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薛仁贵

唐朝薛仁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3/11 1:36:42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 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贞观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 654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

显庆三年(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级。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土,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 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于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乘胜攻占高丽南苏、木底、苍岩二城,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两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这时,唐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渐趋强盛,击灭了羌族建立的吐谷浑,又侵略唐西域地区。为此,唐高宗调任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薛仁贵奉命西行,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将趋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吾人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至此,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败。但吐善并不穷逼,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与唐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不久,高丽地区相率叛唐。唐高宗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而还。

薛仁贵晚年,吐蕃势力向北发展,阻断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治今甘肃敦煌),同时,突厥也不断侵扰唐北境。这时,唐高宗念及薛仁贵功劳而召见他,之后,任用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兼代州都督,率军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击突厥。突厥闻薛仁贵复起为将,都非常害怕,不敢当其锋,一时奔散。薛仁贵乘势进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人,及牛马羊三万余头。

薛仁贵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薛仁贵为唐朝名将,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建立了赫赫战功,从而为唐前期的强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他在战争中有时治军不严,纵兵掳掠,收受赂贿,又往往斩杀过多,失之残酷。薛仁贵还忠于职守,从他任安东都护时的情况看,也有一定的理政才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的人生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白居易的人生转折点,是在公元815年。那一年,他44岁。此时平定淮西吴元济的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宰相武元衡却突然在上朝途中为人刺杀——后来证实,指使者为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这个史上罕见的恶性案件震惊了整个长安城,但由于刺客极为嚣张地给京兆府各衙门寄去了威胁信,上面写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八个大字,

  •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提出了建都的最佳城市,暴露其野心,不是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的香山县,也就是现在的广东省中山市,小时候的孙中山就把国家的发展放在心上,1904年,孙先生就知国家不可不革命,否则永无光明的那一天,于是孙先生创立了兴中会,寓意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因为投身于革命,立志救中国于水火,救人民与深渊。时常要改变自己名字,用过例如陈文、帝朱、公武、山月

  • 武则天晚年政治气氛逐步宽松,其去世后围绕埋葬问题也发生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晚年返回长安1、武则天晚年的宽松政治氛围武则天放弃了以前推行的严酷政治,改为比较和缓的政策,使得政治局面变得宽松起来了。这种变化在久视元年(700年)以后最为明显,除了她个人隐私外,其他问题都允许公开讨论,言路的开放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程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邑(今河北武邑)人苏安恒的上书事

  • 紫禁城中未了情,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不得不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这还得从后金霸主努尔哈赤的死说起,努尔哈赤一死,几个儿子便为了汗位打成一锅粥,最后34岁的八子皇太极登上汗位,而在此次斗争中失去母亲的14岁的十四子多尔衮从此便跟了他哥皇太极南征北战。也就是皇太极得到汗位的第二年,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的13岁布木布泰也就是以后有名的孝庄皇太后跟了皇太极。在未来的

  • 此人覆灭大唐王朝,具备曹操的谋略、董卓的手段,最终却被马夫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末,宋州砀山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午沟里刘崇的宅院里,一个少年偷偷地背着口大锅,正要出门,被刘崇的二哥拦住了去路。原来少年是个偷锅贼,现在人脏并获,免不了皮肉受苦。这时刘母出现了,她说此少年是赤蛇郎君,要大家好好待他。众人见状,十分厌恶地瞪了少年一眼,悻悻而去。偷锅贼名叫朱温,出生于852年12月9

  •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初遭谋反,帝位未稳的他怎样平定杨谅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美姿仪,少聪慧,隋朝第二位皇帝。开皇元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开皇二十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正式即位。】 隋炀帝大名叫杨广(别名:杨英),小名叫阿麽,出生于公元569年。【注:“

  • 民国初期赵夫人墓挖出一石碑,坐实唐朝皇室丑闻:李世民开的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民国初期,陕西省西安市,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通过对古墓中文物以及相关史料的分析,历史专家判断,这是唐朝赵夫人的墓。赵夫人的墓出土

  • 袁世凯为什么不到60就死了?你瞧瞧他吃的这些玩意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据资料显示,袁世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非常的良好,他一天会多次进食,比如天色刚亮的时候他会吃非常丰盛的食物,都是一些肉类食品,当然再者就是熬得鸡汤了,这些都是大补,而到了天色大亮之后,也就是现在的七八点吧,这个时候袁世凯吃的就比较清淡了,一般都是粥或者是包子之类的五谷杂粮。而到了中午的时候,袁世

  • 少数民族南侵还有这好处?从东汉至唐代,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奔涌恣肆的黄河作为中国境内第二大河,黄河泛滥的频率及其对社会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长江,自古以来,人们便一直在探究黄河泛滥的因素,以及如何防治黄河的泛滥。中学历史教科书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即东汉时期的黄河再一次出现大范围与高强度泛滥,多亏王景治水,才使黄河安稳数百年。王景治水的确对治理黄河起到很大作用,

  • 永载史册的斗殴——康熙当着满汉大臣殴打大学士马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愤怒的康熙决定要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从康熙二十九年开始,他两就逐步地貌合神离。父亲嫌弃儿子没能力没担当,儿子则眼巴巴的看着父亲屁股底下的宝座。祸不单行的是,十八阿哥胤衸又病死。伤心之余,康熙几乎是趴在地上发布上谕:回京后废黜胤礽!烦心事一件一件接踵而至......大阿哥胤褆看胤礽被废。自古讲究立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