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现实生活中,清朝皇室到底说满语还是汉语?溥仪尴尬一笑:都不说

现实生活中,清朝皇室到底说满语还是汉语?溥仪尴尬一笑:都不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4/3/11 1:36:46

这个问题,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其实回答过。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出狱过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在中科院植物园工作了几年后,溥仪又被调到了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负责研究清朝的历史。

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头脑里的记忆就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当时便有人问了溥仪这个问题:清朝皇室到底说满语还是汉语?溥仪听后却尴尬一笑的答道:都不说。

溥仪是在1908年12月2日这天在太和殿登基的,但是仅仅做了三年的皇帝就被迫退位了,当时的溥仪根本啥也不懂,而且退位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隆裕太后称制时,曾和袁世凯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因此溥仪能够继续生活在宫里。

后来隆裕太后还给溥仪请了几位老师教溥仪读书,负责教溥仪汉语的有坊、陈宝琛、陆润庠、朱益藩和梁鼎芬等几位名师,负责教满语的为伊克坦。从中便能看出,清室对于溥仪学习汉语的看重程度要远远高于满语。

实际上虽然有人教溥仪满语,但溥仪却压根不会满语。这一点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有提到过,溥仪说:“在我的学业之中,学得最糟糕的就是满文,我只会几个最基础的单词”。

实际上不止溥仪,慈禧太后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慈禧也是满族人,但慈禧压根不会满文,甚至连看都看不懂,他要求满洲官员在上奏书的时候,一点要用满汉双语,为的就是省去自己找翻译了。

而如果我们再往上追索会发现,清朝的皇子们除了满语和汉语之外还要学蒙文,《清代皇子的教养和分封》记载,皇子们每天凌晨4点到5点起床,在洗漱完毕后就去上课,先是学满语然后是汉语最后是蒙语。

为什么要学习三门语言呢?因为清朝时期国土面积很大,这三门语言便于和不同人进行交流。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人渐渐习惯了汉语,也就减少了满语和蒙语的学习。以汉语为自己的主要语言。只有在举行重大仪式的时候,才会用满文来体现“身份”。

所以溥仪答“都不说”,其实就是都说或者是不光使用那一种语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满清入关后,虽然看似是征服了汉人,但其实是被汉人同化。从溥仪身上就能体现出这一点,溥仪说话的口音有很强的“北京腔”,辨识度非高,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汉人”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 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

  • 白居易的人生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白居易的人生转折点,是在公元815年。那一年,他44岁。此时平定淮西吴元济的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宰相武元衡却突然在上朝途中为人刺杀——后来证实,指使者为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这个史上罕见的恶性案件震惊了整个长安城,但由于刺客极为嚣张地给京兆府各衙门寄去了威胁信,上面写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八个大字,

  •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提出了建都的最佳城市,暴露其野心,不是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的香山县,也就是现在的广东省中山市,小时候的孙中山就把国家的发展放在心上,1904年,孙先生就知国家不可不革命,否则永无光明的那一天,于是孙先生创立了兴中会,寓意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因为投身于革命,立志救中国于水火,救人民与深渊。时常要改变自己名字,用过例如陈文、帝朱、公武、山月

  • 武则天晚年政治气氛逐步宽松,其去世后围绕埋葬问题也发生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晚年返回长安1、武则天晚年的宽松政治氛围武则天放弃了以前推行的严酷政治,改为比较和缓的政策,使得政治局面变得宽松起来了。这种变化在久视元年(700年)以后最为明显,除了她个人隐私外,其他问题都允许公开讨论,言路的开放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程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邑(今河北武邑)人苏安恒的上书事

  • 紫禁城中未了情,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不得不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这还得从后金霸主努尔哈赤的死说起,努尔哈赤一死,几个儿子便为了汗位打成一锅粥,最后34岁的八子皇太极登上汗位,而在此次斗争中失去母亲的14岁的十四子多尔衮从此便跟了他哥皇太极南征北战。也就是皇太极得到汗位的第二年,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的13岁布木布泰也就是以后有名的孝庄皇太后跟了皇太极。在未来的

  • 此人覆灭大唐王朝,具备曹操的谋略、董卓的手段,最终却被马夫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末,宋州砀山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午沟里刘崇的宅院里,一个少年偷偷地背着口大锅,正要出门,被刘崇的二哥拦住了去路。原来少年是个偷锅贼,现在人脏并获,免不了皮肉受苦。这时刘母出现了,她说此少年是赤蛇郎君,要大家好好待他。众人见状,十分厌恶地瞪了少年一眼,悻悻而去。偷锅贼名叫朱温,出生于852年12月9

  •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初遭谋反,帝位未稳的他怎样平定杨谅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美姿仪,少聪慧,隋朝第二位皇帝。开皇元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开皇二十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正式即位。】 隋炀帝大名叫杨广(别名:杨英),小名叫阿麽,出生于公元569年。【注:“

  • 民国初期赵夫人墓挖出一石碑,坐实唐朝皇室丑闻:李世民开的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民国初期,陕西省西安市,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通过对古墓中文物以及相关史料的分析,历史专家判断,这是唐朝赵夫人的墓。赵夫人的墓出土

  • 袁世凯为什么不到60就死了?你瞧瞧他吃的这些玩意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据资料显示,袁世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非常的良好,他一天会多次进食,比如天色刚亮的时候他会吃非常丰盛的食物,都是一些肉类食品,当然再者就是熬得鸡汤了,这些都是大补,而到了天色大亮之后,也就是现在的七八点吧,这个时候袁世凯吃的就比较清淡了,一般都是粥或者是包子之类的五谷杂粮。而到了中午的时候,袁世

  • 少数民族南侵还有这好处?从东汉至唐代,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奔涌恣肆的黄河作为中国境内第二大河,黄河泛滥的频率及其对社会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长江,自古以来,人们便一直在探究黄河泛滥的因素,以及如何防治黄河的泛滥。中学历史教科书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即东汉时期的黄河再一次出现大范围与高强度泛滥,多亏王景治水,才使黄河安稳数百年。王景治水的确对治理黄河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