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时期青瓷到白瓷的跨越

隋唐时期青瓷到白瓷的跨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4/1/19 3:45:3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巩义陶瓷业的范围普及整个洛河两岸、黄冶河到白冶河两岸、坞罗河到夹津口的罗水两岸、小关到米河镇的米河两岸。

前言

南北朝时期,巩县窑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有罐、碗、盆、高足盘等生活用器,总体来看胎体厚重,品类也相对单调。到了隋朝,瓷器生产出现了变化,即由青瓷白瓷转变。这在白河窑、黄冶窑化层遗存的陶瓷残片中都得到了证实。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不仅出土有隋代的黑釉、青釉瓷,同时出土的还有隋代的白釉瓷。从准确的地层关系和科学的发掘来看,这些发现足以证明巩县窑在隋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白瓷。

青瓷瓶

白瓷唾盂

盘口青瓷瓶

青瓷罐

发现

1987年秋天,夹津口镇的一个转厂在动土工程中,挖出古墓一座,文物部门清理出人物俑、动物俑以及三足炉、灶、磨、碓、罐、子母盘等文物30件。这些文物中,除一件猪和牛车的顶棚施以黑釉外,其余均为白釉瓷。于此同时,又在当地征集到其他墓葬出土的白釉长颈瓶和白釉唾盂各一件。

牛车

白瓷镇墓兽、马

白瓷动物俑及器物

白瓷俑

在此之前的1981年,文物部门还在孝义镇和义沟征集到白釉多足砚一件。 这些文物从造型、制作工艺以及瓷胎和瓷釉看,完全是巩县窑烧制的产品,均为隋代瓷器。这批白瓷烧制温度高,瓷化程度较好,胎呈白色或淡白色,不施化妆土。有的制作精美,也有的存在早期白瓷那种釉色泛青的瑕疵。

巩县窑隋代白瓷的烧制成功,是工匠大师们不断探索的结果,他们熟练地掌握了陶瓷原料的特性,在烧制过程中,运用科学配方,在胎、釉中减少铁的成分,从而使产品变得洁白莹润。他们还使用了化妆土来遮盖填补胎体的气孔、凹点和瑕疵。

欣赏

目前发现最早的白瓷,是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器物,这批白瓷釉色白中泛青,明显看出瓷器由青渐白的时代特征。到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盛墓出土的白瓷已经可以看出,白釉瓷器已有明显提高,标志着白瓷烧造技术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巩县窑白瓷的出现,充分表明巩县窑也是早期生产白瓷的窑口之一。

白瓷杯、白瓷水注、白瓷盂

唐代白瓷生产发展迅猛,北方以邢窑、巩县窑白瓷为代表,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新局面。巩县窑生产白瓷的窑厂主要是白河窑址、铁匠炉窑址和黄冶窑址。生产的白瓷器皿以生活用品为主,有碗、盘、盆、罐、瓶、壶、水注、盒、盂等。器表多施白釉,外壁多施釉不到底,足部露胎。有的窑室位置和受火温度所致,釉色也出现乳白、牙白、灰白甚至褐色等多种釉色,但较多的还是白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巩县窑白瓷胎釉进行化学测试,发现其含铁量比代定窑白瓷还低,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新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志》都有河南府在开元年间贡白瓷的记载。在发掘西安大明宫遗址中,也出土有巩县窑的白瓷器物。这说明巩县窑陶瓷产品的制作是相当先进的。

白瓷罐

白瓷瓶

白瓷瓶

200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黄冶窑址进行发掘,出土了白瓷尊、三足炉、壶、唾盂等瓷器制品,器型制作规整,形体精致硕大,非一般百姓所用。发掘中还发现3个长方形残次品坑,出土有比较完整的黑、白釉瓷器百余件。专家推断,此坑应为防止官窑产品流入民间的残废品的集中掩埋处。这种对官窑残废品的处理方法,还见于南宋修内司官窑的浙江杭州老虎洞窑址。因此巩县窑不仅是最早创烧白瓷的重要窑厂,也应是唐开元年间烧制贡瓷的重要窑厂。

