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热到什么程度?

古代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热到什么程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50 更新时间:2024/1/21 5:32:28

其实地球的温度是逐年升高的,如今全球的气温都在变暖,导致夏天普遍出现高温。殊不知古代的时候气温普遍没有这么高,所以对古人的生活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总有比较特殊的年份,夏天的时候炎热无比,令人非不舒服。

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最热的夏天,就是在乾隆八年,那个时候人们没有风扇空调,也没有随时可以买到的冰棍和雪糕,面对突如其来的炎热人们非常难受,炎热的气温给大家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让百姓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

乾隆八年的高温天气

大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时期,历代帝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皇位传到乾隆手中的时候国家安定、百姓富足,到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强大的国力也吸引了许多外邦来朝,通过进贡财物换来友好的邦交。

这样的盛世让百姓都明白遇到了好皇帝,风调雨顺地过了几年,谁也没想到会遇到灾难性的高温天气。乾隆八年,夏天原本并无异常,突然有一天气温骤然升高了不少,让人们酷热难耐。据记载当时最高的温度达到了44度,这是前所未有的高温啊!

这样的温度持续几天倒也能熬过去,只是大家没想到高温竟然持续不降低,一时间大家叫苦连天。乾隆作为皇家之人并不惧怕高温天气,因为宫中有专门存放冰块的地方,每天都会把冰块放在房间里降温;同时也有冰镇的食物来解暑。

富贵人家虽不如皇家奢侈,但是也能买冰降温,或者雇人扇风乘凉。只是,生活清贫的人家就很难捱了:他们穿不起轻薄透气的面料,只能穿着粗麻布衣,透气性差,所以感觉更加热;再加上吃不上冰、用不了冰,降温的办法实在有限,只能苦苦熬着。

高温造成的后果

这么热的天气,不只是百姓会感觉很不舒服,也会给大家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比如说有个村庄一直以来都饮用着一口千年古井的水,但是这口井一夜之间就干涸了,里边一滴水都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口千年古井里边的水从来都是源源不断的,这也给当地的百姓提供了不少便利,所以高温天气下大家纷纷取井水降温。然而某一天,有人打水的时候发现这口井的水位在缓慢地下降,村长觉得是天气太热,大家用水太多导致的。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人们去打水的时候发现:井已经干枯了!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天气太热,连井水都蒸发完了。更有迷信的人觉得龙王爷发怒了,所以不再保佑村民,将护了大家千年的古井之水都收走了。

这样的炎热就连田间地头的草木也都被晒死了,石头的温度高的就要融化了似的。人们走在路上没人敢穿底子薄的鞋子,因为会直接烫伤脚底,那些阳光下走路的人都感觉自己要被烫熟了。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因为身体的水分大量蒸发,有些熬不过去被热死了。

乾隆求雨

看着自己的子民每天生活在火热之中,不能正常劳作等,乾隆非常担心大家的生活状态,积极地做出了应对措施。为了鼓励大家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度过这段时光,百姓看到一国之君的行为非常感动,也都有了撑下去的力量。

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命令朝廷大臣给缺水的地方调运水,让大家不至于没水喝;然后亲自祭天求雨,这在古代是大家都很信奉的一个办法,大家把灾难的降临看成是神罚,于是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赎罪,祈求上苍发慈悲心,拯救万民。

乾隆穿着厚重的龙袍,不顾炎热的太阳登上了祈雨台,跪拜求雨,这让百姓们感动不已。大家也更加尊敬这个有担当、爱护百姓的皇帝。终于,一个月以后气温降低,并且下了很大的雨,百姓们都认为是皇帝的行为感动了上苍。

