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沈自尹

沈自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4/1/16 19:36:50

沈自尹(1928年3月22日—2019年3月7日),男,浙江宁波人,中西医结合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华山医院中医脏象研究室、中医科、中医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沈自尹于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广州岭南医学院工作;1953年8月进入华山医院工作;1985年应邀赴香港中大学讲学;1990年被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并赴日讲学与科研一年;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2019年3月7日7时2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沈自尹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的开拓、肾本质的研究和传统老年医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自尹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8年3月22日

逝世日期:2019年3月7日

毕业院校:上海第一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浙江宁波

人物生平

1928年3月22日,沈自尹出生于上海。

1952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至广州岭南医学院工作。

1953年8月,返回上海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山医院)担任内科助教。

1955年,师从中医姜春华教授,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临诊。

1969年,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活动,跟着“祖国医疗探索队”到四川涪陵地区进行巡回医疗。

1970年,回到上海后,建立中西医结合病房。

1984年,将“急支糖浆”的组方无偿转让给一家当时濒临破产的小药厂,此举挽救了该药厂。

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3月7日早上7点22分,沈自尹因病医治无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主要成就

沈自尹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自尹率先对中医称为命门之火的肾阳进行研究,发现肾阳虚证病人,其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值明显低下,经补肾中药治疗可以恢复正,这一结果得到中国国内7个省市以及日本高雄医院等研究单位的重复与公认;通过对同病异证组进行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的对比研究,推论肾阳虚证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这一成果的意义是首次用现代科学方法在国际上证实肾阳虚证有特定的物质基础;通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唯有补肾药才能作用并提高下丘脑的双氢睾酮亲和力及CRF基因的表达,对肾阳虚证达到能定性、定量以至将主要调节中枢定位在下丘脑提出多方面的有力证据。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3月,沈自尹院士发表论文100篇,主编学术专著6部。

学术交流

1985年,沈自尹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1990年起,多次应邀赴日本、香港、澳大利亚讲学与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受日本文部省聘请为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客座教授并讲学与科研1年。200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3月,沈自尹先后获得21项国家级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1978年

肾本质的研究

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

“肾”的研究

卫生部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1年

肾阳虚证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对比研究

卫生部乙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3年

温阳片预防支气管哮喘季节性发作及其原理研究

卫生部乙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5年

温肾利水法治疗肾盂积水及其原理研究

卫生部乙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7年

补肾法对老年(男)性腺轴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等科技进步奖

1992年

补肾益气延缓衰老的研究

国家教委二等科技进步奖

沈自尹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截至2019年3月,沈自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

教学思想

沈自尹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教学生,他主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知识及个性特长进行指导,从选题到具体的实验和研究过程,以讨论的方式为主,学生可随时随地找他交流。

沈自尹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荣誉

1959年

“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

1995年

上海市名中医

1996年

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杰出成果奖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

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沈自尹历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协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西医结合虚症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药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副总编。校及医院学位和学术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委员,卫生部中药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副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第三届会长、名誉会长。

个人生活

沈自尹由西医转攻中医的那年,他和华山医院的同事赵馨荷结为连理,两人育有两个女儿。

人物评价

沈自尹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脏象学说和病证关系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光明网评)

沈自尹是“西医学中医”的典范,率先对中医称为命门之火的肾阳进行研究,被视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开拓者。(人民网评)

沈自尹勇于创新,善于捕捉,善于提炼,推动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新民晚报评)

后世纪念

沈自尹去世后,他的夫人赵馨荷、女儿沈羿、沈蔚把975件珍贵的史料实物整理好,分批捐赠给了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2020年12月16日上午,收录975件展品的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揭幕。

标签: 沈自尹

更多文章

  • 金国章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国章

    金国章(1927年6月6日-2019年1月29日),出生于浙江永康,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金国章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施教耐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施教耐

    施教耐(1920年11月29日—2018年11月24日),福建晋江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0年施教耐从菲律宾中学毕业后回国升学,进入浙江大学生物系学习;1944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

  • 邓起东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邓起东

    邓起东(1938年2月23日—2018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双峰,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起东于1961年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78年转至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陈创天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创天

    陈创天(1937年2月18日~2018年10月31日),男,出生于浙江奉化斗门头,材料科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3年9月,陈创天首次向国外同行报告BBO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引起国际激光界的关注。曾获第三世

  • 闵乃本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闵乃本

    闵乃本(1935年8月9日~2018年9月16日),男,江苏如皋人,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闵乃本院士1955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9年9月留校任教,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

  • 洪朝生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朝生

    洪朝生(1920年10月10日—2018年8月19日),男,北京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洪朝生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前往荷兰莱顿大学实验室工作;1952年回中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

  • 马瑾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瑾

    马瑾(1934年11月27日—2018年8月12日),女,江苏如皋人,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马瑾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58年被国家选拔派往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攻读研究生;1962年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大

  • 李朝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朝义

    李朝义(1933年6月5日—2018年8月11日),男,重庆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朝义于1956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0134部队担任军医;1961年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加入中

  • 刘光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光鼎

    刘光鼎(1929年12月29日-2018年8月7日),山东蓬莱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刘光鼎1948年9月参加革命;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随即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2年;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任队长;1964年任地质部海洋地质所地球物理

  • 周尧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尧和

    周尧和(1927年5月30日—2018年7月30日),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周尧和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53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深造;1957年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