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与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关系呢?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与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关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1/19 7:08:28

道光咸丰父子与慈禧

道光与咸丰父子俩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一对反差极大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光帝一生都以苛刻的节俭,身体力行地在挽救清帝国衰败的道路上努力着,然后清帝国就在他的努力之下,日渐衰败。而咸丰就比较放飞自我,基本上躺平,反正也挽回不了啥了,干脆直接在后宫沉迷女色,不问政事。

而慈禧就是在咸丰帝的荒唐之中,走进了后宫。也就是说,没有道光帝的努力,咸丰帝不一定那么绝望,彻底撂挑子不干,也就不会有后来,人家沉迷后宫,再然后一眼相中慈禧,有了这么个厉害的媳妇。所以慈禧确实是被咸丰帝这个老公捧上位,但要没有道光帝这个公公曾经的努力,也许咸丰帝一发奋,慈禧也就没机会在后宫出人头地了。

同治与慈禧

同治帝是慈禧的儿子,亲生的那种,就是因为慈禧生了同治这个咸丰帝唯一的皇子,于是慈禧才能在咸丰死后,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不过在同治时期,不仅只有慈禧一个太后垂帘听政,同时还有母后皇太后慈安一起垂帘听政。

而且慈安的权力可比慈禧大多了,主要是因为慈安是咸丰帝的皇后,再加上咸丰就像是知道慈禧会不安分一样,给慈禧垂帘听政的权利,远远低于慈安,所以慈安比慈禧要尊贵很多。不仅如此,慈安与同治的关系更亲密一些,反而是慈禧这个亲娘,跟同治倒是有些水火不相容。

在同治时期,虽然慈禧权力受到慈安的限制,但慈安不懂前朝政务,基本上前朝都是慈禧在主宰,也就是说,在她儿子同治亲政之前,慈禧在掌权,正是因为如此,慈禧对权力的渴望,远远超过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为了晚些交权给同治,慈禧做了很多手段,比如让同治很晚才大婚,也是她恋权的一种行为。

之后对同治后宫生活的管控,也成了慈禧干涉以及控制儿子的一种手段。同治帝过得很郁闷,因为从前朝到后宫,几乎都是慈禧在控制,一个成年的皇帝,对皇权以及后宫妃子的喜爱,都不由自己做主,这种苦闷,也就是慈禧是同治的亲妈,换个人同治早就杀人不知多少回了。于是同治不能反抗,就只能死命折腾自己,他出宫寻花问柳,结果得了病,年纪轻轻就死了,可以说同治的死,慈禧难辞其咎。

光绪与慈禧

光绪与慈禧的关系比较复杂,他既是慈禧的养子,也是侄子,而且还是慈禧的亲外甥。在同治死后,大清帝国不能没有皇帝,于是慈禧一手操办之下,光绪这个跟她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幸运儿成了大清皇帝。可惜光绪这个皇帝也是个傀儡,毕竟同治这个亲儿子,慈禧都没有放权,就更别说光绪这个养子了。

尤其是光绪时期,慈安也离世了,整个前朝后宫都是慈禧说了算,光绪的日子其实并不怎么好。而且光绪从小在慈禧身边长大,慈禧对光绪很严厉,严厉到光绪见到慈禧就害怕的哆嗦,所以对于光绪来说,慈禧不仅是夺了他的皇帝权,而且在身心上,慈禧也给了光绪很不好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光绪帝怕归怕慈禧,皇帝该要的实权,他还是得要回来,于是有了之后光绪帝的戊戌变法。老实说戊戌变法是光绪帝逆袭的机会,但很可惜,光绪帝没有那个能力,完成这个逆袭,结果变成光绪帝被慈禧软禁,慈禧直接在前朝掌权,连皇帝这个傀儡都不要了。而光绪帝在后宫软禁的日子也非苦闷,就连日常基本生活都没法保证,最后死在饥寒交迫以及恐惧之中。

溥仪与慈禧

其实溥仪与慈禧的联系并不大,因为溥仪即位的时候,慈禧已经去世,所以溥仪的一生几乎找不到慈禧的影子。但是溥仪与慈禧并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溥仪是慈禧去世前,钦点的大清帝国继承人。溥仪三岁即为,那时候慈禧也快去世,按理说,选继承人不该选个娃娃。

而且当时除了溥仪其实还有一个年龄比较合适的皇家子弟,甚至有人说,直接让溥仪的亲爹做皇帝,可这些都被慈禧给否决了。慈禧选了溥仪,然后溥仪成了大清朝的末代皇帝。可以说如果不是慈禧的选择,也许溥仪不幸运的一生就不会发生。虽然最后溥仪没有像其他亡国之君那样枉死,但是吧,一个皇帝几次登位,又是做俘虏,又是被骗,这样的人生,估计再给溥仪一次机会,他肯定不愿意慈禧选他。

