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成,男,汉族,1952年12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海洋监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二十大代表。1978年,王军成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78年至1983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实习员;1984年至1991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1992年至1996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99年至2009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2009年至2012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2013年至2014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2014年,担任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长期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仪器装备研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军成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省招远市
出生日期:1952年12月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2年12月12日,王军成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
1974年至197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无线电工程,大学本科毕业。
1978年9月至1983年12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实习员。
1984年1月至1991年12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99年1月至2009年4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2009年,当选为联合国自然与生态安全国际科学院院士。
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2014年10月,担任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王军成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军成创建了海洋动力环境浮标监测技术理论,该理论提出了浮标动力学、运动学分析方法,将浮标作为复杂系统,指导了浮标标体与系留索等部分的设计方法,奠定了中国海洋资料浮标的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海洋资料浮标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基于波浪理论的随波性分析、浮标系统动力分析、海洋环境监测软测量、浮标数据通信、浮标供电及浮标可靠性设计等一系列独创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研究出浮标数据反演校正方法,解决了不同浮标载体、不同海域环境获取的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提出浮标系统状态专家诊断模型,支撑了系统的冗余设计,从而攻克了海洋恶劣环境下浮标长期业务化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技术难题;提出拼装式浮标设计理念,解决了大型浮标运输、布放、维护等技术难题;提出了浮标随波特性分析及数字积分方法,解决了浮标波向测量难题。这一技术体系指导形成了一系列海洋监测技术标准,实现了浮标系列化。
学术著作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军成出版学术著作4部。
科研项目
截至2021年12月,王军成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军工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
发明专利
科研获奖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军成于2001年和2018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王军成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王军成领衔创建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团队”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
王军成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王军成为支撑建设中国业务化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网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王军成的学术生涯始终贯彻“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他以国家需求为己任,致力于国家海洋浮标事业的发展,把握海洋浮标发展的关键节点,通过创新精进了海洋浮标技术,推动了行业发展,王军成以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在浮标研究一线,用肩、用心、用担当精神扛起了“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海洋技术必须先行”的这份责任。(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孙继昌评)
王军成是中国大型海洋浮标的开拓者和技术领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腐蚀与防护专家侯保荣评)
王军成不忘初心的担当和坚守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绵延不息的精神源泉,是每一个中国人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代表,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团委书记陈健评)
他(王军成)既是一位顶天立地、忠诚奉献的伟大科学家,也是一位有血有肉、亲切温暖的教师,他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穷尽一生心血只专注于“御敌于千里之外”的国之重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张亚辉评)
王军成的科研精神不断鼓舞着“后浪”向前翻涌,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王军成不仅指引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前进,更给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马海珍评)
王军成强烈的担当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四十余年如一日,为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评)
王军成立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海上,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海洋浮标研究,愈挫愈勇、执着向前。四十余载如一日,胸怀理想,报效祖国,信念坚定,所以无畏、无怨、无悔。(《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