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死后留下的58岁宠妃,被雍正羞辱3次,颜面扫地含恨离世

康熙死后留下的58岁宠妃,被雍正羞辱3次,颜面扫地含恨离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60 更新时间:2024/1/27 8:55:10

但是在清朝,却有这么一个妃子,她给皇帝生下了三个儿子,是皇帝最为宠幸的妃子之一,但是在皇帝驾崩后,她却被新皇屡次刁难羞辱,这是为什么呢?

后宫宠妃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了,而与此同时,清朝皇位的继承人也有了最终定论,那就是康熙的第四子胤禛,是为雍正皇帝。

康熙晚期,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皇位争夺战”——九子夺嫡,最终的“决赛圈”里只剩下了两拨人,分别是以“四爷”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爷”胤禩为首的“八爷党。

在雍正当了皇帝之后,他的政敌八爷党并没有被立刻清算,但八爷党以后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为首的三人,“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那更是首当其冲,在雍正的眼里,这三人便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和另外二人比起来,胤禟则是最为难受的一个,因为他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质”被雍正拿捏在了手里,那就是他的母亲宜妃郭络罗氏。

老八的母亲良妃,老九的母亲温僖贵妃都早就去世了,三人之中只有胤禟的母亲宜妃还活着。

在康熙死后,宜妃和康熙的其他妃子一样被尊为了太妃,暂且还被允许住在皇宫之中。

宜妃非常受康熙的宠爱,在整个后宫之中那也是排名前五的人物,并且还为康熙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老五胤祺、老九胤禟、老十一胤禌。

从中也可以看出宜妃和康熙的亲密,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主子”,便是这位宜妃。

宜妃17岁便进入了皇宫,一开始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但没两天便由于容貌出众,而被康熙注意到了,很快便被康熙所宠幸。

又过了几个月,康熙正式册封皇后钮祜禄氏时,也顺手正式册封她为嫔,并给了她一个封号“宜”,并且给康熙生下了第五子胤祺。

过了几年,宜妃的妹妹也进了皇宫,并且给康熙生下了一个女儿固伦恪靖公主

康熙二十年,郭络罗氏被从嫔被封为妃,从此占尽了康熙的恩宠,并接连给他生下了九、十一两个儿子。

康熙晚年时,宜妃为了讨康熙的欢心,以给康熙祝寿的名义,自己出钱重修了北京德胜门外的弥勒院,康熙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责令官府出动,来帮宜妃完成这个愿望。

康熙五十九年,一座宏伟的“香岩寺”修好了,康熙看着依山而建的壮观古刹,不由非常开心,在寺庙修好后,宜妃所住的翊坤宫的管事太监张用,每年都会来替宜妃上香。

然而这一切恩宠,都随着康熙的驾崩而消失了。

看你不爽

宜妃的三个儿子,十一子胤禌早在康熙三十五年就因病去世了,老五胤祺从小便淡泊名利,对于哥哥弟弟们打破头也想要的皇位,根本就看都不看,所以雍正对其也是非常放心,但问题却就出在了宜妃的第二个儿子,老九胤禟身上。

胤禟一直都是坚定不移的八爷党,而现如今八爷党失败了,那么身为八爷党二号人物的他,又怎么会有好果子吃呢?

他的母亲就正好还在宫中,天天待在雍正的眼皮子底下,雍正又怎么会不好好利用这个人质呢?

果然,康熙刚死不久,雍正刚登上皇位,对宜妃的刁难就来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宜妃按照礼仪去康熙灵前祭拜,但此时的宜妃突感风寒、头昏脑胀,早已不能走路了,于是便令四个太监用软轿抬着她前去祭拜康熙。

这抬轿的四个太监心里知道,自己主子生着病,便想走快点,早点完事、早点回去,但谁知这脚步一加快,竟然超过了此时的皇太后乌雅氏的轿子。

这乌雅氏可是雍正的生母啊,此时已然贵为皇太后,在宫中谁敢不顺着她,宜妃竟然走到她的前面,这被雍正看在眼里,不由心中暗生怒火。

当宜妃下轿之后,在看到雍正之时却依然神态高傲,根本不理会雍正对她的点头示意,径直走到康熙陵前焚香祭拜。

这在雍正看来,宜妃无疑是在挑衅自己,给自己甩脸子看,而他也却也不好直接对宜妃说什么,眼睛一转,看到了那四个抬轿子的太监,当即一声怒吼:

