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灭亡史:满清最后一位将军

大清灭亡史:满清最后一位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01

是的,他便是大清的最后一位猛将:僧格林沁

1811年,在蒙古草原上,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男婴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的父亲看着这个到来的小生命满心欢喜,于是给他取名“僧格林沁”。僧格寓意狮子,而林沁则寓意珍宝,合起来便是狮子与珍宝。

名字虽然霸气,但作为在科尔沁草原上,毫不起眼的一个四等台吉家庭。想要真正拥有狮子的威望和无数的珍宝,难如登天。

明朝时,台吉是对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代的称呼,也是一种爵位。对应的汉文中的称谓,类似于“皇太子、皇太弟”。在中原之中,我们熟知的“皇太子”专属于一人,而“台吉”却属于黄金家族一群人。

其中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被称之为“黄台吉”。比如说清朝早期的皇太极,在记载中他原本的名字就叫“黄台吉”。也许是有人觉得“皇太极”这三个字比较霸气,所以后人都称他为“皇太极”,并一直延续下来。

清朝建国之后,“台吉”这原本属于蒙古的专属称谓,被彻底纳入到了满清系统之中。

1661,顺治帝将台吉升衔为一到四品的官员地位。

雍正时期,再度制定规定。将台吉分为四个等级,王汉或者亲王的儿子或者弟弟为一等台吉;郡王、贝勒的儿子或兄弟为二等台吉;更差一级的贝子的儿子及兄弟为三等台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的子孙为四等台吉。

僧格林沁便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以族谱计算的话,他已经即将被家族排除在“五服”之外。是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想要挑起家族的大梁,对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事实中,也正是如此,僧格林沁在幼年时,他的家庭穷困潦倒,他的父亲,虽然拥有着“台吉”的名头,却是靠着给他人放养为生,人送外号:“雅玛台吉”。因为贫困,僧格林沁读的书,可能连幼儿园都没法结业,每日的日常便是跟随父亲放养为生。

这样一种家庭,这样一种情况,僧格林沁的幼年,可以说看不到一点希望。

然而,命运总是琢磨不透的。很快,僧格林沁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应运而来。适时,科尔沁草原上的扎萨克多罗郡王,安排人找上了他。此人是他的族伯,因为无后,需要寻找族人来继承他的爵位。于是看上了虎头虎脑、仪表过人的僧格林沁。

就这样,僧格林沁被以养子的身份,过继到了扎萨克多罗郡王家里。身份开始变得显赫,而他的养母是道光皇帝的姐姐,双重光环的笼罩之下,他成为了真正的皇亲国戚。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老郡王去世,他顺利继承为郡王爵位,迎来了第二次人生的转折点。

世袭爵位之后,僧格林沁拥有了常人无法具备的权利,可以御前行走。走到了皇权中心圈子之内,想见道光帝,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因为其豪爽悍猛、刻苦勤俭的性格,深受道光帝的喜爱。给予他了非常多的赏赐,并让他同皇子们一同习武读书。

多年之后,道光帝看着这个外甥,是越看越喜爱。将一位格格许配给他。自此真正地成为了皇亲国戚。而他的外挂人生开始了第一次加速。

24岁掌管火器营事。

25岁被封镶白旗满洲都统。

30岁被封正黄旗满洲都统。

39岁被任命为顾命大臣。

随着,道光帝的离去,咸丰帝登基。大清帝国慢慢走到了加速动荡的时代。

1850年京郊密云县爆发匪患,僧格林沁参与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正面战斗。因为作战勇猛,并指挥得有模有样。受到了咸丰帝的奖赏,也塑造了他勇猛的形象。

1851年,随着洪秀全的一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彻底爆发。瞬时间从广西境内,席卷南方大半个中国。朝中前方的奏报漫天飞舞,广西沦陷、湖南沦陷、湖北沦陷。直到太平军杀到南京之后,席卷之势才稍稍放缓。但是不久之后,太平军北伐开始,兵峰直指北京。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一路过关斩将。破安徽,陷河南,兵临天津。咸丰帝看着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受到惊吓的咸丰帝,为了给僧格林沁打气,拿出了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赐予给他。让他点兵点将,前往御敌。

