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的八个儿子有五个被武则天害死,但李弘之死史学界尚有争议

李治的八个儿子有五个被武则天害死,但李弘之死史学界尚有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4/3/16 9:54:22

李治的八个儿子中,武则天生了其中四个,分别是:五子李弘、六子李贤、七子李显、八子李旦。萧淑妃生了一个,四子李素节。其他三个儿子都是宫人所生,也就是宫女的儿子。他们分别是:宫人刘氏所生的长子李忠,宫人郑氏所生的次子李孝,宫人杨氏所生的三子李上金。

宫人生的这三个娃虽然年长,可惜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萧淑妃生的儿子,其实地位已经算比较高了,因此唐高宗李治给好好起了个名字,叫李素节。他的大名叫李廉,估摸着李治对他还是有点期许的,毕竟是妃子里的第一个儿子。

李忠是昔日太子,最终被武则天给搞死了

李忠虽然是皇长子,可惜唐朝嫡庶之分非常严重,因此李忠毫无地位可言。但是李忠运气不错,因为唐高宗当时的王皇后没有儿子!

原本王皇后还不认命,非要自己生。可是伴随着萧淑妃夜夜受宠,王皇后压根就没机会受孕。因此王皇后便联合了长孙无忌,将李忠过继到自己名下,并且立为了太子。

李忠一眨眼就这么翻身了。按道理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可惜王皇后哪里是武则天的对手?武则天入宫以后,先后除掉了萧淑妃和王皇后,自己则坐稳了皇后之位。

王皇后

李忠的嫡母王皇后都下台了,他还能有啥好下场吗?所以说李忠没多久就被废掉了,武则天的儿子李弘就这么被立为了太子。

没了太子之位,李忠被任命为房州刺史,封梁王。按道理日子也能凑合着过,至少比老百姓强得多吧?

可惜武则天并没有打算放过李忠,由于李忠内心忐忑,所以做了一系列奇葩的事情,关键还被唐高宗知道了,因此李忠就这么被囚禁在了黔州。

先是房州,后是黔州,这可都是唐朝贵族著名的流放地。这还不够,武则天为了稳妥起见,索性让人诬陷李忠有叛逆之心,最终唐高宗李治将22岁的李忠给赐死了。

李孝死得早,运气好

李孝是次子,又是宫人庶出,自然没有任何机会参与夺嫡。相对来说小命就稳妥得多。可惜他还没活得过自己的老爹,在唐高宗活着的时候就早逝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李孝没有遭到武则天的迫害,算是因祸得福了。

李上金和李素节都被武则天给搞死了

李上金对武则天的威胁就更小了,他是庶出的第三子,没什么地位可言。不过由于唐高宗儿子不多,所以李上金还是得到了杞王的封号。

武曌

由于他和弟弟李素节两个人都比较守规矩,所以武则天一直找不到他们的麻烦。因此武则天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李上金的爵位和官职给剥夺了。

武则天不弄死李上金她心里不安生。没了权力和地位,他就没办法犯事了,也就找不到借口杀他了。于是武则天又加封李上金为沔州刺史。等到李治驾崩了以后,武则天正式掌权了,可谓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所以武则天便让手下人诬告李上金和李素节谋反,从而这两位都被武则天给逼着自尽了。武则天不喜欢李上金的母亲杨氏,这是真的。但是杨氏还不足以跟武则天叫板,真正跟武则天较量的,是李素节的母亲萧淑妃。

早年王皇后支持武则天入宫,就是希望借助她的手,打压萧淑妃,结果失策把自己给打没了。武则天进宫以后,萧淑妃立刻也就失宠了。

武则天可没打算放过萧淑妃,她不仅让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贬为庶人,而且还学习汉朝吕雉的手法,将她们俩做成了人彘。

武则天狠起来,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武则天有4个儿子,这可都是亲生的。尤其是长子李弘一表人才,可惜英年早逝。于是乎在《新唐书》和《唐会要》中,给出了李弘去世的一个重磅原因,那就是武则天!

李治

当初李弘深得唐高宗喜爱,而且唐高宗身体不太好,所以打算提前把大位禅让给李弘。结果问题来了,第一,当时的武则天可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帮着唐高宗做了不少事。现在如果李弘提前登基,那她可就失去继续染指政治的理由了。第二,李弘曾经为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求情,得罪了武则天。第三,李弘在选择太子妃的时候,武则天给他找的杨氏,却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侮辱了,这事儿使得李弘与武则天的娘家人产生了严重矛盾。

所以武则天最终选择鸩杀了自己的长子李弘。当然了,这是史学界的一家之言,未必就有确凿证据。

不过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的的确确是被武则天给宰了的。李弘死后,唐高宗便将李贤立为太子。这孩子聪明且有主见,一看就不是傀儡的样子。久而久之就跟武则天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为此武则天便给李贤安插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让唐高宗李治将李贤给废了,贬为庶人。李贤被废了以后,武则天并没有放过他,而是派人将其逼杀。

