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举行木兰秋狝,死因成迷,遗诏悬案导致清朝四天无皇帝

嘉庆举行木兰秋狝,死因成迷,遗诏悬案导致清朝四天无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16 更新时间:2024/1/11 7:33:51

嘉庆皇帝此行的目的是举行一次木兰秋狝就是秋天到围场去打猎,一路上天气炎热一行人走走停停,走了七天才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一到避暑山庄,嘉庆皇帝就住进了烟波至爽殿。

这座大殿是清朝皇帝在承德时的寝宫,大殿的正中是明间,中间设宝座,是皇帝接受后妃的们朝拜的地方,东次间是皇帝与后妃们闲坐谈话的地方,西次间是佛堂,是皇帝晨昏礼佛的地方,最西面的西稍间就是皇帝的寝宫了,俗称西暖阁。

这里采用了满族传统的南北炕,南坑省有紫檀炕案,是皇帝看书批阅奏章的地方,北炕设有落帐,是皇帝睡觉的地方。嘉庆来到烟波致爽殿时,庭院里绿草如茵,虽是深宫禁苑,却充满了清新幽静的园林情趣。

然而想不到这一幕成了嘉庆看到的最后一道风景,就在嘉庆住进来的第二天上午,军机大臣前来觐见,他拿过嘉庆批阅的奏折,一看上面的字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再看皇帝,神情恍惚,知道嘉庆肯定是生病了,于是马上双膝跪地说皇上必须马上休息了,不能再工作了。

而此时的嘉庆也突然感到头脑发胀呼吸,说话都困难,这可急坏了身边的皇子和大臣,

他们慌忙召集御医来给嘉庆皇帝看病,御医们推断嘉庆皇帝极有可能是中暑了,便给嘉庆开了些药,服药后嘉庆皇帝略有好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到了晚上,几个大小太监留在寝宫里伺候着,忽然间天空中电闪雷鸣,一时间雷电交加,

气氛阴森恐怖,就在此时,一直躺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床上的嘉庆皇帝突然口鼻乱动,

几次想抬起手臂,挣扎着要做起来,似乎想要开口说话,可是他呼吸急促,根本无法开口。小太监们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急忙去喊太医,有的去找皇子和大臣,不多时,二皇子旻宁明来到西暖阁。此时嘉庆皇帝已经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旻宁连声呼喊他,他似乎也没了知觉,忽然一道强光划过,随后一个炸雷在烟波致爽殿上轰然响起,人们惊魂未定之际,发现嘉靖皇帝已经厌气了,终年六十一岁。

避暑山庄里顿时乱作一团,二皇子旻宁立即下令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一切都发生太突然,电闪雷鸣之后,皇帝就咽气了,山庄里的太监宫女私底下都纷纷称奇。几个老太监偷偷地议论,一个人说,从来没听说过老天打雷劈死皇帝的,难道是烟波至爽殿不吉利,另一个老太监,否定了他的说法,这大殿是先帝建的,康熙也在这儿住过十二年,乾隆爷在这儿住过五十二年,这是龙乾福帝,你敢说皇帝是被雷劈死的,就不怕遭报应吗?几个太监马上停了嘴,不敢议论了。

原来这烟波致爽殿,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因康熙皇帝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因此命名烟波致爽殿。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远处湖面水雾蒸腾,随风会传来阵阵荷香,使人感到清爽舒畅,此前每年夏秋之际,康熙、乾隆皇帝都来这里避暑。

康熙在这里住过十二个夏天和秋天,乾隆皇帝则在这里住过五十二个夏秋,可见先帝们都喜欢住在烟波致爽殿,然而嘉庆死得太突然,又在电闪雷鸣中死去,民间一直有传言。认为嘉庆是被雷劈死的。

那么确实如此吗?专家研究过避暑山庄的结构和地形,认为嘉庆帝当时的秦宫在烟波致爽殿内最西边的一间全是厚砖结构,烟波致爽殿又不是高层建筑,不可能引起雷机,况且当时宫中一片混乱,皇子皇孙和众大臣们都在皇帝寝宫外面又有太监侍卫和宫女频繁走动,即使有雷击也不可能,只击中嘉庆帝一人。

由此可见,嘉庆帝在避暑山庄被雷击死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嘉庆皇帝突然死亡,这是大清朝第一位死在塞外的皇帝,他身后留下的除了离奇的死因,还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江山的接班人选国不可一日无君。

嘉庆一死,谁来继承皇位呢?于是随行的大臣们立即寻找嘉庆皇帝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匣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嘉庆死后身边的大臣马上开始寻找谲匣,原来早在清雍正皇帝时就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皇帝把写有皇内继承人的密折一式两份,一份放在随身携带的谲匣里,一份放在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

嘉庆二年,乾清宫毁于火灾,原有扁联均化为灰烬,因此乾清宫里的谲匣很可能不在了。

那么嘉庆身边随身携带的谲匣就成为确定皇位继承人唯一的线索,可是一时间怎么也找不到谲匣,于是便赶紧派人赶回紫禁城,向孝和瑞皇后报信,如果等回紫禁城找到船内遗诏也要四五天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大清国可就没有皇帝了。

考虑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内务府大臣禧恩,提议让二皇子旻宁继位,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军机大臣托津的反对。