僧格林沁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光时刻。奉命前往迎战的僧格林沁,一战在天津败林凤祥,二战在连镇水淹太平军,生擒林凤祥。三战在山东擒获李开芳。

捷报传到京师后,咸丰帝大喜过望。连忙给他升职加薪,封为亲王,俸禄翻翻。经此一役,僧格林沁威名远播,获得了“僧王”的称谓,成为了清朝当时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然而满清的劫难,才刚刚开始。在太平军未平之时,外患接踵而来。1856年,也就是太平军爆发的第五年,英法联军借机发难,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命苦的咸丰帝,陷入到了两线作战之中,南方几乎失控。

1859年,英法联军兵峰到达天津大沽口附近。正在此处布防的僧格林沁,迎来了他人生之中第二次高光的时刻。

英法联军,一支由一艘巡洋舰和十三只炮艇的舰队,闯进大沽口。驻防清军在僧格林沁的率领下,力战数日。最终,英法联军在损失三艘战舰,死伤四百六十四人之后,退出战斗。同时,英海军司令何伯在此战中,也深受重伤。

这是满清自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僧格林沁在此战中,第一次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然而辉煌的时刻是短暂的,一年之后,僧格林沁走上了下坡路。

1860年,英法联军去而复返,兵峰再指天津。僧格林沁一战败北,退守通州,二战北京八里桥,以伤亡近万人的代价,再次失败,而法军仅伤亡64人。造就了世界上少有的战争耻辱。

自此,咸丰帝外逃承德,北京陷落。在一帮子主和派大臣的抨击下,僧格林沁成为了最大责任人。僧格林沁被夺取爵位,罢免官职。手下亲信部队更是被勒令解散。身上仅剩钦差大臣一个职务。短短一年间,僧格林沁从英雄变成了罪人。

同年,捻军在河南山东发动攻势,直接威胁京杭大运河及皇仓。咸丰帝无奈之下,再次用僧格林沁。12月,命僧格林沁节制五省军马,前往剿灭叛匪。

此时的僧格林沁已经五十多岁,面对失而复得的机会。立功心切的僧格林沁,期望一鼓作气平定捻军。参战后,为追击捻军,十几天不离马鞍,累到靠用布带拴住肩膀才能骑马的地步。

彪悍的作战风格,一时间将捻军打的节节败退。但是,面对僧格林沁,捻军在数次失败之后,改变了正面硬钢的策略。改用游走战术,通过诈败的方式,将清军割裂后,再集中力量围歼。

这种方式大大减弱了正面对抗的压力,但同时也激怒了僧格林沁。为此,僧格林沁以累死几百人的代价,完成了三个月内追敌四千多里的壮举。1863年,捻军首领张乐行被叛徒出卖,捻军最终以失败告终。

同年,四月捻军余部,在太平军的支持下,再次死灰复燃,转战皖北。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余部与捻军组成联军,捻军势力再一次壮大。

1865年4月,捻军统帅张宗禹败退,僧格林沁追敌心切,在追至荷泽高楼寨时遇伏,全军覆没,僧格林沁战死。

僧格林沁的死讯传至京城后,京师震惊。满清努力维持的军事格局被彻底打破,“南曾北僧”的平衡,自此成为过去式。

满清失去了最后一支能征善战,维护满人利益的武装力量和统帅。失去精神支柱的八旗军,自此成为了历史。

也代表着维护满清帝国统治的三架马车中,最重要的一架马车“枪杆子”,基本失去控制权。军权逐渐落入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人手中。

同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南方诸地也早已威信尽失。三架马车中的另一架马车“钱袋子”,也已经岌岌可危。满清中央政权进入急速的衰退期,汉人及地方势力崛起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僧格林沁之死,成为了满清末期,划时代的分水岭。虽然,满清王朝摆平了英法联军,摆平了太平天国。但慈禧也逐步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权。