武则天到底还是给唐高宗留了两个儿子

至于武则天的另外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倒是躲过了武则天的魔爪。李治驾崩以后,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继位,一直是武则天掌权。

结果李显不听话,所以武则天就把他给废了,改立四儿子李旦做皇帝。期间李显多次想要自杀,都是老婆韦氏救了他。李旦很识趣,看老妈对权力有这么大兴趣,果断把大位禅让给了老妈来坐。从此改朝换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回纥与突厥为世仇,唐朝击败突厥后扶持建立回纥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回纥汗国的建立与唐朝的扶持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回纥最终没有成为那个“吃水忘了挖井人”的主要原因。但是回纥也不单纯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角色,特别是在助唐朝灭亡东突厥的战争中发挥了不替代的作用。东突厥灭亡后,回纥承担起了为唐朝守护边境的责任、全力围剿后突厥残余。因此,对于这个忠心耿耿的藩属,唐朝自然要

  • 清朝外交部很忙:77年签订709个不平等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南京条约从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在1842~1919年间共迫使中国签定了709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英国163个,日本153个,沙俄104个,法国73个,德国47个,美国41个,比利时26个,葡萄牙13个,意大利7个,荷兰5个,奥匈帝国5个,西班牙4个,其他国家

  • 大隋二世而亡的悲哀:为废掉太子杨勇,隋文帝竟使用栽赃陷害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高颎被清除出朝廷之后,他一直力挺的皇太子杨勇就惨了,因为此时的朝廷里面,再也没有可以保护他的政治力量了。在此之后,代替高颎第一宰相之位的人,无疑就是和隋文帝夫妇一样,力挺晋王杨广的大臣杨素。由此,废长立幼也就势在必行了! 杨广收买太子宫属官,命其诬告太子谋反 关键节点,晋王杨广事先收买的一个小人物姬

  • 清朝土崩瓦解后,权势显赫的封疆大吏们,命运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驻防将军和提督是武职高官。清朝在各省险要之地派驻八旗兵,设将军、都统等官,统率所属旗兵。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其官阶为正一品,后改为从一品。提督,通常为各省绿营最高武官,统辖一省的陆路或水路官兵。官阶为从一品。总督和巡抚是文职高官,合称为“督抚”。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的政务、军事及经济等事务。清朝

  •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临终之前含泪说出皇室丑闻,川岛芳子是她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12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后,皇族除了爱新觉罗溥仪一脉之外,都纷纷被赶出了紫禁城,为了生活下去,很多爱新觉罗的后代都改了姓氏,其中大多都为金。于是,二十一世纪之后,就有很多自称爱新觉罗的后代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自然,一群群的格格们都说自己是皇族,肯定遭到人们的质疑。但是,有那么一位清朝格

  • 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该承担多少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得大唐的国力达到巅峰,后期却开始沉迷享受,又因为流恋后宫,宠信亲近后妃的佞臣,先是有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后有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徇私误国的杨国忠。而且唐玄宗本人甚至试图通过掌控安禄山和杨国忠来平衡政治势力,然而这两个人的权力之争,最终却成为了安史之乱最直接的导火索。

  •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用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起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都是文人治国,提倡的都是文治方面的功绩,武力不被世人推崇,因此武人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有些人宁可花费数十年去考科举,也不会选择当粗鄙的武人,因为文官的地位高,升官的机会也很大。武将就不一定了,除非有了莫大的战功,否则很难出头,而这都是封建思想的陋习。清朝之所以重视武举,完全是因为其民族背景的关系

  •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篇目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编 甘肃金石录晋魏南北朝篇卷032 晋魏南北朝甘肃陇西金石卷56 陇西魏率善羌佰长印56 陇西后秦姚苌刀铭56 陇西晋昌太守张隽碑56 陇西狄道人李蕤墓志铭56 陇西狄道人魏故怀令李超墓志铭57 陇西狄道人李挺墓志铭57 陇西狄道人魏故龙骧将军洛州李遵墓志57 陇西狄道人李艳华墓志铭58 陇西王

  • 清朝亡了111年,至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东陵从顺治年间开始修建,直到光绪年间才算是修缮完成,为了修建清东陵,清政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是掏光了整个国库的库存来修建。清东陵在刚刚开始修建时规划的有两千五百平方公里,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加上一些人清东陵的破坏,导致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清东陵仅仅只有八十平方公里。在清东陵修建完善之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奢侈“短暂”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4岁时,她被选为皇帝的儿子李琩的妻子,婚后两人过得非常的幸福,立她为寿王妃,四年后,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贵妃,皇帝对她的去世深感悲痛,唐玄宗被杨玉环吸引,但是杨玉环已经和他的儿子结婚了,所以皇帝担心会在朝廷受到批评,为了能娶到杨玉环,李隆基想起了李治和武则天故事,因此杨玉环被送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