盘口青瓷唾盂

白瓷双龙尊

白釉兽面贴花瓷罐

白釉粉盒

巩县窑创烧陶瓷的辉煌成果,载入了中华文明史册。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与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咸丰父子与慈禧道光与咸丰父子俩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一对反差极大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光帝一生都以苛刻的节俭,身体力行地在挽救清帝国衰败的道路上努力着,然后清帝国就在他的努力之下,日渐衰败。而咸丰就比较放飞自我,基本上躺平,反正也挽回不了啥了,干脆直接在后宫沉迷女色,不问政事。而慈禧就是在

  • 公厨制度:唐王朝官员们的集体食堂,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出于统治者对官员的体恤首先,唐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公厨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为了体恤官员。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唐朝时期的参朝时间相当长,一般三品官员每月最少要有三次参拜,而朝会更是每日都需要参加,基本上从早上的五点就要上朝,一直延续到中午,然后如果政务没有处理完下午再继续议事,皇帝会亲自询问

  • 和珅中国第一大贪官,受贿方法众多,一法现在还有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贪污腐败一直都存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王朝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覆灭,在古代就有着很多的大贪官,但是最为出名的应该还是属于清朝的大贪官和珅,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热播,和珅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珅因为会拍马屁所以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就是因为有了乾隆的庇护,和珅才能够收敛钱财。可是在乾

  • 和珅9个老婆各有特点,但和珅离世后,她们的选择却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在父皇驾崩后只不过半个月,和珅就在大狱里被赐死了。虽然他只不过活了50岁(虚岁),却也很是值过了,毕竟他的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他的那些夫人。由于他的财富,已经比国库还要多,为此他的老婆也是达到了9个之多。先来看一下他的正妻冯霁雯,这位可是大有来头

  • 历史上的唐宣宗继位之后,为何能在晚唐时期开拓十三年中兴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晚唐历史中,唐宣宗李忱绝对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因为,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居然展现出了一些生机。这样的情况,在那段历史时期是极其少见的。以至于,唐宣宗成功获得了“小太宗”的桂冠。而史料也称唐宣宗为“李之英主”。可见,唐宣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而其在位十三年时间里的

  • 文史 | 出仕之前的左宗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光焰万丈的人物,政敌李鸿章称之为“破天荒相公”,晚辈梁启超誉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评价之高可谓登峰造极。尤其令人惊诧的是,这位军政奇才直到49岁才真正踏入仕途。这不免会勾起人们的好奇:49岁之前,左宗棠在干嘛?他在做上门女婿、塾师和幕僚,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行动、阅读和思考

  • 细说李隆基之15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史之乱这个问题上,李隆基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考证,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称皇帝开始,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结束,2000年的中国历史上有500多个皇帝。其中有昏庸暴虐最终亡国的,如秦二世;也有英明神武开创盛世的,如唐太宗。但是早期开创开元盛世这样的治世,后期发生安史之乱这样的乱世,这种“冰火

  • 康熙死后留下的58岁宠妃,被雍正羞辱3次,颜面扫地含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清朝,却有这么一个妃子,她给皇帝生下了三个儿子,是皇帝最为宠幸的妃子之一,但是在皇帝驾崩后,她却被新皇屡次刁难羞辱,这是为什么呢?后宫宠妃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了,而与此同时,清朝皇位的继承人也有了最终定论,那就是康熙的第四子胤禛,是为雍正皇帝。康熙晚期,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皇位争夺战”—

  • 康熙王朝:孝庄太后临死之前,告诉康熙九朵花开了,有何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太后是如何辅佐康熙的顺治帝出家做和尚,留下了孝庄太后和年幼的康熙。孝庄太后为了辅佐康熙亲政,一直默默地忍受着。当时鳌拜专权,苏克萨哈被杀,索尼装病,遏必隆和鳌拜一条心。孝庄太后没有办法,只有忍让,她告诉康熙,鳌拜的脖子比康熙的腰还粗。等到康熙长大了,孝庄太后亲自登门去请索尼出山。孝庄太后要索尼的

  • 康熙“瞧不上”的长城,到底有何用?西方学者:长城害惨了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长城害惨了欧洲都知道长城修建的作用,就是为了抵御劫掠和霍乱,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开始,后来的每个朝代都会对其进行一些修缮。但到了康熙时,康熙却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在康熙皇帝的眼里,长城就是国力衰弱的表现,大清朝可不用靠长城来解决防御问题,康熙帝为何会如此自信的认为呢?因为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