简单点说,道光与咸丰跟慈禧的关系,比较正常,就是正常的公公与丈夫关系,这两位都是实权皇帝,慈禧没胆子,也没能力跟他两夺权。可之后同治与光绪就比较可怜了,基本上他们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别说皇权了,能好好地在后宫活着,就不错了,结局就是这哥俩都被慈禧玩死了。虽然溥仪没怎么受慈禧的迫害,但是如果不是慈禧私心下选他做皇帝,也许他的一生也会很不错。

简单点说,道光与咸丰跟慈禧的关系,比较正常,就是正常的公公与丈夫关系,这两位都是实权皇帝,慈禧没胆子,也没能力跟他两夺权。可之后同治与光绪就比较可怜了,基本上他们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别说皇权了,能好好地在后宫活着,就不错了,结局就是这哥俩都被慈禧玩死了。虽然溥仪没怎么受慈禧的迫害,但是如果不是慈禧私心下选他做皇帝,也许他的一生也会很不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公厨制度:唐王朝官员们的集体食堂,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出于统治者对官员的体恤首先,唐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公厨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为了体恤官员。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唐朝时期的参朝时间相当长,一般三品官员每月最少要有三次参拜,而朝会更是每日都需要参加,基本上从早上的五点就要上朝,一直延续到中午,然后如果政务没有处理完下午再继续议事,皇帝会亲自询问

  • 和珅中国第一大贪官,受贿方法众多,一法现在还有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贪污腐败一直都存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王朝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覆灭,在古代就有着很多的大贪官,但是最为出名的应该还是属于清朝的大贪官和珅,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热播,和珅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珅因为会拍马屁所以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就是因为有了乾隆的庇护,和珅才能够收敛钱财。可是在乾

  • 和珅9个老婆各有特点,但和珅离世后,她们的选择却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在父皇驾崩后只不过半个月,和珅就在大狱里被赐死了。虽然他只不过活了50岁(虚岁),却也很是值过了,毕竟他的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他的那些夫人。由于他的财富,已经比国库还要多,为此他的老婆也是达到了9个之多。先来看一下他的正妻冯霁雯,这位可是大有来头

  • 历史上的唐宣宗继位之后,为何能在晚唐时期开拓十三年中兴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晚唐历史中,唐宣宗李忱绝对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因为,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居然展现出了一些生机。这样的情况,在那段历史时期是极其少见的。以至于,唐宣宗成功获得了“小太宗”的桂冠。而史料也称唐宣宗为“李之英主”。可见,唐宣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而其在位十三年时间里的

  • 文史 | 出仕之前的左宗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光焰万丈的人物,政敌李鸿章称之为“破天荒相公”,晚辈梁启超誉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评价之高可谓登峰造极。尤其令人惊诧的是,这位军政奇才直到49岁才真正踏入仕途。这不免会勾起人们的好奇:49岁之前,左宗棠在干嘛?他在做上门女婿、塾师和幕僚,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行动、阅读和思考

  • 细说李隆基之15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史之乱这个问题上,李隆基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考证,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称皇帝开始,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结束,2000年的中国历史上有500多个皇帝。其中有昏庸暴虐最终亡国的,如秦二世;也有英明神武开创盛世的,如唐太宗。但是早期开创开元盛世这样的治世,后期发生安史之乱这样的乱世,这种“冰火

  • 康熙死后留下的58岁宠妃,被雍正羞辱3次,颜面扫地含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清朝,却有这么一个妃子,她给皇帝生下了三个儿子,是皇帝最为宠幸的妃子之一,但是在皇帝驾崩后,她却被新皇屡次刁难羞辱,这是为什么呢?后宫宠妃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了,而与此同时,清朝皇位的继承人也有了最终定论,那就是康熙的第四子胤禛,是为雍正皇帝。康熙晚期,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皇位争夺战”—

  • 康熙王朝:孝庄太后临死之前,告诉康熙九朵花开了,有何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太后是如何辅佐康熙的顺治帝出家做和尚,留下了孝庄太后和年幼的康熙。孝庄太后为了辅佐康熙亲政,一直默默地忍受着。当时鳌拜专权,苏克萨哈被杀,索尼装病,遏必隆和鳌拜一条心。孝庄太后没有办法,只有忍让,她告诉康熙,鳌拜的脖子比康熙的腰还粗。等到康熙长大了,孝庄太后亲自登门去请索尼出山。孝庄太后要索尼的

  • 康熙“瞧不上”的长城,到底有何用?西方学者:长城害惨了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长城害惨了欧洲都知道长城修建的作用,就是为了抵御劫掠和霍乱,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开始,后来的每个朝代都会对其进行一些修缮。但到了康熙时,康熙却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在康熙皇帝的眼里,长城就是国力衰弱的表现,大清朝可不用靠长城来解决防御问题,康熙帝为何会如此自信的认为呢?因为在康

  •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与之相对应的是,九寺诸监的员额则要庞大的多,其员额不下万人,其组织较尚书六部更为复杂而庞大,其首长之品秩亦几与尚书均等。笔者拟在前人努力之基础上,对尚书省郎官“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简要述之,期拟前人观照。首先,尚书省郎官“颁令节制”的政治特色体现在史料当中郎官职掌多政务,九寺诸监多掌事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