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是战功赫赫的清朝猛将,和珅都不敢惹他,死后名妓为他殉葬!

此人是战功赫赫的清朝猛将,和珅都不敢惹他,死后名妓为他殉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89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0:59

清朝乾隆年间,清军中有一员威风凛凛的虎将,此人就是镶黄旗的海兰察,海兰察不是满族人,而是索伦人(鄂温克族)。海兰察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精于骑射,每次打仗都领头在前面冲锋陷阵,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任凭刀光剑影,他眉头都不眨一下,是当时著名的猛将。

海兰察15岁就参军,一生南征北战,先后参与了抗击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收复台湾等乾隆年间的重要军事战役,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也为大清朝立下了彪炳战功。

由于海兰察作战勇猛,而且讲究谋略,因此他的老上司比如傅恒、阿桂福康安都对他赞不绝口,乾隆更是对海兰察宠信有加,封海兰察为领侍卫内大臣,一等超勇公,先后四次图形紫光阁,海兰察去世后,乾隆破例让海兰察进入昭忠祠,这都是极为罕见的恩赐。

海兰察一生出生入死,一刀一枪拼出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但是海兰察不善言辞,脾气暴躁,也不喜欢巴结权贵,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大红人和珅,和珅一直在找机会报复他。一次海兰察打了胜仗,缴获了敌人很多貂皮和棉袄以及金银财宝,海兰察将金银财宝上缴给了国库,但是却将貂皮和棉袄私自留了下来。

海兰察将这些貂皮和棉袄自己留下了一些,然后分给了手下的将士们,将士们对海兰察非常感激,因为当时气候严寒,这样可以御寒。但是此事却被和珅得知,和珅趁机在乾隆面前参奏海兰察,说海兰察不经过皇上恩准,私自扣押缴获物资,还发给将士收买人心,这是大罪,理应严惩!

乾隆听了却不以为然,他对和珅说:“现在正是寒冬,朕在皇宫大内穿着重裘,烤着火炉还觉得寒冷,海兰察在严寒之地领兵作战,该有多冷?他留点棉袄过冬有错吗?和珅你身为国家大臣不知道体恤前线将士的艰苦,反而来这里告状,你想干什么?”

和珅一听知道自己这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吓得冷汗直流,赶紧跪下磕头说:“皇上,微臣愚钝,没有想到这一层,请皇上恕罪!”乾隆说:“这次就算了,以后不要再提这类事情,下去吧!”和珅这才灰溜溜的离开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乾隆虽然宠信和珅,但是他对于英勇善战的海兰察也是非常爱护的,他知道和珅可以给自己理财,而海兰察是为自己开疆拓土的勇士,不能厚此薄彼。

当然海兰察虽然性格粗鲁,但是也有着柔情似水的一面,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海兰察在随从福康安平定台湾之后返回北京,正好路过苏州。苏州当地的官员在虎丘为海兰察接风洗尘,还请来了苏州的名妓阿芸,在酒席上为海兰察唱歌助兴。

海兰察看到美丽温柔,歌喉婉转的阿芸,顿时心生怜爱,酒席散场之后,海兰察专门为阿芸赎身,然后将阿芸带回了北京,纳为小妾,海兰察对阿芸爱得缠绵悱恻,宠之专房。

阿芸知道海兰察脾气暴躁,生活奢侈,经常委婉的规劝海兰察,海兰察也收敛了不少。海兰察的儿子安禄也是个花花公子,天天不务正业,阿芸却能管住他。

海兰察去世之后,阿芸一滴泪也没有掉,她只是对海兰察的儿子安禄谆谆教导,让安禄低调做人,本分做事,守住祖宗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家业,不要做败家子,安禄听了非常羞愧和感动。

当天夜里,阿芸悬梁自尽,原来她之前在海兰察去世时不哭泣,是因为她已经做好了为海兰察殉葬的打算,阿芸认为自己不过是娼妓之流,海兰察贵为国家大臣,却不嫌弃自己,纳为小妾,还宠爱自己,所以阿芸决定投桃报李,为海兰察殉葬,如此贞洁痴情,海兰察泉下有知,也当含笑于地下。

