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秦始皇之后的皇帝为何要祭天?这和“皇帝”二字有矛盾吗?

自秦始皇之后的皇帝为何要祭天?这和“皇帝”二字有矛盾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43 更新时间:2024/2/29 5:59:24

谢谢邀请:

古时祭天活动在秦始皇之前就有了,如果要追溯能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朝,当时人们把老天看作无所不能的神仙,人间的一切都是老天给予的,古代帝王自称自己是“天子”,权力也是来自上天赋予的,自己是人间唯一能和老天通话的人,其目的是,以达到统治人间,宣示正统的效果。

六王毕,四海一,秦王赢政更是认为自己的功绩盖过了先前的“三皇五帝”,他各取一字,创造性地组合成“皇帝”的称号,自封自己为“始皇帝”,公元前219年,他把每年在效区举行的祭天仪式搬到了泰山,也就是“泰山封禅”,这是根据古籍记载,自炎帝后就有72个王在泰山封禅的事实,皇始皇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到泰山封禅,所谓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自秦始皇以后,到过泰山祭天祭地的只有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五人,不是其他皇帝不想去,而是认为功绩没能达到他们的成就,不能去也不敢去,怕让世人笑话,所以每年的祭祀典礼都在皇宫的近郊举行。

一般的祭祀都在冬至之曰,祭天祭地是连在一起的,汉代称冬至为冬节,皇帝在头天晚上还必须沐浴更衣,以表郑重,你想,皇帝要去见爹了,能不庄重吗?这是做给大臣和天下百姓看的,以维护皇权的神圣,到了魏晋六朝,冬至祭祀愈加隆重,宋朝以后,程序上更加繁锁,复杂,据明朝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天,地开始分礼祭祀,在天坛的圜丘专门用来祭天,清入关后仍按明朝的祭天方式办理,每一个皇帝都把祭天当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

祭天是皇帝独亨的,皇帝因为是“天子”,代表老天爷统治着人间,他可以和老天联络,乞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他人是没这个权力的,如果也祭,那就是僭越了,是要背负杀头罪名的。

敬畏天地,保护自然,当今的人们己形成了普遍共识,用封建迷信糊弄百姓早以行不通了,大家说是不是?谢谢您的阅读。

谢谢邀请

首先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要祭天,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做这些。祭天最终目的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粉饰太平的一种政治手段,历代皇帝通过这样一种仪式树立自己的至尊地位,证明自己的横空出世,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通常所说的祭天都是在泰山举行,这也与泰山的特殊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泰山是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古人一直都崇拜东方,太阳之类,觉得第一时间能看见太阳升起,是天神的旨意,是上天安排皇帝来统治拯救百姓,而且也可以近距离的与上天沟通!泰山处于黄河下游,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二世胡亥当时妄图通过这样一种统治来重现秦始皇的威风,进一步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祭天和皇帝二字没有任何矛盾,在古时候皇帝祭天的地方,老百姓应该不敢再去,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帝王祭拜哪些神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据明清两朝史料记载,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的圜丘祭天,继承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现简介如下:祭前准备: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如: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祭

  • 泰山有什么传说?古代帝王封禅泰山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泰山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特殊地意味,它是国泰民安、天人合一思想的具象化。泰山的传说有很多,与封禅有关的传说有两点:1、盘古开天世界初成,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盘古诞生了。那个时候,宇宙一片混沌,盘古大帝便拿着手中的巨斧狠狠劈去,一声声巨响过后,天和地终于分开。天空和大地分开过后,为了防止天和地合在

  • 古代君王和知识精英祭天、拜祖,能说明他们相信鬼神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古以来,帝王和百姓都要举行祭天、拜祖等大典,但并不是说帝王就相信世界上有鬼神存在,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震慑百姓,让他们对自己的统治服服帖帖,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易经》中曾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也就是说,古代圣贤相信鬼神,只是为了教化百姓,使他们诚心服从。可见,他们只是把鬼神作为招牌

  •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哪个皇帝最痴情?哪个皇帝最风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最痴情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朱樘,汉族,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弘光)皇帝的后宫只有皇后张氏一人,恩爱如民间夫妇。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情节,面对无尽的诱惑,他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的妻子,难能可贵,其实爱情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而放在高贵处的平淡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平淡。最风流皇帝宋度宗赵二十五岁即位

  • 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因病去世,从此刘伯温家族伴随着整个大明王朝不断起起伏伏!刘伯温的遗训:子孙不要出仕,否则不利。据刘伯温的神道碑铭记载,刘家子孙曾经流传着一个刘伯温的遗训。刘伯温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琏和刘,你们不要再出仕为官,也不要让子孙出来做官,否则对刘氏家族非常

  • 历史文化中,老天爷和阎王爷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二位爷都不好惹!老天爷主宰着自然界的大事小情谁也无法阻止。老天爷要下雨你打伞都不好使,要下暴雪说让你开不开门就开不开门,说今年颗粒无收你就挺着,说刮龙卷风就让你房倒屋塌……阎师傅掌控着人的生死大权,铁面无私爱谁谁。叫你三更死活不到五更,每天翻着生死簿看谁不顺眼就找个借口叫你过去给好人腾地方。真要说二

  • 周朝的国家干部和人才选拔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是一个以分封制为国家制度的王朝,它是一个由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组成的王朝。因为周王朝是分封制王朝的性质,决定了周王朝势必是一个贵族社会。所以,在周王室有威严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周朝的国家干部和人才选拔机制是以“世禄世卿制”为基础,以各种不同方式的“考察制度”为辅助的一种人才选拔流程,简单的说,就是王

  • 玉皇大帝和人间帝王所戴冕旒冠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蔷薇看中国,根据很多造像和书中记载,玉皇大帝的穿戴打扮是: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玉皇大帝这样的打扮就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上天时的冠服打扮!中国古代帝王戴的冕冠的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名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为:“冕旒”。冕旒的

  • 管仲曾用弓箭射杀齐桓公,后来是如何被齐桓公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主要还是能力强整个事件的完成故事网上随便都能找到,齐桓公能用管仲,主要归功于鲍叔牙,鲍叔牙跟小白透露了当年的一件事。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小白是最不被看好得意一个,齐僖公委托鲍叔牙辅佐小白,鲍叔牙不愿意,装病不接受,管仲劝鲍叔牙说:“另外两个公子不行,小白为人成熟,不耍小聪明,是成大事的人,除了我没人理

  • 万历皇帝庙号中的“神”字,是褒义还是贬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肯定是贬义。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却有三十年消极怠工(不上朝)的记录。有人说,明亡于崇祯,实亡于天启,始亡于万历。历史对万历的定义就是一个昏君,这个没有太大的争议,因此“神宗”这个庙号肯定是庙号,是古代帝王驾崩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而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古代帝王真正有庙号开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