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乾隆3点起床早朝,7点翻牌子开始乏味的一天

皇帝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乾隆3点起床早朝,7点翻牌子开始乏味的一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43 更新时间:2024/1/20 11:52:09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突发奇想有这样一种想法:我国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如果也能以这种短视频记录的话,那可真就能实现时空对话了,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既然说起这个话题,今天大家就不妨一起来关注中国古代处于最高地位的君的一天生活安排吧,此篇以乾隆皇帝,这位中国古代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进行介绍。

当然皇帝也并不轻松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常会抱怨生活的苦难,为了生计奔波,才能支撑起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日常开销。可是过于繁忙的工作也就牺牲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人们常常在休闲与挣钱这二者之间无法得到平衡。

因此也有人常常感慨:要是能做个地位高高在上的有钱人就好了,又有权势又不用担心金钱的问题,那样的日子岂不是无忧无虑十分的自在?

然而,集钱权于一身的人物就真的那么自得吗?人们所往的集钱权于一身的最典型身份就是皇帝了。但其实当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甚至比当今时代的苦难打工人过得都要辛苦。

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虽说皇帝确实是大权在握,而且日常起居用度都是最高水准的。但是,皇帝这个身份也是一种职位啊,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啊。

所以,但凡一个有责任心的皇帝是不可能有绝对自由休闲的。也是要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要执行的。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每天早上三点就要起床,三点对于现代大多数人而言可都是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吧,但此时的乾隆皇帝就已经起床洗漱了。

洗漱之后就开始用早膳,大概四五点的时候就要上朝听大臣们开始汇报工作了。不得不说,古人的上班时间可是真的早啊。

上早朝这件事情对于一些普通大臣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同样早期然后按时上朝,有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的话,一般待个十几分钟,听一听其他大臣的简单汇报工作就可以回家了。

乾隆皇帝可谓是早朝之中最操心最忙的人了,他不仅要先听取简单的汇报,而且在一些普通大臣先行退朝之后,他还得召集一些军机要臣专门开始商量一些国家密事,整个早朝过程,最费脑力的就是乾隆本人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乾隆皇帝很好地坚持了六十多年。这个需要早起的时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极其困难的一步,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认认真真继承着先祖的遗志,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说,皇帝首先从作息时间安排上来说就不是一个容易的职位。

自律的乾隆

早晨的七点对于乾隆皇帝而言是一个一天之中的分割点,因为这个时间之后,乾隆就要真正开他一天的日程安排了。

七点一到,乾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翻牌子,以此来决定晚上侍寝的嫔妃(真是一刻都不耽误啊)。在如今的大多数人才睁眼的时间,乾隆就已经工作了4个小时了,这个时间段已经是现代人每天一半的上班时间了。

七点过后,乾隆会给自己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回养心殿养养目,再吃些点心,毕竟早膳用得太早了。修整环节结束之后,就是乾隆每天面对数量最多的一个环节了——批奏章。

在处理政事方面乾隆向来是十分的勤勉的。一来这源于他高度的责任感,毕竟相较于自己的爷爷和父亲,他即位之后已经是处于一切都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所以乾隆是不敢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丢失掉这份先祖辛苦打下来的平和的。

大家也知道,乾隆在位期间是清朝最为繁盛的几年,万国来贺,版图最为辽阔。

而且在古时候农业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清朝年间的国家总人口数更是罕见地上亿了,而乾隆年间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绝对是与他的勤政分不开的。

结合现代企业制度来说,一般身居高位的决策人都会有秘书、助理的。在古代来说,尤其是对于今天所举例的乾隆来说,在乾隆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时候,旁边应该是要有个助手的。

但是乾隆没有,他都是坚持自己批阅完成,并没有借鉴前朝那种秉笔太监的环节设置。

令人敬佩的毅力

乾隆皇帝一直都把自己的爷爷作为自己奋斗前进的榜样,所以他喜欢对自己的工作亲力亲为,对待自己的工作十分的负责。

一般从早上开始批奏章到中午之后,乾隆皇帝会再给自己设置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但这并不是午睡,乾隆皇帝是很少有午睡习惯的。因为在古人的思想观念看来,午睡是一种懒惰的表现。

他的休息多半就是到御花园去走一走,散散心,顺便也就缓解一下眼部疲劳和放松大脑。实在是觉得还是比较累的话,他也会让自己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这样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都得到调养。

而且乾隆皇帝中午也不用吃午饭,他一天一般只吃两顿饭,那分别就是早饭和晚饭了,中间如果出现肚子饿的情况,他就会让服侍的人备上些简单的茶点来充饥。

经过休息调整之后,乾隆皇帝就又会快速地投入到下午的奏章批阅中,对于一些大臣的简单上述,他一般都会批阅:朕知道了。对于一些事关要事的奏章,乾隆皇帝就要费上些脑筋和时间去仔细规划思考再做详尽回复。