总结

大自然充满了变数,有时候出现的自然灾害让人们防不胜防,也对人类造成了很多不便。然而古时候人们科学水平不高,对自然界的灾害十分敬畏,就像乾隆年间出现的高温天气,造成了很多超乎想象的结果,而百姓却认为是老天在惩罚人类,真的是可悲可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后梁VS后唐中的胜负手:李存勖掌控河北|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梁与后唐的大战中,河北的走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后梁的集权措施导致河北藩镇改投后唐(此时国号尚是晋),继承德镇之后,魏博镇也投靠李存勖,李存勖兼有山西、河北之后,才真正具有撼动后梁的实力。请输入标题 bcdef本文欢迎转载。后梁试图肢解魏博除延请老师一事外,天祐十一至十二年(914—915)间

  • 康熙年间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比案件更惊心动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科举舞弊案频发,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有三起,分别为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其中,辛卯科场案因康熙皇帝包庇涉案满人官员,引发朝堂满汉之争,甚至连曹雪芹的祖父、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都被卷入此案,案件背后的博弈远比案件本身更加惊心动魄!辛卯科场案,也叫江南

  • 隋唐时期青瓷到白瓷的跨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巩义陶瓷业的范围普及整个洛河两岸、黄冶河到白冶河两岸、坞罗河到夹津口的罗水两岸、小关到米河镇的米河两岸。前言南北朝时期,巩县窑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有罐、碗、盆、高足盘等生活用器,总体来看胎体厚重,品类也相对单调。到了隋朝,瓷器生产出现了变化,即由青瓷向白瓷转变。这在白河窑

  •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与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咸丰父子与慈禧道光与咸丰父子俩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一对反差极大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光帝一生都以苛刻的节俭,身体力行地在挽救清帝国衰败的道路上努力着,然后清帝国就在他的努力之下,日渐衰败。而咸丰就比较放飞自我,基本上躺平,反正也挽回不了啥了,干脆直接在后宫沉迷女色,不问政事。而慈禧就是在

  • 公厨制度:唐王朝官员们的集体食堂,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出于统治者对官员的体恤首先,唐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公厨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为了体恤官员。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唐朝时期的参朝时间相当长,一般三品官员每月最少要有三次参拜,而朝会更是每日都需要参加,基本上从早上的五点就要上朝,一直延续到中午,然后如果政务没有处理完下午再继续议事,皇帝会亲自询问

  • 和珅中国第一大贪官,受贿方法众多,一法现在还有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贪污腐败一直都存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王朝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覆灭,在古代就有着很多的大贪官,但是最为出名的应该还是属于清朝的大贪官和珅,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热播,和珅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珅因为会拍马屁所以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就是因为有了乾隆的庇护,和珅才能够收敛钱财。可是在乾

  • 和珅9个老婆各有特点,但和珅离世后,她们的选择却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在父皇驾崩后只不过半个月,和珅就在大狱里被赐死了。虽然他只不过活了50岁(虚岁),却也很是值过了,毕竟他的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他的那些夫人。由于他的财富,已经比国库还要多,为此他的老婆也是达到了9个之多。先来看一下他的正妻冯霁雯,这位可是大有来头

  • 历史上的唐宣宗继位之后,为何能在晚唐时期开拓十三年中兴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晚唐历史中,唐宣宗李忱绝对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因为,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居然展现出了一些生机。这样的情况,在那段历史时期是极其少见的。以至于,唐宣宗成功获得了“小太宗”的桂冠。而史料也称唐宣宗为“李之英主”。可见,唐宣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而其在位十三年时间里的

  • 文史 | 出仕之前的左宗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光焰万丈的人物,政敌李鸿章称之为“破天荒相公”,晚辈梁启超誉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评价之高可谓登峰造极。尤其令人惊诧的是,这位军政奇才直到49岁才真正踏入仕途。这不免会勾起人们的好奇:49岁之前,左宗棠在干嘛?他在做上门女婿、塾师和幕僚,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行动、阅读和思考

  • 细说李隆基之15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史之乱这个问题上,李隆基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考证,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称皇帝开始,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结束,2000年的中国历史上有500多个皇帝。其中有昏庸暴虐最终亡国的,如秦二世;也有英明神武开创盛世的,如唐太宗。但是早期开创开元盛世这样的治世,后期发生安史之乱这样的乱世,这种“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