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100多位开国皇帝,归纳一下他们是怎么封疆建国的?

古代100多位开国皇帝,归纳一下他们是怎么封疆建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1/16 17:48:27

古代开国皇帝们,算上割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大概有100人,这些人为图一方霸业揭竿而起,通过自己努力建立王朝,开国皇帝大概分三种,一种是势力崛起,二种是一朝权臣,三种是农民军领袖。

唐高祖李渊画像。势力崛起的开国皇帝,最具代表的是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当年仅为战国七雄之一,历经坎坷登上秦王座,一统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朝;宋武帝刘裕,寒士出生,投身行伍,成为军中勇武英雄,步步为营成就事业;唐高祖李渊,天下大乱时蓄积资本,晋阳起兵后攻克长安开国称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首领,元世祖忽必烈,蒙古首领,清太祖努尔哈赤,女真首领,均是部落崛起后,对外扩张,终成就霸业。

图为隋文帝杨坚画像。一朝权臣的开国皇帝,权臣肯定是篡位的,最早的代表是外戚王莽,太傅、加宰衡,加九锡,代理天子朝政,称摄皇帝,最后篡位称帝;魏文帝曹丕,继承曹操的相位和爵位,大权独揽后“受禅”称帝;晋武帝司马炎也如此,继承相位和爵位,逼迫曹奂禅让,即位为帝;隋文帝杨坚,北周的大丞相,隋王,禅让即皇帝位;宋太祖赵匡胤,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一齐黄袍加身当了皇帝。

图为汉光武帝刘秀画像。农民军领袖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在沛县起兵响应,自称赤帝子,入关灭秦后与项羽争夺天下,终成霸业,大汉王朝开国者;汉光武帝刘秀,一介平民,在乱世中秀才造反,最后兴复汉室,一统江山;后梁太祖朱温,唐末农民起义,一变求荣,二变叛国,登基称帝;“王侯将相令有种乎”最有质地的发问者,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乞丐走出来的农民军领袖,击败各路群雄,建立大明王朝。

三点足以概括:

1.有一帮支持自己的文臣武将,可以助自己东征西讨,不断取得胜利。

2.自己具备身为领导的某一项独一无二的特质,有自己的独特人格魅力,可以团结一帮追随者。

3.时代发展处在变革期,乱世出机遇,时代的发展给了这些开国之主施展的舞台机遇。

历史上有哪些开国皇帝庙号不称祖,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庙号不称“祖”的有以下几个:1.秦朝的赢政,即秦始皇。他死后,未有庙号和谥号,只是赢政自称“始皇”。2.晋朝的司马睿,由于司马家族灭了曹魏,实现了统一,没有设“祖”的这个庙号。3.南宋宋高宗赵,死后未有“祖”的庙号,由于当时被金国俘获的皇帝尚存,故南宋开国皇帝未列“祖”的这个庙号。4.清朝皇太极。他死后,未设“祖”这个庙号。另外还有割据的皇帝,如:后唐庄宗李存勖等。

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称祖,比如西汉开国皇帝为汉高祖或者汉太祖,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但是封建王朝中有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却是称宗不称祖。

第一位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他的庙号不是祖却是宗,庙号为中宗,首先我们对司马睿进行一个简单的认识,司马睿(276-323年)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

司马睿也是一位非常悲催的皇帝,一生都被世族玩弄于鼓掌之间,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睿世袭琅琊王。

这是一位在八王之乱中,唯一没有卷进去了亲王,所以他当皇帝也是一个必然和偶然的机会,八王之乱,司马氏家族之间发生斗争,无数司马氏族人在这次混乱中死了。

永嘉七年(313年),司马睿成为西晋王朝的丞相,大都督,这也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丞相,永嘉之乱发生以后,晋愍帝被俘,标志着西晋王朝的灭亡。

司马家族剩下的人和南北方的大族,为了保障他们之间的利益。在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南方称帝,年号建武,史称晋元帝,开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永昌元年323年,权臣王敦之乱,司马睿郁郁而终,时年47岁,谥号元皇帝,后世之君上年号为中宗。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这也是一位没有称祖而称宗的皇帝,赵构(1107-1187年),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长寿皇帝,也是开国皇帝中名声最烂的一个皇帝。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赵构进封康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

宋朝一些主战派不希望就这样灭亡,于是众人拥立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继承皇位,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

继承之初,赵构启用抗战派李纲和宗泽,一血耻辱,后来赵构打不过金人,又启用投降派主张,罢免抗战主将,对金屈辱妥协,而且还重用奸臣秦桧。

1141年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人称臣,赵构简直就是宋朝历史上最憋屈的皇帝,也是最无能的皇帝。