他说,历朝历代皇位的传承是由皇帝立下遗诏,确立继承人,二皇子旻宁不是皇太子,不是皇后亲生的,直接让旻宁继位,恐怕有违祖训。此后的几天里,避暑山庄乱作一团,人们在议论嘉庆皇帝之死的同时,也在为皇位继承人之事,争论不休,宫女太监们把嘉庆皇帝随身携带的箱子全部打开,逐一检查希望能找到装有传位遗诏的谲匣。

四天后,一个小太监突然翻出来一个小金盒,军机大臣托津一看,这就是谲匣呀。赶忙捧着这个小金盒去找钥匙,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情急之下,托津一使劲把小金盒的锁打开了。

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嘉庆的遗诏,上面说立皇嗣子,旻宁为皇太子 遗诏的落款是嘉庆四年四月初十,这意味着早在二十一年前,当旻宁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嘉庆皇帝就已经写下了这份至关重要的传位诏书。

皇位继承人的问题终于得了到解决,一千八百二十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旻宁在避暑山庄即位

成为清道光皇帝,从嘉庆皇帝驾封到确定二皇子旻宁为继承人,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天,在这四天里,清朝是没有皇帝的,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嘉庆皇帝在电闪雷鸣中神秘地死在了烟波致爽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对于嘉庆皇帝的死因,官方的记载上都说是病死的,对于死于何病,也没有详细记录。

而专家认为很可能是促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死,史料记载,嘉庆帝身体一向健壮,中年以后开始发胖,这一点对血压心脏极为不利,而且他怕暑热,所以大此时间都是住在圆明园或避暑山庄,再加上天气炎热,成为猝死的诱因之一。

道光皇帝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在烟波致爽殿暴毙,他登上皇位后,再也没有来过烟波致爽殿,甚至都没有来过避暑山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使唐朝丧失掌控朝廷的能力导致其在黄巢之乱中垮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整个唐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始,至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之乱多以朝廷或者说是皇室内乱为表现形式。无论是玄武门之变,还是武周代唐,或是神龙政变,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发动诛灭韦皇后的兵变,都是唐朝皇室或朝廷内乱的表现。而自天宝十四载(7

  • 康熙传位之谜,到底传位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康熙传位的说法,在民间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就是下面这三种:第一种是现任皇帝擅自更改了诏书。因为前任皇帝最喜欢第十四个儿子,于是,耍手段的第四个儿子,就把传位十四子的十字改成了于,最后就变成传位于四子,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的样子?第二种是当时的步军统领改了诏书,原来在前任皇帝病危的时候,

  • 八王之乱是各种机制矛盾爆发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里的“制度毛病”,并不单纯是指分封制,毕竟之前的曹魏与西晋反其道而行之、对宗室施行刻薄无情的圈养制,存活的时间竟然比西晋还少了5年。实际上,传统史家对分封制普遍持有正面态度。在一个大型王朝成立初期,适当的分封有助于统治的巩固、避免大权旁落,人们习惯于用周朝、秦朝作为鲜明对比:周朝之所以延续近八

  • 八王之乱时刘渊率先称帝,揭开五胡十六国序幕,百年出现十余个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一下五胡,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北方少数民族。这五个少数民族,因为种种原因,在东汉时期逐步内附中原,与汉人杂居。对于胡汉杂居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西晋高层不是没有人预见。比如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后,一个叫郭钦的官员就上书晋武帝,说五胡虽然和汉人杂居,但是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不同

  • 康熙赐吴三桂一个美女,成亲之时吴三桂却大怒:这是在羞辱本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很多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一个朝代刚刚出现的时候,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将会得到丰厚的奖赏,甚至被封为开国元老。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出现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那就是吴三桂。康熙为了奖励他,专门挑选了一个美女赏赐给他,洞房花烛夜时吴三桂却勃然大怒,说康熙羞辱他,这是怎

  • 八王之乱时两次使用驺虞幡却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再者,晋朝之前描述的“驺虞”和明朝描述的“驺虞”可能不尽相同。明朝时期在史书中频繁出现“驺虞”这种神兽,就当是的地理环境来看,最大可能是“老虎”,其次就是“雪豹”了。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周王朱橚曾经献给明成祖朱棣瑞兽“驺虞”,而“驺虞”得到的地方就在周王朱橚封地开封,如果这样评估“驺虞”是一种什么动物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并非只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下旨令吴三桂正在山海关防守关外满清的关宁铁骑回北京勤王。吴三桂既不能抗旨又不想为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陪葬。更何况还有袁崇焕勤王反被凌迟处死的前车之鉴。于是吴三桂才去了拖延战术,正值春天,就用郊游踏青的速度回援皇帝了。事实证明这是这是正确

  • 《四知》第十五期 ‖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 吴三桂被李自成劝降,手下人报告一消息,吴大怒手一挥:绞杀叛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紫禁城外,人声鼎沸。一群手执刀枪的军士,簇拥着一个中年汉子,那汉子身着青袍头戴灰笠,胯下是匹健壮的青骢马。这汉子不是寻常人物,他是将大明王朝搅得天翻地覆的大顺军首领闯王--李自成。从西北到京师,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战局之顺令李自成都有些猝不及防,原本他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只求混口

  • 晚清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法援越,保卫台湾,最终对清朝彻底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参加起义军,多次跳槽刘永福,出生于广西防城港的一个小村庄。刘永福的家族在明代是当地的小地主,后来家族逐渐衰落,以务农为生,另外经营一些小买卖,小日子还算过得去。刘永福年幼时,其叔父沾染赌博恶习,将家庭财产基本卖光,从此刘家沦为贫民。1853年,刘永福的双亲去世,刘永福只能投靠邻村父亲友人陆二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