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童秉纲

童秉纲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68 更新时间:2024/1/8 2:53:30

童秉纲(1927年9月28日-2020年7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家港市,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50年童秉纲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1981年晋升为教授并受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7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童秉纲主要从事非定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童秉纲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张家港市

出生日期:1927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2020年7月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理论力学》《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

人物经历

1927年9月28日,童秉纲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

1946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从此进入力学领域。

1950年,从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

1961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期间协助钱学森等科学家建设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1981年,晋升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并受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6年,进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

2020年7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童秉纲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童秉纲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并发展了以有限元方法为主体的计算气动热力学建立了模拟鱼类运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对鱼类形态适应的内在机制做出了流体力学解释在钝体尾迹的涡运动机理、可压缩性旋涡流动结构、二维涡方法等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

童秉纲领导其科研集体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包括:

(1)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内,针对跨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固有的非线性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模型:非定常跨声速局部线化面元法和非定常内伏牛顿-布兹曼流动理论,从而开拓了跨声速和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建立了三维非线性非定常极端曲地面效应的非线性奇异摄动理论,揭示了极端曲地面效应的物理规律;针对难于算准航天器热流的老问题,建立了计算热流的新的有限元提法,克服了传统的微商差分算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相应地建立了对激波和分离的复杂流动具有高分辨率的有限元格式以及有限元一有限差分杂交算法及隐式算法,有明显成效。

(2)建立了模拟鱼类波状游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鱼类几种游动模式的形态适应问题,得出了若干新的结论。

(3)在涡运动和涡方法的若干一计前沿,探索了静态和动圆柱尾迹演变的稳定性和分岔及其控制问题,可压缩性粘性热传导热涡的流动结构问题以及提高二维涡方法的精度和适应性等问题上。

学术论著

截至2010年6月,童秉纲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篇,出版了《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非定常流与涡运动》3部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2.06

《气体动力学第2版》

童秉纲,孔祥言,邓国华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1

《涡运动理论第2版》

童秉纲,尹协远,朱克勤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4.10

《涡运动理论》

童秉纲等编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3.07

《非定常流与涡运动》

童秉纲等主编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0.05

《气体动力学》

童秉纲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3.04

《理论力学教程上静力学及运动力学部分》

(苏)И.М.Воронков著;童秉纲等译校

重工业出版社

1952

《理论力学教程》

(苏)И.М.Воронков撰;童秉纲等译校

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教育处

学术交流

1984年—1985年,童秉纲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和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院(UniversityofTennesseeSpaceInstitute)、亚利桑那大学(TheUniversityofArizona)以及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做访问教授并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11月,童秉纲先后获得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四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9年

卫星回收舱气动力系数和稳定性导致的计算方法

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四等奖

1981年

钝锥在烧蚀影响下的稳定性导数分析

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四等奖

1987年

战术导弹动导数计算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

鱼类波状摆动推进的流体力学研究及其形态适应分析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童秉纲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童秉纲作为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流体力学专业第一批博导,他要求广大学生按照博士学位的要求,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其中最根本的要求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童秉纲从教多年,提出“Q—A—K”育人方式,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Toknow)、做事(Todo)和做人(Tobe)的实践,使其在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讲授课程

1952年童秉纲开始教学工作,一直坚守教学第一线,主讲《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和《涡动动力学》。

编著教材

童秉纲主持编著的《理论力学》第1版在1961年的全国会议上被选为试用教科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气体动力学》(1990年出版)获得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撰写的《涡运动理论》(1994出版)还销售到了台湾。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2月,童秉纲一共培养了16位博士,他的博士生朱克勤是清华大学教授,浅是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究员。

童秉纲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7年10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0年6月—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常务理事

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材委员会委员

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顾问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童秉纲11岁时父亲去世,家中5个兄弟由母亲抚养长大。

不幸遭遇

1956年,由于对当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务长提意见,童秉纲受到批判、挨整长达5年。“文革”期间,童秉纲又被以“漏网右派”的名义进行专政,关押1年,劳改2年半,受尽了折磨,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

人物评价

童秉纲讲课思路清晰,论证严密,深入浅出,把玄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马晖扬教授评)

童秉纲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航天器热防护气动热力学等前沿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科学时报》评)

人物影响

2007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研讨会,庆贺童秉纲院士从教55周年,童秉纲院士的学生、同事20余人,专程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地赶来参加研讨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书记邓勇代表学校童秉纲赠送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教55周年纪念牌。

标签: 童秉纲

更多文章

  • 万卫星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万卫星

    万卫星(1958年7月1日-2020年5月20日),出生于湖北天门,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曾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万卫星于1982年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毕业;1984年、1989年先后获得中国科学

  • 张乾二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乾二

    张乾二(1928年8月15日-2020年5月3日),男,出生于福建惠安,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张乾二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4年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厦门大学化

  • 周俊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俊

    周俊(1932年2月5日-202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东台,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1951年周俊从南京国立药专(现中国药科大学)专科毕业后进入南京援朝医疗团工作;1953年调任华东卫生局保健委员会,担任司药;1958年从华东化

  • 周同惠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同惠

    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2020年2月23日),生于北京,籍贯广西桂林,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色谱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周同惠于1944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48年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

  • 孙儒泳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儒泳

    孙儒泳(1927年6月12日—2020年2月14日),浙江宁波人,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儒泳于195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保送到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学习;1958年获得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

  • 李方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方华

    李方华(1932年1月6日-2020年1月24日),女,生于香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专家,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李方华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56年从前苏联列

  • 方守贤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方守贤

    方守贤(1932年10月28日—2020年1月19日),男,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原主任。方守贤于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7年至1960年被

  • 田波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田波

    田波(1931年12月25日—2019年12月15日),男,汉族,山东桓台县人,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病毒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毒学创始人,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

  • 陆士新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陆士新

    陆士新(1929年12月12日—2019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苏盐城,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陆士新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被国家选送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医学院内分泌研究所学习;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陈星弼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星弼

    陈星弼(1931年1月28日-2019年12月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浦江,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星弼1952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电机系;1953年任教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959年任教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