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处死抗金英雄岳飞。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赵构驾崩,庙号高宗。

晋元帝司马睿的庙号是中宗,他在晋朝也没有多大的建树在里面,司马睿最大的功劳就是重新建立了晋朝,但是他是一位开国之君,一生被权臣王氏兄弟掌控,他的政令根本就出不了皇宫,所以没有给司马睿祖也是有原因的,晋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是影响力并不是那么大。

其次就是南宋开皇皇帝赵构,虽然他建立了南宋,但是他卑躬屈膝,向金人称臣,给了他庙号高宗都是抬举他,赵构作为开国君主,没有自己的主见,导致整个南宋王朝都是生活在别人的铁骑之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中国历代王朝的末代皇帝都聚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亡国皇帝联谊会”的大横幅迎风飘扬,横幅下面喧闹异常,突然,一个人猛拍桌子:特么谁给劳资下的帖子,谁说劳资是亡国皇帝?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北魏的孝武帝元修在拍桌子,看到大家都看他,元修越发气盛,元善见和拓跋廓两人拉着他说:叔,叔,咱别闹了,大家都看咱们。元修把流氓脾气一甩:看也是看你们俩,废物,你们

  • 为什么绝大多数朝代,开国皇帝的寿命最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还别说,中国历史上那些较大王朝的开国之君,和这个王朝的其他君主相比,即使不是寿命最长的,也是较长的,这就很有意思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开国君主寿命长呢,而他的后代传承人却一代不如一代呢?历代王朝开创之君寿命的盘点(按照传统的虚岁计算)。秦朝就不说了,毕竟时间太短,我们从西汉开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

  • 中国历史有哪些朝代可以称得上世界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帝国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只有全部满足这几个特征,才能称之为帝国。其一、是一个区域性强国,人口、经济、军事都相对较强;其二、具有明显的向外扩张特征;其三、对外战争中胜多败少,在本区域有强大的影响力。结合上述三个特征,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称得上帝国的有: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扫灭

  • 古代历史上得到江山最容易的开国皇帝是谁?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拼爹搭档:曹丕、司马炎,欺负孤儿寡母的坏叔叔搭档:杨坚、赵匡胤,都已经有人说了,我来说一个其他的,一个被称为“穿越者”的开国皇帝:王莽首先,王莽窜汉,建立新朝,新朝是一个在西汉基础上建立的朝代,并且存续了14年,对地方也有实际的控制权,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大一统的新王朝。相同的还有武则天建立的“周”,不

  • 三皇五帝各自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皇:1、燧人氏: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尊称“燧皇”或“遂皇”。据传,名允,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

  • 宋仁宗对曹皇后是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张氏能盛宠不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我国宋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42年。在位期间也有所作为,可以说是一个公认的好皇帝。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也是人,是人就逃不开爱这个字。当然,宋仁宗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说宋仁宗后宫中的两个女人。先说张氏,张氏的出身比较好,父亲本是一名进士,可惜英年早逝。母亲为了生活,去

  • 陕西的简称“陕”发源于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本人“鸿鹄迎罡”是土生土长的陕西关中人士,谈谈这个问题的由来。陕西位居中华大地地理位置中心,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地区之一,目前,陕西有人口3835万,面积近21万平方公里,下辖西安、宝鸡、咸阳、榆林、汉中等10个地级市,外加一个跟地级市同级别的杨陵农业示范区。历史上,陕西近21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并不

  • 唐玄宗娶杨玉环,违背古代礼仪制度,为何没有任何大臣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娶儿子的老婆杨玉环为妻,为何大臣没有反对?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唐玄宗娶杨玉环,有没有违背古代的礼仪制度?这个肯定是没有的!因为这个父亲并没有直接把儿子的老婆抢来,而是使用了漫天过海的方法,成功地将杨玉环的身份漂干净了。唐玄宗对儿媳动了歪心思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的妻子。天生丽质的扬

  • 古代皇帝的年号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年号,是一个封建或割据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因此,自汉武帝时采用年号起,历朝历代帝王或分裂割据者、农民起义首领基本上都取一个或数个年号,表示正统,图个吉利祥瑞。沿袭到清末

  • 战国时期周天子为何不招兵买马,广纳天下贤士,效仿其他诸侯国壮大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天子可不傻。战国时,周室一直在想办法吸纳人才,企图改善生存环境。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周要想招兵买马、发展壮大已经不可能了。重视吸纳士人的周室张仪去投秦时,路过东周。东周君在客人的建议下招待了张仪,看出张仪是个人才,表示:“如果你将来找不到好机会,这里随时欢迎你!”随后,亲自资送张仪。(《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