无怪乎,慈禧会哀叹说: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国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国亡。的确,失去亲军的清满王朝,还能维系多久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热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地球的温度是逐年升高的,如今全球的气温都在变暖,导致夏天普遍出现高温。殊不知古代的时候气温普遍没有这么高,所以对古人的生活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总有比较特殊的年份,夏天的时候炎热无比,令人非常不舒服。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最热的夏天,就是在乾隆八年,那个时候人们没有风扇和空调,也没有随时可以买到的

  • 后梁VS后唐中的胜负手:李存勖掌控河北|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梁与后唐的大战中,河北的走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后梁的集权措施导致河北藩镇改投后唐(此时国号尚是晋),继承德镇之后,魏博镇也投靠李存勖,李存勖兼有山西、河北之后,才真正具有撼动后梁的实力。请输入标题 bcdef本文欢迎转载。后梁试图肢解魏博除延请老师一事外,天祐十一至十二年(914—915)间

  • 康熙年间辛卯科场案:案件背后的博弈比案件更惊心动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科举舞弊案频发,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有三起,分别为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其中,辛卯科场案因康熙皇帝包庇涉案满人官员,引发朝堂满汉之争,甚至连曹雪芹的祖父、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都被卷入此案,案件背后的博弈远比案件本身更加惊心动魄!辛卯科场案,也叫江南

  • 隋唐时期青瓷到白瓷的跨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巩义陶瓷业的范围普及整个洛河两岸、黄冶河到白冶河两岸、坞罗河到夹津口的罗水两岸、小关到米河镇的米河两岸。前言南北朝时期,巩县窑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有罐、碗、盆、高足盘等生活用器,总体来看胎体厚重,品类也相对单调。到了隋朝,瓷器生产出现了变化,即由青瓷向白瓷转变。这在白河窑

  •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与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咸丰父子与慈禧道光与咸丰父子俩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一对反差极大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光帝一生都以苛刻的节俭,身体力行地在挽救清帝国衰败的道路上努力着,然后清帝国就在他的努力之下,日渐衰败。而咸丰就比较放飞自我,基本上躺平,反正也挽回不了啥了,干脆直接在后宫沉迷女色,不问政事。而慈禧就是在

  • 公厨制度:唐王朝官员们的集体食堂,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出于统治者对官员的体恤首先,唐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公厨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为了体恤官员。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唐朝时期的参朝时间相当长,一般三品官员每月最少要有三次参拜,而朝会更是每日都需要参加,基本上从早上的五点就要上朝,一直延续到中午,然后如果政务没有处理完下午再继续议事,皇帝会亲自询问

  • 和珅中国第一大贪官,受贿方法众多,一法现在还有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贪污腐败一直都存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王朝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覆灭,在古代就有着很多的大贪官,但是最为出名的应该还是属于清朝的大贪官和珅,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热播,和珅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和珅因为会拍马屁所以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就是因为有了乾隆的庇护,和珅才能够收敛钱财。可是在乾

  • 和珅9个老婆各有特点,但和珅离世后,她们的选择却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在父皇驾崩后只不过半个月,和珅就在大狱里被赐死了。虽然他只不过活了50岁(虚岁),却也很是值过了,毕竟他的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他的那些夫人。由于他的财富,已经比国库还要多,为此他的老婆也是达到了9个之多。先来看一下他的正妻冯霁雯,这位可是大有来头

  • 历史上的唐宣宗继位之后,为何能在晚唐时期开拓十三年中兴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晚唐历史中,唐宣宗李忱绝对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因为,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居然展现出了一些生机。这样的情况,在那段历史时期是极其少见的。以至于,唐宣宗成功获得了“小太宗”的桂冠。而史料也称唐宣宗为“李之英主”。可见,唐宣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而其在位十三年时间里的

  • 文史 | 出仕之前的左宗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光焰万丈的人物,政敌李鸿章称之为“破天荒相公”,晚辈梁启超誉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评价之高可谓登峰造极。尤其令人惊诧的是,这位军政奇才直到49岁才真正踏入仕途。这不免会勾起人们的好奇:49岁之前,左宗棠在干嘛?他在做上门女婿、塾师和幕僚,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行动、阅读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