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清朝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此,这个朝代的许多知名者在逐渐兴起的照相机中留下了自己的容貌。李莲英便是如此。
他是慈禧身边最宠爱、得力的一个太监,按理说人们见到了长得漂亮的会心生愉悦,丑的东西会心生厌恶。但是这种常理在李莲英身上却是一个悖论。
照片里的李莲英,肿眼泡、厚嘴唇、颧骨高,还有一个长下巴的人,实在说不上好看。但为何长相丑陋的他能得到慈禧的宠爱呢?
李莲英有多受宠?
明朝以来,皇帝为了集中皇权,会将权力下放给身边的太监,让他们去替皇帝办事。因为太监无根,他们的一切权力和风光都要仰仗皇帝,因此皇帝不愁太监谋反。
比如明朝建立的特务组织东西厂等,都是由太监掌管的。太监们掌握了权力,渐渐形成了权倾朝野的形式。但是清朝入关后,太监又被打回了原型。
清朝统治者撤销了明朝建立的如东西厂的机构,太监就从掌管权力的官宦变成了只能伺候宫内主子的下人,因此太监在清朝是没有一点权力的。更别说和主子一样平起平坐的,但李莲英受到的宠爱远远超过了太监的身份地位。
据传,慈禧太后十分宠信李莲英,竟然允许李莲英和她一起并坐听戏。要知道主子坐着的时候,太监只能半弯着腰站着。再比如,如果宫里有专门做给慈禧吃的小点心,只要恰好有李莲英爱吃的,慈禧都会自己少吃或者专门留给李莲英。
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宠爱已经到了过分的程度。但这些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的一件事,直接印证了慈禧有多宠爱李莲英。
李莲英出宫缘由
清朝规定,太监只要入了宫是不能出宫的,否则有违祖训。李莲英对宫内的主子都小心谨慎,害怕行差踏错。但在一件事上,他却坚持要做,那就是出宫回家探亲。
有人会说,太监也会思念家中的亲人,也想在有生之年享受家里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但李莲英出宫更多的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他还有仇未报!
都知道李莲英出身穷苦人家,家里有四个兄弟,从小他为了维持家里生计补过鞋,贩卖过硝磺,还差点被抓进牢狱。后来没了办法才进了宫当了太监。
未进宫之前,他们一家人还有一分地,全家靠着种地过活。但他们同村的有一个姓王的财主,连他们一家人吃饭的地也给抢走了。李父气愤不已,便跑去衙门告状。
没想到,王财主和衙门早有勾结,不仅没有归还李家的地,还对着李父倒打一耙,他在堂上振振有词,说是他们家无理在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家的冤屈,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县令还是驳回了李父的诉求。
县令命人将李父打了一顿板子,又关进了牢狱中。李家只能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借钱将李父给赎了出来。
一家人见此地混不下去了,只能举家搬迁到京城去谋活路,没想到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家人是没有半点一技之长,也快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李莲英才挥刀自宫进了宫做太监去了。
没想到,李莲英靠着自己的眼力见和聪明的头脑真在宫里混出来一份天地,还得到了当时国家掌权人慈禧太后的宠信,好不风光!
在李莲英请求出宫的时候,慈禧不仅答应了,还给李莲英配备了御前侍卫保护他,并且赐了李莲英一面黄龙旗,让李莲英此次出宫畅通无阻。
大仇得报
就这样李莲英一行人来到了他的家乡,此处的县官听说宫里来了一个大人物,都前来拜见,此次前来拜见的还有当年的王财主。王财主在见到李莲英那一刻吓得发抖,他认出来这是以前李家的人。
王财主看到李莲英若有若无地看了他一眼,吓得急忙跪了下去。众人不解,为何王财主突然这么激动,只见王财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起了当年之事,他悔恨到:千不该万不该霸占了您家的地啊!只求您大人有大量,饶我一条命吧!
李莲英看到王财主,陈年旧事冲上脑海,他恨的王财主牙痒痒,但无奈当着众人的面,不好为难他。只见他走上前去,亲手将王财主扶了起来,并安慰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就让他过去吧,你不要放在心上。”
王财主这才松了一口气,感激涕零地对李莲英拜了又拜。众人纷纷称赞李莲英的宽宏大度。但在宫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大太监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王财主?
在临走前,李莲英询问王财主是否能让他将女儿带进宫,在宫里学规矩,好陪伴慈禧太后。王财主一听,自己有机会接近这天下最尊贵的人,忙答应了。
临走的时候李莲英带着王财主的女儿上路了,没想到刚到京城,他就把王财主的女儿卖进了青楼。之后他让人带信给王财主当地的县令,让他找个由头偷偷将王财主关进了大牢,不许给他饭吃。过了一段时间,王财主竟是被饿死了。
李莲英就这样默默在背后报了仇,没有惊动任何人,还传播了他宽宏大度的好名声。不得不说,李莲英手段之高明,也暴露出了人性之丑恶。
总结
据史料记载,慈禧对李莲英十分宠信,李莲英也没有半分张狂。他能成为慈禧身边的红人,不仅是因为他处事谨小慎微,更是因为他心思活络,对谁都没有摆架子。
对于一般的妃嫔、命妇,只要是惹了慈禧不高兴,李莲英总是能够替人美言遮盖,因此很多人都对他有好感。在慈禧死后,李莲英料理完了太后的后事,便向隆裕太后请求辞官。
两年后,李莲英去世,清廷还拨了1000两白银为他在北京恩济庄修建了一座豪华墓地。对于一个太监出身的人,这辈子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