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安这座城市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西安这座城市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1/25 9:50:11

西周12+秦3+西汉13+新王莽1+更始帝刘玄1+东汉献帝1-西晋愍帝司马邺1+前赵刘曜1+前秦6+后秦3+西魏3+北周5+隋3+唐20=63

加上农民政权:

赤眉帝刘盆子1+大齐黄巢1+大顺李白成1=66

合计66位皇帝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秦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颠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建都1140年之久。

西安是我国也是世界的大占都,这已是获得广泛认同的不争的事实;但西安究竟是几朝古都,以及与之相关连的西安始都于何年,西安建都究竟历时多少年等,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纷纭的问题。近年来,“十三朝说”得到较多学者的赞同,但不时仍有不同意见提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影响对西安古都地位认定的无关宏旨的问题,但实际上不仅使有关政府部门在对外宣传介绍时常出现混乱现象,也妨碍对西安作为重要古都之历史的深入研究。所以还需要进行精深的研究,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结论。

据学者们对述及西安地区历史上建都之王朝问题的论著进行搜检统汁,发现关于西安建都朝代数,已先后出现十朝说、十一朝说、十二朝说、十三朝说,直至二十一朝说等12种之多。实际上在上述诸说中,不少还有2种、3种甚至4种见解。粗略统计,见诸报刊论著中关于西安建都朝代的说法,竟达20多种。当然,上述的诸朝说只是一种概称,究其实,内中既包括有统一时期的王朝,也包括有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还包括有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说:

(一)十朝说。最初的倡导者是历史学者武伯纶。他在1979年出版的与1984年再版的《西安历史述略》一书中,列出了在西安建都的10个朝代,即:

西周(前1134一前771)

秦(前221前207)

西汉(前20424)

前赵(318329)

前秦(351383)

后秦(384417)

西魏(535556)

北周(557581)

隋(581617)

唐(618907)

前后历时共1062年。

作者也认为“以上只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事实上并不完全正确,有的更不能反映历史的实际情况”_J1.上述十朝说的确不全面,尤其是一些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讫年代,未作精审的考订,很不准确。但所列10个朝代却是曾在西安建都的最主要的王朝与政权。

(二)十四朝说。由统计学家、曾任副局长的王书勋于1992年在《对西安历史上建都朝代和时间的统计研究》一文中提出。即在前述十朝外,增加了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周(武周)等4个朝代。在文中列有,对所确定的十四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止年代一一列明,得出在西安建都历时1158年的结论。

作者对建都朝代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从专业统计工作角度对新认定的14朝在西安建都之起讫年代竭力进行准确的统计。但因所提出的一些建都朝代标准存在可商榷之处以及进行建都年代统计的一些根据,如前述之等并非权威性论著,因而也存在若干不确定的问题。

(三)十三朝说。由历史学家牛致功教授于1993年著文沦定。他在0一文中,在肯定了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朝代在西安建都“是没有争议的”之后,论定王莽建立的新朝与东汉献帝被胁迫到长安以及西晋愍帝在长安称帝均应视为在长安建都,同时还阐述了西奔长安与所建周不应视作在长安建都的理由。因而认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因为所论依据比较充分,所以颇具影响。但在学术界,对该文所说“至于黄巢在长安建国称帝,在西安建国称王,都是农民政权的问题,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却颇多批评,未得到广泛认同。

(四)十七朝说。家史念海教授力主此说。

1990年,他在一文中将西安市定为我国惟一的一座历史上建都历时千年以上的古都。并将他认定的在西安建都的17个王朝与政权列述如下:

1.镐:西周都,268年;

2.咸阳:秦都,145年;

3.长安:西汉都,208年;

4.长安:新莽都,15年;

5.长安:汉(刘玄)更始都,3年;

6.长安:赤眉都,2年;

7.长安:东汉献帝都,6年;

8.长安:晋惠帝愍帝都,7年;

9.长安:前赵都,10年;

10长安:前秦都,35年;

11.常安:后秦都,32年;

12长安:西魏都,23年;

13.长安:北周都,25年;

14长安:隋都,26年;

15.长安:唐都,266年;

16长安:齐(黄巢)都,4年;

17长安:大顺(李白成)都,2年。

上列17朝建都历时为1077年。

十七朝说较前述十三朝说增加了西汉末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与唐末大齐黄巢、明末大顺李白成等4个政权。其中作者将汉更始帝刘玄所建政权称为“西汉之际称雄诸国”之一,而将后三者称为“农民及流民建立的政权”。此说虽于1991年初即已刊布,竟未为十三朝说及十四朝说之作者们所认同,这显然是彼此间学术观点不同所致。