潜心勤政的乾隆帝常常都会出现批奏章到深夜的情况,而此时脑力劳动了一整天的他多半是就会选择直接洗漱入睡。后宫嫔妃一般不会有太多被叫去侍寝的机会。

所以,从上述对于乾隆皇帝一整天的行程安排来看,当皇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想要当一个好皇帝,那就更是要耐得住寂寞,并且要有恒心,毕竟古代社会的生活也没有那么丰富,所以说如果皇帝要以拍短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一天的话,那主题肯定是无聊乏味了。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会抛却以往对于皇帝的误解,也就没有那么羡慕皇帝的生活了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之时,为什么惊得放下酒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变、靖难之变、九子夺嫡无一不深刻地诠释出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但是也不是所有帝王都是无情的,清代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亲密祖孙情,就构建出了清代宫廷史中的一段佳话。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八岁登基、平三藩、灭鳌拜,在多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文治武功、空前绝后。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千

  • 除李世民外,李渊还有个很能打的女儿,拥兵数万创立娘子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平阳昭公主是李渊的三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李世民的亲姐姐。关于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只知在她成年后,李渊将她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因为柴绍当时官居隋朝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所以婚后便带平阳昭公主在长安生活。李渊在起兵前曾秘密遣使将二人召回,平阳昭公主便与丈夫商议,让他回去跟随父亲起

  • 康熙铁了心庇护的巨贪噶礼,到底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康熙皇帝往往被塑造成英明神武的高大上形象,可真正历史上的康熙与此相差甚远,从他包庇巨贪恶吏噶礼一事即可窥见一斑!噶礼,满洲正红旗人,姓栋鄂氏,是清朝开国功臣何和哩四世孙,未经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历任吏部主事、郎中等职。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噶礼当时在左都御史于成龙麾下,

  • 40岁的杜甫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获唐玄宗赞赏并得以“参列选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是杜甫诞辰1310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在河南巩县的一个村庄,杜甫出生了。这一年,本是唐睿宗景云三年,但正月十九日改为太极元年,五月改为延和元年;八月,李隆基继位,改元先天。这争斗、纷乱的一年,似乎预示着杜甫不凡且波折的一生。「七龄思即壮 九龄书大字」杜甫对自己的家世一直津津乐道:自先君恕、预以降

  • 嘉庆皇帝,一生刀光剑影,在位25年,两次紫禁城“陷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最大的特点是:祖训“复读机”,而且“复读”的特执着。想干好,一直干不好。属于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无奈之下,除了整天唠叨,也只能照着祖宗处理事情的模板来处理他遇到的问题。有很多时候,嘉庆顾不上自己是否反复无常,一旦发现处理过的事情和祖宗处理得不一样,便马上更改。纵观其二十五年的执政生涯

  • 北周皇室丧失人心而杨坚的能力与影响力得到认可故能成功建立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换帝如换刀,盛极一时的北周皇室没用几年人心尽失太建九年(577年),一代雄主周武帝宇文邕吞并北齐,华夏北方再度统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短短三年之后,强盛一时的北周政权就人心涣散。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他的接班人——周宣帝宇文赟。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宇文邕平时对宇文赟管得特别严格,一犯错误就暴揍,可惜并

  • 康熙的亲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了一生的幸福,死后无奈葬入鳌拜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只不过,当时由于和吴三桂激战正酣的局面已经结束,清朝能够抽出太多的精力与沙俄进行纠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尼布楚条约算是一项平等且主动的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清王朝确保了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并且有机会联络蒙古各部,共同绞杀准噶尔汗国。康熙作为康乾盛世的奠基者与开创者,其中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正是因为

  •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为何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太平公主收殓了上官婉儿的尸骨,可是,2013年在咸阳发现的上官婉儿墓,里面却没有找到她的尸骨。一代才女,究竟做了什么,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呢?出生不久就被投入掖廷公元655年,王皇后被废,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当上皇后的武则天,权利变大了,权欲也跟着变大了,因为高宗李治体弱经常生病的缘故,经常是

  • 康熙口误念错一水果名字,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至今仍没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作为清朝时期的明君,执政期间亲征朔漠,和善蒙古,平定匈奴战乱;大力发展农业,完善土地制度,兴修水利;治吏亲民,恢复官吏考核制度,允许百姓觐见,下令不允许士兵阻止百姓靠近皇上,康熙的开明治国理念,一直被后人所称赞。但其实在康熙身上还发生过一件很少有人熟知的趣事,那就是康熙曾在品尝水果时,将水果的名

  • 不论后梁、后唐,都尽一切机会瓦解河北的社会自生组织|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同为割据时代,五代与东晋南朝有一个特别不同之处。东晋南朝特别重视社会共同体的力量,北府兵等就是明证,五代则特别仇视社会共同体的力量,无论后梁、后唐,都找一切机会摧毁河北的社会自生组织,而且手段也极其暴烈,这就是五代乱世集权胜于分权的原因。请输入标题 bcdef本文欢迎转载。李存勖专题:后梁VS后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