南宋计划金国灭亡后,利用蒙古大军撤走的机会,突袭金国故地,夺取潼关要塞,而后利用潼关——黄河这道天险防线,防止蒙古大军长驱直入。其实理论上说,这还真是南宋朝廷的最优解。

但是,南宋朝廷的悲剧在于计划很美,但却没什么执行力可言:南宋大军对已经归属于蒙古的金国故地发起突袭,但由于宋军战斗力太多,行进效率太慢,因此南宋军队并没能完成夺取潼关,布防潼关——黄河一线的任务。并且,还因为突袭事件,导致蒙古和南宋的和平局面被打破,从此,蒙宋战争爆发。南宋最终也被蒙古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异事之书生历险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有了钱之后就回到邓州买了很大一块地,请了当地有名的工匠盖了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宅院,里面还仿照南方的样式修建了一座后花园,在竣工的时候连对当地知县老爷都来参观了,并且直夸好,这也成为了当地的一景。这个赵老爷就是继承了他祖上的产业,在邓州附近买了很多的土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平常主要就是靠收租生活,

  •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一直被视为洪武朝后期的军事天花板,在开国大将们被打压的打压,去世的去世如此背景下,蓝玉成为了征战内外的第一梯队主力。因为是常十万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本质上也属于是关系户,属于“淮西勋贵”集团里的一员。因为珠玉在前,蓝玉又多次被常遇春提携,蓝玉虽是晋升得快,却未必有着大明建国初徐达、常遇春、李文

  • 秦桧的墓曾被意外发现,墓中藏有一段文字,揭露了岳飞的真正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宰相是范宗尹,他觉得自徽宗以来,朝廷滥赏这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行,便找秦桧商量着要将其废除,秦桧当即表示十分赞成。范宗尹觉得秦桧已经同意了便胸有成竹,与秦桧一起去找高宗,可是谁知高宗却不同意,当范宗尹示意秦桧发表意见时,秦桧却表示完全是站在高宗这边的,并趁机弹劾了范宗尹。宋高宗觉得范

  • 明朝皇族究竟是如何取名的?一文带你了解明朝宗室取名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山河月明》明太祖朱元璋剧照因史料记载不一,史学界对明末宗室人口的说法也不一,从十几万到百万,各种数据都有。清初史学家温睿临甚至认为明宗室规模“其后本支愈繁衍,遍天下几百万。”“几百万”显然是个夸大了的概数。洪武年间,宗室人数仅有58人;永乐年间,也不过只有127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达2

  • 明朝御用农民:欠田赋绑知县,朱元璋却下圣旨“谁动他,灭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走在队伍前面的那位便是“明朝最牛农民”陈寿六,被绑的就是他的父母官常熟县知县顾英,缘何出现上面这一幕,且随小编一起看看此前发生了什么?洪武年间,吃饭、用筷子、穿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农、军、匠、乐更是各守其道,不敢造次。因此,陈寿六这个农民想不本分都难,只能种田为生,勉强度日。可这年的秋天,得为儿子操

  • 明朝有一位著名清官,书信中八个字让朱元璋勃然大怒:我竟走了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朱元璋毕竟不是孙悟空,他没有火眼金睛的法术,既然是凡人,就难免犯错,所以,有一个人他也看走了眼。这个人的名字叫张昶(chǎng),是一位元朝的官员。朱元璋起义后,凭借自己英明神武的决策和俊美的外表,逐渐羽翼丰满,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这一点陈友谅也看得一清二楚,于是陈友谅第一个

  • 北宋灭亡时赫赫的杨家将去哪了:七郎八虎为国捐躯杨家将七零八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故事非常感人。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

  • 明成祖军事能力有多强?一次北征,就打垮了鞑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建立之后,经过明太祖的数次北伐,消灭北元小朝廷,蒙古分裂为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三部。三部除了互相攻伐之外,也经常南下骚扰明朝,抢掠财物。到了永乐年间,明朝国力强盛达到巅峰,蒙古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永乐六年,阿鲁台杀掉布里牙特·乌格齐,拥立本雅失里为大汗,自任太师,独擅朝政,阿鲁台不甘心继续臣服

  • 南宋首富张俊,算算看,他究竟有多少家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叫张俊,跟岳飞韩世忠几个人,组团叫南宋中兴四将。后来,南宋政府决定跟金国谈和了,宋高宗最怕这批手握重兵的武将。张俊最懂皇帝与秦桧,第一个交出兵权,并且用皇帝最放心的方式生活—吃喝玩乐,大肆圈地,欺男霸女。没过几年,张俊家的田地就不知道有多少平方公里了。老张住在杭州,湖州苏州常州等等等等,有记录的田

  • 明朝末年,崇祯帝为什么不选择南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天下糜烂,国内四处爆发农民起义,东北的女真人对大明虎视眈眈,崇祯帝面临的局面可谓是内忧外困,眼看着女真人步步紧逼,李自成即将威胁北京。在许多人看来,南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历史上晋朝、宋朝都有南迁的例子,而且都延续了一百多年。我们都知道朱棣迁都北京时,在南京保留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