综合分析上述几种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西安地区建都朝代之见解,可以看出造成诸说杂出、意见不一的主要原因还在判定古都的标准有歧义以及对一些史实的认识不一致。前者集中在对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所建都城之认识上,后者反映在西晋之惠帝、愍帝及所建周朝是否在长安建都等问题上。所以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确立科学的古都定义人手,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来确定建都朝代问题。

关于古都的定义,已有一些学者作出了自己的阐述。但目前为我国古都学界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定义则是:我国历代王朝与政权所建立的首都(包括一些地区性政权建立的都城)及陪都皆为古都,这一定义显然是较为宽泛的。也就是说,凡是被历史上某一王朝或政权的统治者作为统治中心的城邑,不论其时间的久暂,统治区域的广狭,是统一时期之王朝还是分裂时期之王国,是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是贵族豪强还是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是首都还是陪都,是已沦为废墟还是形成了新的城市,皆应视为古都。

按上述定义,则上述牛致功教授所确认的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地区建都当无问题。关于西晋惠帝与西奔长安不应认为是迁都,以及所建周朝,是以为都,且易名神都,武周王朝的政治生命是与神都共始终,因而不当以长安为都,上述情况,牛致功教授在他的《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一文中皆有精辟论述,这里不再引述。因而此三朝应排除在曾于西安建都之朝代之外。

对于刘玄、刘盆子、黄巢、李自成等所建政权是否在西安建都事,按前述古都定义审视,不当以因是农民政权,“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一语即行否定,而应当予以考虑。

正史中对刘玄、刘盆子事迹记载最详的当推《后汉书》,该书曾为刘玄、刘盆子设传,排为列传第一,紧接在帝后纪之后。可见对二人十分推重。按其史实,二人均于新莽末年乘势而起,聚众起义,并被拥立为帝,先后攻入长安,封王拜相。

建年号,行政令,历时均分别达到2年。因此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应视为在长安建过都。对于黄巢,旧唐书、新唐书俱有传。载明黄巢率起义军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12月5日攻占长安,13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后至金统四年(883年)4月10日始撤离长安。以长安为都施行政令长达3年,故而大齐政权也当列入在西安地区建过都的一个政权。至于明末李自成,虽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十月攻占西安,十七年(1644年)正月称王于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但为时不长,即于当年二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三月十九日攻占京师,并在北京称帝。

由此可见,李白成只是将西安当作攻取京师的基地,并未将之定为都城。

综上所述,可判定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六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五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二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等三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称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关于历代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合计历时多少年的问题,也有多种见解,短者有1062年的,长者有1220年的,介于二者之间的尚有1077年、1158年与1099年诸种。。

这显然是与各自认定的建都朝代与计算方法不同有关。现按前述确定的十六朝另行计算如下:

西周:都于丰镐,始于文王末年,止于幽王十一年。幽王十一年为公元前771年,此为史所明载。至于文王都丰之年代,向有多种说法。2000年10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的首选之年。这样据《史记。周本纪》,武王元年则为公元前1057年,文王死于公元前1058年,周人自岐下东徙,

于沣河西岸作丰邑就为公元前1059年。此即为西安地区始都之年代,也是西安地区建城之起始年。若以此年为西周在西安地区建都之起始年,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身死国灭,西周在丰镐建都历时为289年。

秦:都于栎阳,始于献公二年(前。383年),止于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历时34年;都于成阳,始于孝公十二年,止于子婴元年(前207年),历时144年。合计178年。

西汉:都于栎阳,始于高祖五年(前202年),止于高祖七年(前200年),历时3年;都于长安,始于高祖七年,止于孺子婴居摄三年(8年),历时208年。合计211年。

新:都于常安,始于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止于地皇四年(23年),历时15年。

汉更始帝刘玄:都于长安,始于更始二年(24年),止于更始三年(25年),历时2年。

赤眉帝刘盆子:都于长安,始于建世元年(25年),止于建世二年(26年),历时2年。

东汉献帝:都于长安,始于初平元年(190年),止于兴平二年(195年),历时6年。

西晋愍帝:都于长安,始于建兴元年(313年),止于建兴四年(316年),历时4年。

前赵:都于长安,始于刘曜光初元年(318年),止于光初十二年(329年),历时12年。

前秦:都于长安,始于苻健皇始元年(351年),止于苻丕太安元年(385年),历时35年。

后秦:都于常安,始于姚苌建初元年(386年),止于姚泓永和二年(417年),历时32年。

西魏:都于长安,始于文帝大统元年(535年),止于恭帝三年(556年),历时22年。

北周:都于长安,始于闵帝元年(557年),止于静帝大定元年(581年),历时25年。

隋:都于大兴,始于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止于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历时38年。

