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古时祭天活动在秦始皇之前就有了,如果要追溯能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朝,当时人们把老天看作无所不能的神仙,人间的一切都是老天给予的,古代帝王自称自己是“天子”,权力也是来自上天赋予的,自己是人间唯一能和老天通话的人,其目的是,以达到统治人间,宣示正统的效果。
六王毕,四海一,秦王赢政更是认为自己的功绩盖过了先前的“三皇五帝”,他各取一字,创造性地组合成“皇帝”的称号,自封自己为“始皇帝”,公元前219年,他把每年在效区举行的祭天仪式搬到了泰山,也就是“泰山封禅”,这是根据古籍记载,自炎帝后就有72个王在泰山封禅的事实,皇始皇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到泰山封禅,所谓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自秦始皇以后,到过泰山祭天祭地的只有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五人,不是其他皇帝不想去,而是认为功绩没能达到他们的成就,不能去也不敢去,怕让世人笑话,所以每年的祭祀典礼都在皇宫的近郊举行。
一般的祭祀都在冬至之曰,祭天祭地是连在一起的,汉代称冬至为冬节,皇帝在头天晚上还必须沐浴更衣,以表郑重,你想,皇帝要去见爹了,能不庄重吗?这是做给大臣和天下百姓看的,以维护皇权的神圣,到了魏晋六朝,冬至祭祀愈加隆重,宋朝以后,程序上更加繁锁,复杂,据明朝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天,地开始分礼祭祀,在天坛的圜丘专门用来祭天,清入关后仍按明朝的祭天方式办理,每一个皇帝都把祭天当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
祭天是皇帝独亨的,皇帝因为是“天子”,代表老天爷统治着人间,他可以和老天联络,乞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他人是没这个权力的,如果也祭,那就是僭越了,是要背负杀头罪名的。
敬畏天地,保护自然,当今的人们己形成了普遍共识,用封建迷信糊弄百姓早以行不通了,大家说是不是?谢谢您的阅读。
谢谢邀请
首先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要祭天,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做这些。祭天最终目的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粉饰太平的一种政治手段,历代皇帝通过这样一种仪式树立自己的至尊地位,证明自己的横空出世,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通常所说的祭天都是在泰山举行,这也与泰山的特殊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泰山是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古人一直都崇拜东方,太阳之类,觉得第一时间能看见太阳升起,是天神的旨意,是上天安排皇帝来统治拯救百姓,而且也可以近距离的与上天沟通!泰山处于黄河下游,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二世胡亥当时妄图通过这样一种统治来重现秦始皇的威风,进一步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祭天和皇帝二字没有任何矛盾,在古时候皇帝祭天的地方,老百姓应该不敢再去,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