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管德

管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3/12/25 3:32:16

管德(1932年7月12日—2018年1月9日),男,汉族,北京人,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1949—1952年,管德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52—1956年,在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办公室调研科负责局刊《通报》编辑;1956—1961年,在沈阳飞机厂飞机设计室任设计员、空气动力组副组长;1961—1982年,历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后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院)第一设计研究所设计员、气动室颤组组长、总体气动室主任,副总设计师、副所长,1982年,调任松陵公司(今沈飞集团)第一副经理兼总工程师;1984年底,调航空工业部,历任科技局局长、部总工程师、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1985年,调中国民用航空局,任副局长兼局党委副书记;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月9日,管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管德负责建立中国第一套适用于超音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试验方法。

基本资料

名:管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32年7月12日

逝世日期:2018年1月9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2年7月12日,管德出生于北京市。

1946年,进入北京第五中学念高中。

1949年9月—1952年8月,在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9月—1956年12月,在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担任调查研究室主任。

1956年12月—1958年1月,在国营松陵机械厂飞机设计室总体组工作。

1958年1月—1961年8月,在国营松陵机械厂飞机设计室气动组工作。

1961年8月—1964年8月,在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气动力研究室工作。

1964年8月—1965年5月,在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担任气动力研究室副主任。

1965年6月—1974年1月,在第三机械工业部601研究所担任气动力研究室副主任。

1974年1月—1980年2月,在第三机械工业部601研究所担任总体气动室主任。

1980年2月—1982年9月,在第三机械工业部601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1982.09月—1984年12月,在松陵机械公司担任副经理。

1985年1月—1985年11月,在航空工业部担任科技局局长,科技委主任。

1985年11月—1993年8月,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担任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18年1月9日,管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管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4年,歼8飞机开始研制,管德主持了歼8飞机研制中的气动弹性专业设计计算和试验,创造了中国国内该专业领域多项第一次,在成功完成了歼8飞机各项颤振计算后,又进行了中国国内第一次飞行颤振试验;

从1979年7月开始,管德一直承担航空预先研究中气动弹性力学领域的组织工作,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套可用于超声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总结为《高速歼击机的气动弹性分析》;

1979—1981年,管德主持研制了“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HAJIF—Ⅱ”,它可以进行结构的固有动力特性(固有频率、振型)的计算,以及带主动控制系统的飞机颤振和突风响应计算;

1983年,管德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组织了设计和试制生产准备、试制生产准备和试制生产、试制生产和首飞准备的平行作业;

1985年底,管德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矩阵管理,改进计划工作,使飞行员培训、空中管制等一些原来薄弱的系统得到加强。

科技获奖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年份

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HAJIF-Ⅱ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

地面共振试验技术

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奖

1981年

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HAJIF-Ⅱ型)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1981年

高速歼击机气动弹性分析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学术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5年

《飞机结构强度》

管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1年

《非定空气动力计算》

管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1年

《气动弹性试验》

管德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2000年

《坐飞机去——现代民用运输航空》

管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管德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01年,管德带出了5位气动弹性专业的博士。

管德非常重视教书育人,为中国飞机气动弹性专业带出了一支人才队伍。如601所气动弹性组的技术人员;解决了歼教6带副油箱的颤振问题的沈飞公司副总经理鹿道发;在管德指导的研究生中,唐长红同志已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讲授课程

1985年,管德担任了北航兼职教授。一直到管德担任民航局副局长后,即使工作再忙,每周一定要抽一个晚上,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气动弹性专业研究生讲课。

管德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4年

航空工业部新机首飞一等功

社会任职

管德兼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3月—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3月—2003年3月)、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务。

个人生活

管德的父亲尹凤鸣在清朝末年留日武备生,后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成员身份(1909年12月~1911年5月)毕业。尹凤鸣回国后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1925年3月13日,尹凤鸣被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但尹凤鸣厌恶官场的龌龊,很快就脱离军政两界,在北京当起了寓公,靠房租收入维持一个大家庭的生计。

管德的生身母亲叫管尹璿。

人物评价

管德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密切关注着国际气动弹性专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实际上真正开始进行飞机颤振设计研究的是管德,他是中国国内第一个搞飞机颤振研究的。(两院院士、“歼8之父”顾诵芬评)

管德积极主动组织和参与民航系统的体制改革,拓展融资渠道,加快民航机队、机场的拓展与技术改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和全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科学报》评)

管德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特别强,他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是很强的,他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我们这个专业最重要的就是动力学、振动的理论和数学基础,他在这几个方面都是很强的;他对气动弹性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在工程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国内气动弹性领域,他有很大的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桂彬教授评)

管德院士除了完成大量艰巨的国家指令性任务外,还一直致力于跟踪先进国家在飞行器气动弹性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在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结构非线性影响、复合材料气动弹性剪裁、智能结构压电驱动器气动弹性应用等方面均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而且其研究对象均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伟民和管德的学术助手、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敏评)

管德这人非常正派,不是那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人,而是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很典型的士可杀不可辱,满身正气,他待人非常谦和,没一点架子,没有一点盛气凌人,但你别惹他,他谁也不怕,他是很值得颂扬的一位知识分子。(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李钊)

管德不但是一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系统工程管理者和实践者。(中国航空工业二集团科技委委员、原《中国航空报》主编周日新评)

标签: 管德

更多文章

  • 童志鹏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童志鹏

    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2017年12月19日),男,浙江慈溪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童志鹏毕业于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1957年,担任国家电信工业局总工程师;1957年—1976年,担任十院第十研究所副所长;1976年—198

  • 高伯龙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伯龙

    高伯龙(1928年6月29日—2017年12月6日),激光陀螺专家,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1951年高伯龙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工作;1954年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调到该校物理教研室工作,先后担任主

  • 陈吉余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吉余

    陈吉余(1921.9.17-2017.11.28),男,河口海岸学家。江苏省灌云县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主要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2017年11

  • 陆钟武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钟武

    陆钟武(1929年10月2日—2017年11月27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工业生态学开拓者、冶金热能工程和工业生态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钟武于1946年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南京中央大学;1950年从大同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53年从东北

  • 曹楚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楚生

    曹楚生(1926年6月2日—2017年11月19日),江苏省无锡人,水工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曹楚生于1948年从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1年响应中央号召,自愿率领学生投身治淮,历任水电部西北、天津等设计院正副总工程师等职;1956年

  • 李正邦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正邦

    李正邦(1933.05.07-2017.10.24),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52年李正邦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57年提前毕业调入师资研究生班;1958年分配到冶金建筑研究院冶金装备所;1963年末调入钢铁研究总院,担任

  • 朱英国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英国

    朱英国(1939年11月1日—201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植物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英国于1964年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进入湖北孝感县白沙公社工作;1967年进入武汉大学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至1978年在湖北省

  • 阮可强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阮可强

    阮可强(1932年12月19日-2017年4月29日),男,浙江宁波人,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阮可强于1950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6年获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工机械系学士学位;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动力副博士学位;1963年

  • 赵国藩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国藩

    赵国藩(1924.12.29-2017.2.1),出生于山西汾阳,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学家。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混凝土断裂力学、结构可靠度理论、高强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方面进行过系

  • 崔国良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崔国良

    崔国良(1931年7月7日—2017年1月18日),出生于察哈尔省阳原县,固体火箭推进剂与发动机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科技委副主任。崔国良于1956年从华北大学工学院毕业;1961年获得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1961年回国后担任三机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