“不知尊卑,一没长眼的东西,没看见你们主子身体不好吗?还走这么快,该走慢的时候,最好都给我走慢点。”

一对夹七夹八, 把这四个太监骂的头昏脑胀,这些话落在宜妃的耳朵里,她知道雍正这是在指桑骂槐,这四个太监在雍正眼里什么都不是,他这话就是骂给自己听的。

但宜妃此时也是不好反驳雍正,难道堂堂皇帝,连骂个太监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等到雍正教训完后,宜妃还是没有理他,径直坐上软轿回宫了。

这在雍正眼里看来,却是宜妃对他的又一次挑衅,这种置之不理激怒了雍正。

没过半个月,也就是12月的中旬,雍正下令将翊坤宫的张启用为首的一众太监都抓了起来,斥责他们用皇宫的名头在外面做买卖,谋取私利,并且话里话外让张启用承认,此事是宜妃支持他做的。

但张启用等人却是忠心护主:“宜妃娘娘这一辈子,恐怕就要老死深宫了,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雍正见张启用等人不肯松口,于是便把目光又瞄向了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宜妃妹妹所生的固伦恪靖公主,此时的公主早已经和亲蒙古了,但她以前所用的太监王明却还在宫中。

雍正直接将王明扔到了齐齐哈尔,去当披甲人的奴才,又把胤禟的太监李尽忠发配云南。

似乎还不解气的雍正更是发了狠话:“如果这几个太监对于被发配边疆,口有怨言的话,那便赐其自尽。”

并且押送人员还要记好地点,验明正身之后,直接烧其尸身。

“你母亲没病”

过了几个月,雍正元年,雍正以“祖制”说事:“以前王公贵族们都要亲赴行伍、体恤军情,这次朕也要派出亲王下到军中,朕看胤禟就不错。”

于是着令胤禟到西宁驻防,胤禟屡次找借口推脱,想延缓出发时日,但都被雍正言辞拒绝了。

最终胤禟认命了,但是这时他知道了自己生母宜妃风寒还没有好,便到了皇宫之中,请求雍正能让自己去探望宜妃,向她当面辞行。

然而雍正听了这件事之后,却是一斜身子,懒洋洋地看了一件胤禟:“你说宜妃有病,什么病?”

胤禟跪在地上道:“禀皇上,臣母风寒未愈。”

谁知雍正却一挥手:“宜妃怎么可能患有风寒呢?她没有风寒,你赶紧出发吧。”

胤禟还想再辩解两句,但谁知雍正却一拍桌子急眼了:“朕说她没风寒,她就是没风寒。”

无奈的胤禟只能退了出去,跪到了宜妃的宫门前,磕头辞行。

宜妃在宫中也知道了这件事,听着宫门外儿子痛哭的声音,宜妃心如刀绞,但她却就是不敢开门,因为她知道,这一开门,只怕就又要给雍正手里递刀子了。

很显然,雍正此举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他屡次羞辱宜妃,但其真正的目标却是胤禟,雍正就是恨胤禟站错了队,支持了老八胤禩而没有支持自己。

雍正元年六月,宜妃终于见到了自由的曙光,雍正下令,后宫中的太妃有儿子的,可以去自己儿子府中住。

宜妃赶紧如蒙大赦,逃到了自己大儿子,老五恒亲王胤祺府中,从此之后小心翼翼地过日子,根本不敢再说一句话、办一件事。

但是这样安安静静的生活,在雍正看来却也是不行,因为一共有五位老太妃出宫,但三年过去了,却没有一个人来给雍正请安问好,这让雍正觉的这些人还是轻视自己,急于想刷点“存在感”的雍正便做出了一件大事。

