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大内侍卫墓在安徽发现,考古队挖到一半,墓主后人带家谱赶来

清朝大内侍卫墓在安徽发现,考古队挖到一半,墓主后人带家谱赶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93 更新时间:2024/3/11 1:33:47

由于担心汉人出于华夷之辩来谋刺,大内侍卫都是由满人担任,直到中后期,不得不倚重汉人,才有汉人担任大内侍卫。

在清朝,这个职位是非常清贵的职务,说是护卫,但其实在皇宫之中没有多少事情,而且未来的重臣基本都出自于大内侍卫,索尼遏必隆都曾担任过大内侍卫。其实有点类似于汉朝的羽林郎,不过论起战绩,就远远比不上冠军侯霍去病带领着打下赫赫威名的羽林军了。

因此缘故,大内侍卫通常都是朝堂重臣,入葬的时候陵墓规制奢华。曾经在安徽的某个学校就有发掘过清朝的大内侍卫的陵墓,经过考证发现这位生前位居五品,还是个武举人。

古代的官职,五品已经可以参加朝议,算是不小的大员,可见大内侍卫的确是清贵之职。说起来,这个古墓挖掘一半的时候,墓主的后人就带着家谱赶了过来,希望能停止对祖先坟墓的勘探。经确认身份无错,但是当时各项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不可能轻易停止,于是商量之后就决定在发掘结束后,设立衣冠冢,供这些后人祭奠告慰。

扶摇觉得,修陵墓的目的本来就是供后人祭奠之用,奢不奢华其实不重要。对于逝者来说,陵墓如何华美,他们都是感受不到的。考古发掘对人类考证过去历史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现在我们能对中国过去的历史有如此清晰地了解,考古是功不可没的。

不论古今,对于生死很少有人能够看得开,庄子曾说“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自然天地中的万物变化莫测,谁又能知道自己的根源何在呢?

有诞生就意味着有消亡,无人能逃脱这百年之间的罗网,耗费心思让陵墓尽善尽美本已是多余之举,子孙后人看重陵墓过甚,尤其痴愚。

古人喜爱寻求名姓的不朽,比起自己终将朽烂的皮囊,他们期望自己的思想或功绩能够成为青史上的一页书卷,好比北宋的种师道,儿孙都战死于沙场,而他则呕尽心血挽狂澜,虽然离世后靖康之变还是发生,纵然子孙血脉已经断绝,但是后世百千年,读罢宋史,始终绕不开这彪炳千秋的伟男儿。

陵墓再遮奢,始终不是值得夸耀之物,汉武帝的茂陵几番遭遇盗掘,但是谁又能忘记正是他洗刷了汉朝百年的屈辱,远逐匈奴于漠北。朱元璋的孝陵之所以名声赫赫,不是因为奢华,而是因为朱元璋埋葬其中。

后人看重先人祭祀之所无妨,但是有个祭奠之处即可,何必太过执着于坟茔本身。扶摇觉得考古队陵墓进行保护性的发掘无可厚非。

你如何看待考古发掘陵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征高句丽:隋炀帝穷兵黩武,隋军伤亡过半,民怨四起全国皆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如此浩大的三项工程都属于空前绝后的大事业,但就在他宣誓大隋王朝赫赫君权,立下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将老百姓们折腾得够呛。在此之后,出于长远的政治眼光,隋炀帝便率领着大批军队,浩浩荡荡北上突厥,巡视塞北草原,西行半年之久,远涉青海与河西走廊,一方面炫耀国力,一方面极大地扩张了大隋领土。不得不承认,隋

  • 民国奇女子余美颜,18岁嫁给富商之子,28岁那年却含泪跳海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她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天下之大,何处才有我容身之处,恐怕只有大海才能洗刷我身上污浊。突然她纵身一跃,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就这样,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她是谁?究竟经历了什么,让她走投无路,跳海自尽呢?她叫余美颜,于1900年出生在广东台山县的富商家庭,从小衣食无忧,母亲也出身名门,饱读诗书。父母

  • 乾隆的纯妃陵墓被打开,揭开了乾隆一直想要隐瞒的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后宫中的妃嫔们一直是影视剧中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而乾隆本人除了好色多情外,他的奢侈更与我们唾弃的败家娘们慈禧不相上下。从著名的孙令英盗墓事件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清东陵共埋了五位皇帝,但孙令英最开始的目标就是乾隆。可见乾隆皇帝有多招摇啊,修建就花了整整九年,康熙雍正都无法与之相比,。哪怕现在走进乾隆

  • 山东出土99座墓碑,学者看碑文后感叹:李世民的确比隋炀帝强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高句丽,原本只是汉朝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王莽时期,高句丽独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隋朝时,已经成长为东北亚地区的强国,疆域横跨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人口多达数百万。隋朝统一全国后,高句丽便成为隋朝君臣的下一个目标。毕竟,高句丽的疆域基本包含了以前汉朝的辽东以及四郡之地。隋朝出征高句丽,其实也是

  • 努尔哈赤一直带着自己亲弟弟舒尔哈齐,为何最终又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齐要求建州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与那些手握兵权的兄弟和重臣发生了矛盾。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儿子褚英、代善……一个一个走上前台,充当了一场又一场家庭悲剧和政治阴谋的主角。同根生的难兄难弟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对手,是他的胞弟舒尔哈齐。舒尔哈齐比努尔哈赤小四岁,已母亲死后,两人感情更加亲密

  • 乾隆最爱而不得的妃子,二婚入宫牌子被翻烂,香妃为何如此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甚至牌子都被乾隆翻掉漆,死后乾隆更是为她罢朝三天,她便是影视剧中最为神秘的香妃。那么历史中真实的香妃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她身上又有什么异于常人的点,让乾隆如此宠爱呢?首先关于香妃的故事有着很多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因新疆的香妃长得太美身上又有异香,所以就被好色的乾隆抢回来当了妃子,但香妃在当妃子

  • 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和他五个儿子,为何仍敢娶弟媳杨氏?不怕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上演了一幕兄弟相残的血腥戏码。虽然建成、元吉已死,但是李世民却并没有封刀的打算,他派兵杀入了东宫和齐王府。李建成和李元吉分别有5个儿子,而李世民残忍地将10个侄子全部诛杀。在封建社会,斩草除根是常规操作,李世民自然也不能免

  • 清朝皇帝让大臣写100副对联,大臣只写一副,却被破格提拔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百官对皇帝的旨意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只要皇帝下达旨意,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们千方百计也要完成。在康熙在位时,有一位大臣就敢违背皇帝的旨意,但是最后却被荣升为宰相,这位大臣究竟是何人?他又是因何事被皇帝提拔为宰相呢?“康熙爱臣”——李光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是福建泉州安溪县人,他不仅是清

  • 满清军队被派去外国执行任务,本来幻想着回国领赏,结果大清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网络上前段日子很流行的“大清亡了”这句话,其意思是形容为时已晚的样子,但是在当时大清亡了这句话可是害了不少人,就例如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廷,他刚刚阉割完成,就听到了大清亡了这句令他一辈子都崩溃的话,同样和他有着一样悲催命运的还有当时满清的一支外派小分队。1912年2月12日,满清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

  • 高三一轮|第6课 三国至隋唐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