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扩张,但晚唐的中兴却将吐蕃击败

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扩张,但晚唐的中兴却将吐蕃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4/2/6 18:46:26

吐蕃与大唐打了近二百年,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是大唐帝国胜的多,而吐蕃最终在频繁的战乱中爆发了内乱,最终被灭。实际上并不能说盛唐和吐蕃势均力敌,盛唐时期,吐蕃的国力根本不能和大唐相比较,但是其军事能力确实是很强悍的,是整个大唐最头疼的边患。

吐蕃自松赞干布开始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并在第一时间和大唐取得联系,松州之战成功的让李世民对吐蕃刮目相看,遂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为吐蕃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之后的二十年,唐蕃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大唐对外的战事,松赞干布都会予以支持。

高宗李治时期,唐蕃之间的矛盾被激化,自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掉吐谷浑之后,唐蕃之间友好的过去就真的成了过去。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战,唐军的失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吐蕃已经成为大唐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在安西四镇的争夺上,双方互有胜负。而李治和武则天在对吐蕃的态度上就是防御为主,很难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但是也并非任由欺负。

实际上,唐军进攻吐蕃的不利因素实在太多,比如吐蕃占据高原的天然地理优势,比如吐蕃民风剽悍,战斗力强悍,再比如长距离作战补给线太长等等,这些都在制约着大唐,而吐蕃正是利用这些优势不断向外扩张,试图从大唐的已有版图中夺出点土地。

李奴奴

到了唐玄宗时期,盛唐到来,而对吐蕃的军事政策变为主动,这一时期,唐蕃之间再次和亲,金城公主嫁去了吐蕃,唐玄宗设立节度使制度,在河西、陇右设两军,统兵达到15万,专门对付吐蕃。节度使王忠嗣哥舒翰都是让吐蕃闻名丧胆之人,这个时期的吐蕃实际上大多时候就是龟缩着的,时不时出来骚扰边境,但是不敢进一步进攻。

但是唐玄宗设的节度使制度最终还是玩火自焚,外重内轻的军事设置,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大唐由盛转衰。安史之乱进行的第二年,吐蕃遣使要求帮助唐肃宗平叛,但是唐肃宗却接受了回纥的援军。大唐天子将河陇地区的边镇军调回来平叛,结果给了吐蕃入侵的机会,吐蕃向东攻占河陇的大部分地区,更是在广德元年(763年)长安兵力空虚的时期长驱直入,进入长安进行掠夺,而唐代宗只能狼狈地跑到陕州避难。

虽然郭子仪在半个月后将吐蕃军赶了出去,但是大唐衰弱无力阻挡吐蕃的进攻已经成为事实。这之后,吐蕃对大唐的入侵相当频繁,更是趁着大唐无力管外族之事的机会疯狂扩张。很快,吐蕃就达到了最强盛的时期,大约在8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吐蕃达到了鼎盛时期,其疆域更是达到了最大值,帝国的安西、北庭、河西、陇右都被吐蕃夺去,吐蕃往西南更是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吐蕃疆域图

但盛极必衰,吐蕃进入9世纪之后,因为连年征战带来的苦果全部爆发,吐蕃内部发生动乱,直接将吐蕃推向了灭亡,不仅无力对外扩张,已有的土地也无法正常占有。当然这个时候的大唐也已经处在晚期,只是大唐虽强盛不再,但到底还是大国,而且地区军事力量并不弱,再加上又出现了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因此在大中二年(848年)左右,唐宣宗时期,大唐终于从吐蕃那里夺回了河湟之地。

这一时期,很难说大唐完胜吐蕃,但是收复自己曾经的土地还是做到了。在这之后,吐蕃很快灭亡,而半个多世纪之后,大唐也轰然倒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在救灾米粥中放沙子,乾隆大加赞赏,数百年后被世界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乾隆可并非是一个愚昧的君主,他之所以重用和珅,一方面是因为和珅深谙溜须拍马的技能,每次都能让乾隆心情愉悦,另一方面是和珅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咱们都知道古代的国家时常都会面临饥荒等灾难,而在一次赈灾中,和珅就给乾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在救灾的米粥里放沙子,而这样的做法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大加赞