雍正四年,雍正革除了胤禟的“黄带子”,将他从爱新觉罗的族谱中剔除出去,称其为“塞斯黑”,上了三条铁链,压到宗人府。

绝望的胤禟在宗人府的小黑屋里,度过了最绝望最难熬的三个月,同时也是他人生最后的三个月,就此便去世了。

宜妃听到了这个消息,却是哭也不敢哭,生怕给自己仅剩的儿子胤祺再带来什么灾难。

最终,雍正十一年,73岁的宜妃在恒亲王府撒手人寰,但是雍正却并没有将她和她妹妹追封为妃嫔,一直到了乾隆二年,宜妃才得以入葬景陵的妃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孝庄太后临死之前,告诉康熙九朵花开了,有何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太后是如何辅佐康熙的顺治帝出家做和尚,留下了孝庄太后和年幼的康熙。孝庄太后为了辅佐康熙亲政,一直默默地忍受着。当时鳌拜专权,苏克萨哈被杀,索尼装病,遏必隆和鳌拜一条心。孝庄太后没有办法,只有忍让,她告诉康熙,鳌拜的脖子比康熙的腰还粗。等到康熙长大了,孝庄太后亲自登门去请索尼出山。孝庄太后要索尼的

  • 康熙“瞧不上”的长城,到底有何用?西方学者:长城害惨了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长城害惨了欧洲都知道长城修建的作用,就是为了抵御劫掠和霍乱,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开始,后来的每个朝代都会对其进行一些修缮。但到了康熙时,康熙却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在康熙皇帝的眼里,长城就是国力衰弱的表现,大清朝可不用靠长城来解决防御问题,康熙帝为何会如此自信的认为呢?因为在康

  •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与之相对应的是,九寺诸监的员额则要庞大的多,其员额不下万人,其组织较尚书六部更为复杂而庞大,其首长之品秩亦几与尚书均等。笔者拟在前人努力之基础上,对尚书省郎官“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简要述之,期拟前人观照。首先,尚书省郎官“颁令节制”的政治特色体现在史料当中郎官职掌多政务,九寺诸监多掌事务。唐

  •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人打下来的盛世,为何将其称为“康乾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钟毓清朝在历史上延续了将近三百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的维系时间,还在于它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回看其他朝代的灭亡,都伴随着国家内乱,外族侵扰,或者直接被颠覆政权。而清朝似乎与其他朝代又有不同,因为它所面临的不仅是外族的侵扰,而是外国的侵扰。我们知道

  • 高三一轮|第6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 皇帝“二人转”-赵氏兄弟延续到民国的皇位争夺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和南宋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皇帝“二人转”。北宋是赵匡胤建立的朝代,但是北宋之后的皇帝都不是他的后代,而是他的弟弟北宋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后代;南宋是赵光义后代赵构建立的朝代,但是南宋之后的皇帝都不是他的后代,而是赵匡胤的后代;北宋由赵匡胤建立,亡于赵光义之后;南宋由赵光义后代建立,亡于赵匡胤后代

  • 皇帝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乾隆3点起床早朝,7点翻牌子开始乏味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突发奇想有这样一种想法:我国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如果也能以这种短视频记录的话,那可真就能实现时空对话了,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既然说起这个话题,今天大家就不妨一起来关注中国古代处于最高地位的君王的一天生活安排吧,此篇以乾隆皇帝,这位中国古代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进行介绍。当然皇帝也

  • 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为什么惊得放下酒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变、靖难之变、九子夺嫡无一不深刻地诠释出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但是也不是所有帝王都是无情的,清代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亲密祖孙情,就构建出了清代宫廷史中的一段佳话。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八岁登基、平三藩、灭鳌拜,在多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文治武功、空前绝后。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千

  • 除李世民外,李渊还有个很能打的女儿,拥兵数万创立娘子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平阳昭公主是李渊的三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李世民的亲姐姐。关于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只知在她成年后,李渊将她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因为柴绍当时官居隋朝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所以婚后便带平阳昭公主在长安生活。李渊在起兵前曾秘密遣使将二人召回,平阳昭公主便与丈夫商议,让他回去跟随父亲起

  • 康熙铁了心庇护的巨贪噶礼,到底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康熙皇帝往往被塑造成英明神武的高大上形象,可真正历史上的康熙与此相差甚远,从他包庇巨贪恶吏噶礼一事即可窥见一斑!噶礼,满洲正红旗人,姓栋鄂氏,是清朝开国功臣何和哩四世孙,未经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历任吏部主事、郎中等职。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噶礼当时在左都御史于成龙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