唐:都于长安。由于武则天建周朝,移都神都(今洛阳市)及黄巢大齐政权曾都于长安,故唐朝都于长安可分为前、中、末三个时期。前期始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止于睿宗文明元年(684年),历时67年;中期始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止于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历时176年;末期始于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止于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历时22年。前、中、末期合计265年。

大齐帝黄巢:都于长安,始于金统元年(880年),止于金统四年(883年),历时4年。

上列16个朝代与政权在西安地区建都,去掉7个重叠年份,累计为1133年。简言之,西安是十六朝古都,建都历时长达33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历史上有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

  • 清朝一共268年,历经10个皇帝,是否都没有国际视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部落,能建成和维持一千多万,几亿人口的大清帝国的皇帝们都没有国际视野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与开放发散型的地中海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那时他们视野比起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就是比地中海文化圈的没法比,比俄国的彼得大帝也没法比。。。相对皇太极的国际视野

  • 历代开国皇帝在同一时期哪个会赢的天下?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这只能假设了,因为可以比较性太小了。每个时期国家状况,兵力,手下对手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先把公认的比较厉害的开国皇帝列出来。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东汉刘秀,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朝我们认为努尔哈赤是开国皇帝。最终结果肯定是一样的都是皇

  •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并非后世演义所著昏聩无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是先主刘备留下的所谓“股肱之臣”以诸葛亮为首,很多都功高盖主。刘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大权旁落”,实权不大。想要有什么作为也是政令不通。更何况先主刘备死前曾说:刘婵可立你(指诸葛)立之,不可立,你废之自立。这无疑是悬在刘禅头上的一把钢刀啊。诸葛亮集团对刘禅的地位是有实质性巨大威胁的。而刘禅自己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的谥号看起来就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谥(shì)号是怎么来的。最早,周公旦、姜太公等人去世下葬之前,朝廷需要对他们生前的事迹做一番描述,于是周王朝就开始制定谥法。所以,谥号其实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只不过是用了超浓缩的几个字。这些字被确定下来,然后规定什么行为可以用哪个字,这就是谥法了。别看只有几个字。每个字

  • 历代皇帝都在哪个城市建都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夏朝1、阳城河南登封2、安邑山西夏县西北3、阳翟河南禹州4、斟河南洛阳偃师5、商丘河南商丘6、帝丘河南濮阳7、纶城河南商丘东8、原河南济源9、老丘河南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10、西河河南安阳东南二、商朝1、亳河南商丘南汤2、嚣河南郑州仲丁3、相河南安阳西河甲4、耿山西河津祖乙5、庇山东菏泽郓城祖乙6

  •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比如说有1.王莽(823),新;始建国、天风、地皇。2.王郎(2324),汉;自称为汉成帝之子刘子舆。3.王世充(619621),郑;开明;原姓支,字行满。4.王建(907919),前蜀;高祖;天复;891年占四川,903年受唐封为蜀主,907年称帝,国号蜀。5.王衍(91992

  • 如何看待末代皇帝溥仪十岁才断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我们看溥仪为何可以吃奶到十岁大:1、宫中女人多,像乳妈王焦氏这样的奶妈多,货源充足,源源不断;2、皇室中有专门供皇帝(慈禧太后)吃人奶的奶妈机构,溥仪是皇帝,可以享受这个权利,其他人还真没这个待遇;3,人奶更卫生,更有营养,对溥仪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其次,我们看溥仪吃人奶到十岁对他的影响有哪些:

  • 后梁立国16年,为何历任皇帝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后梁(907-923)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正式灭亡。当时,后梁地区的人们是可怜的。他们原以为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最终也只是黄粱一梦。在后梁建立初期,开国皇帝朱温还是有点一代枭雄的风范。他在政治上做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革除了唐朝的一些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赋。然而朱温并不是一个杰出

  • 同为末代皇帝,为何尼古拉二世和溥仪的命运大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一个很有脑洞的问题。作为封建专制国家的末代皇帝,失国之后的尼古拉二世和爱新觉罗溥仪的命运的确大不相同。先说尼古拉二世,俄国2月革命和10月革命相继爆发之后,尼古拉二世先是推下了沙皇的宝座,随后,在被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关押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俄国内战,尼古拉二世一家最终被苏联秘密处决。尼古拉二世而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