  • 安史之乱前和亲为唐朝主导,随后的和亲多被迫之举且多与回纥结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认真说起来,唐朝的和亲大部分是属于一种羁縻政策,是在唐朝国力强盛的时候进行和亲的,比如说唐太宗时期有两位公主和亲,唐玄宗时期有八位公主和亲。但安史之乱发生后的和亲意义就大不同了,有七人和亲,其中三个是皇帝的女儿,还有三个是外族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另一个为唐宗室女。一般认为,弘化公主是唐朝最早的和亲公

  • 嘉庆举行木兰秋狝,死因成迷,遗诏悬案导致清朝四天无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此行的目的是举行一次木兰秋狝就是秋天到围场去打猎,一路上天气炎热一行人走走停停,走了七天才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一到避暑山庄,嘉庆皇帝就住进了烟波至爽殿。这座大殿是清朝皇帝在承德时的寝宫,大殿的正中是明间,中间设宝座,是皇帝接受后妃的们朝拜的地方,东次间是皇帝与后妃们闲坐谈话的地方,西次间是佛堂

  • 安史之乱使唐朝丧失掌控朝廷的能力导致其在黄巢之乱中垮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整个唐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始,至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之乱多以朝廷或者说是皇室内乱为表现形式。无论是玄武门之变,还是武周代唐,或是神龙政变,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发动诛灭韦皇后的兵变,都是唐朝皇室或朝廷内乱的表现。而自天宝十四载(7

  • 康熙传位之谜,到底传位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康熙传位的说法,在民间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就是下面这三种:第一种是现任皇帝擅自更改了诏书。因为前任皇帝最喜欢第十四个儿子,于是,耍手段的第四个儿子,就把传位十四子的十字改成了于,最后就变成传位于四子,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的样子?第二种是当时的步军统领改了诏书,原来在前任皇帝病危的时候,

  • 八王之乱是各种机制矛盾爆发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里的“制度毛病”,并不单纯是指分封制,毕竟之前的曹魏与西晋反其道而行之、对宗室施行刻薄无情的圈养制,存活的时间竟然比西晋还少了5年。实际上,传统史家对分封制普遍持有正面态度。在一个大型王朝成立初期,适当的分封有助于统治的巩固、避免大权旁落,人们习惯于用周朝、秦朝作为鲜明对比:周朝之所以延续近八

  • 八王之乱时刘渊率先称帝,揭开五胡十六国序幕,百年出现十余个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一下五胡,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北方少数民族。这五个少数民族,因为种种原因,在东汉时期逐步内附中原,与汉人杂居。对于胡汉杂居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西晋高层不是没有人预见。比如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后,一个叫郭钦的官员就上书晋武帝,说五胡虽然和汉人杂居,但是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不同

  • 康熙赐吴三桂一个美女,成亲之时吴三桂却大怒:这是在羞辱本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很多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一个朝代刚刚出现的时候,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将会得到丰厚的奖赏,甚至被封为开国元老。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出现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那就是吴三桂。康熙为了奖励他,专门挑选了一个美女赏赐给他,洞房花烛夜时吴三桂却勃然大怒,说康熙羞辱他,这是怎

  • 八王之乱时两次使用驺虞幡却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再者,晋朝之前描述的“驺虞”和明朝描述的“驺虞”可能不尽相同。明朝时期在史书中频繁出现“驺虞”这种神兽,就当是的地理环境来看,最大可能是“老虎”,其次就是“雪豹”了。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周王朱橚曾经献给明成祖朱棣瑞兽“驺虞”,而“驺虞”得到的地方就在周王朱橚封地开封,如果这样评估“驺虞”是一种什么动物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并非只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下旨令吴三桂正在山海关防守关外满清的关宁铁骑回北京勤王。吴三桂既不能抗旨又不想为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陪葬。更何况还有袁崇焕勤王反被凌迟处死的前车之鉴。于是吴三桂才去了拖延战术,正值春天,就用郊游踏青的速度回援皇帝了。事实证明这是这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