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帝十二,如果按照入关后来算的话,确实是十位皇帝。
他们分别是: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山海关),至此276年的大清王朝缓缓拉开了序幕。
顺治皇帝,皇太极第九子,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年仅六岁,在位十八年,24岁便一命呜呼。初期,摄政王多尔衮大权在握,直到顺治七年后,方才亲政。天资聪颖的他积极吸取汉文化,更是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另一方面,当时的清朝统治和汉民族的矛盾比较尖锐,在早期发生了“剃发易服”事件,后来顺治皇帝又大兴文字狱。而且他年少气盛,刚愎自用,而后因为董妃的去世厌世,最后英年早逝。
康熙皇帝,合格的守成之主。总有人喜欢吹嘘这位英明的康熙皇帝文韬武略多么多么厉害,媲美千古一帝。在我看来他远远没有那么英明。
擒鳌拜,身为一国之君,翅膀硬了便以雷霆手腕拿下一个托孤重臣,不值一提。
平三藩,自古以来仅有朱棣一人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
吴三桂,一个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人,一个亲手杀死勒死永历帝坐投名状的狗腿子。
你大清想要卸磨杀驴,便说人家想要造反,这是不是有点太扯了?
吴三桂,六十一岁起兵,以三州之地战一国之兵,起兵云贵距离北京数千里之遥,而且天下百姓向太平,在这样不占天时不占地利不占人和的情况下。
你康熙如果输了,那和朱允有什么区别?
而且,康熙一手造成了“九子夺嫡”,令其下自相残杀,消耗国力。
因此,康熙皇帝,在我眼里,只是一个守成之主而已。
雍正皇帝,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康熙去世之前,大清王朝国库仅500w两白银,雍正在位十三年,勤政国事,堪称一代劳模,死后国库留下5000w两白银。仅仅十三年,为乾隆攒下了这么一大笔家底。
摊丁入亩、火耗充公、改土归流、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一些列政策,差不多所有贵族都让他得罪了个遍,而真正得到实惠的是寻常的黎民百姓,不是拿笔杆子的,不是记载历史的人。
因此,贡献最大的雍正皇帝,被黑成,被吕四娘割了头颅。
乾隆皇帝,最幸福的皇帝,最败家的皇帝。
中华封建帝制两千余年,乾隆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一位皇帝,老爹拼死拼活给他攒了一大家底,结果让他七下江南骄奢淫逸极尽风流(想想那位朱厚照老兄,南下平叛乱,被说成奇葩)。
至于乾隆之后的皇帝,更不足与人道也,从乾隆后期,整个大清国就已经逐渐没落了。
1912年,清宣统帝溥仪退位,意味着已经走了276年的大清王朝终于到了终点,同时也意味了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社会走向尾声。
一个新的格局开始了,一个纷争大世,开始了。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一般都是说清朝十二帝,那么十个皇帝又是指什么。十个皇帝是说清军入关,多尔衮迎立顺治开始到宣统皇帝共十位皇帝。
入关前,两位分别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创立八旗,后迁都盛京(沈阳)。在于袁崇焕的辽远之战中战败,不久就病死了。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围点打援战术很快统一关外各地,并成功使用反间计,使得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
入关后的十位皇帝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他是皇太极第九子,被多尔衮迎立后,多尔衮摄政。他任用汉官等怀柔政策促进政权稳定,又因为剃发问题造成“嘉定三屠”这样惨案。多尔衮死后,顺治掌握大权,废掉了多尔衮爵位,挖了多尔衮墓穴,可惜自己也英年早逝,年仅24岁。
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康熙被尊称为“千古一帝”。8岁当上皇帝,14岁打败权臣鳌拜亲政。削三藩、战沙俄,定台湾,三征噶尔丹可以说战功卓著。康熙任用汉官,发展经济。晚年的时候吏治腐败,九子夺嫡,二废太子,政治混乱。客观来看,康熙为清朝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玄烨第四子,九子夺嫡中弯道超车,登基时已经40多岁。雍正皇帝军事上平定罗布藏丹津,经济上“火耗归功”,摊丁入亩,政治上改进康熙晚年吏治问题。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帝可以说是满清最勤政的皇帝。但是历史评价和民间评价却不高。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第四子。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立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国家。乾隆可以说清朝最幸福的皇帝,爷爷和爸爸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坐享其成,还自封“十全大功”。
嘉庆:清仁宗,爱新觉罗琰,乾隆帝弘历第十五子。嘉庆皇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嘉庆厌恶贪官污吏,抄没和府,和在狱中自尽。但是为了维护统治,不敢大刀阔斧的继续执行,贪污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时候鸦片开始流入中国,白莲教起义等问题威胁了清的统治。
道光:清宣宗,爱新觉罗宁,嘉庆皇帝第二子。道光也算勤于政务,但是能力不够,虽然禁烟,但是态度不强硬。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清朝的悲剧,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近代史。
咸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在位1851年-1861年,道光第四子。历史上有名的四无皇帝,无胆识,无才能,无远见,无作为。还好他选了一些贤能,比如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启了洋务运动。逃跑,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咸丰皇帝经历了历史从未有过的耻辱。
同治: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咸丰长子。同治皇帝基本没什么实际权力,即位由八位顾命大臣辅政。慈禧太后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将八位顾命大臣处死三位,流放五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治皇帝处处受到慈禧的限制,不能忍受,私生活混乱,19岁就去世了。
光绪:清德宗,爱新觉罗载,醇亲王奕儿子,他是慈禧妹妹的儿子。光绪年间,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战败。光绪不想当亡国之君,也想有自己的作为,任用维新人士发动“戊戌变法”,企图富国强兵。但是最终被慈禧、袁世凯所镇压而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不久就去世,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所以流传光绪是慈禧害死的。
宣统: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末代皇帝。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称“康德皇帝”。
文/红雨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