阿芸,苏州女伶也,失其姓。超勇公海兰察平定台湾,还过吴,当道饯之虎丘画舫。芸出侑酒,公大钟爱,为脱籍挈之去,宠专房。公性粗躁,纵嗜欲,芸婉曲陈谏,多所保全。公子安禄尤不检,芸能裁抑之。公殁之日,芸不哭泣,独絮絮安禄规劝,语以功臣子孙不易为,贵家门户不易守。安禄甚感其言,是夕,芸投缳殉矣。公喑呜叱咤,气盖万夫,偏有此缠绵悱侧之贞姬,报公一死。

更多文章

  • 张勋美妾被俘,敌方欲利用她筹军饷,张勋:我愿用100车军火来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勋,清朝人物

    张勋,著名北洋军阀。辛亥革命期间,张勋驻守南京,与革命党的江浙联军激烈交战,杀死多名革命党。然而革命已然是大势所趋,张勋即使挥舞着螳螂臂,也阻挡不了历史的潮流。张勋最终兵败,仓皇逃跑,但是令他后悔万分的是,他将自己的爱妾小毛子落在了南京,成为革命军的俘虏。为了赎她,张勋竟与势不两立的革命党妥协,送给

  • 大家都知道民国四公子,当年大名鼎鼎的京城三恶少现在却鲜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岑春煊,劳子乔,瑞澄,民国四公子,京城三恶少,

    “民国四公子”的称呼,大家也许不陌生,“京城四少”的名头,大家也应该听说过,分别代表着民国时期以及现在的名门公子状况,那么“京城三恶少”,又有多少同学知道呢?“京城三恶少”是清末时期出了名的官二代,家世的

  • 此人不会骑马射箭,却成一代战神,主席盛赞: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庆之,南北朝人物

    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战功赫赫的将领,比如大家熟悉的名将白起、项羽、卫青、霍去病等人。这些将领率领大军,气吞山河,所到地处,敌军闻风丧胆,于是这些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战神”或者“常胜将军”。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将领,他曾是皇帝

  • 袁世凯与孙中山见面互称“万岁”,给对方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世凯,孙中山,中华民国人物

    袁世凯从孙中山手里接过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已经被南北党争闹得焦头烂额。于是,袁世凯决定邀请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和黄兴进京共商大计,以求与革命党人建立互信合作,改善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1912年8与22日,孙中山抵达北京,袁世凯以豪华阵容亲自接待,给足了孙中山面子。袁世凯是出了名的会做

  • 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权谋之争:老孙跟老袁比还是太嫩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中山,袁世凯,中华民国人物

    1912年2月14日,仅仅做了45天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向参议院递交了辞呈,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统。孙中山此次主动下野,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如果袁世凯能劝清帝退位,他就让出总统之位。这一次,孙中山没有放大炮,他做到了。但是,孙中山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总统接班人很是不放心,费尽心机要压制他,把权力

  • 袁世凯和唐绍仪:从相亲相爱到劳燕分飞,罪魁祸首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世凯,唐绍仪,中华民国人物

    袁世凯和唐绍仪是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也是同甘共苦的战友兄弟,早在袁世凯朝鲜发家之时,唐绍仪就是其左膀右臂。1912年3月,袁世凯从孙中山手里接过临时大总统之位,但前提是要遵守《临时约法》,约法规定,国民政府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也就是说,大总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凡事需要内阁总理签字才能生效。新政

  • 向多尔衮提议“剃发令”,他才是大明第一汉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汉奸,孙之獬,剃发令,清朝人物

    酷刑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震慑和打击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相当重视刑罚。但从人性角度上来讲,刑罚带有扭曲性质,而酷刑的诞生更是直接成为摧残人性、泯灭道德的一个标志。然而在当真遇到万恶不赦之辈时,也确需酷刑严惩,即使是在以慈悲为怀的佛门之中,遇到恶魔之时,也需用霹雳的手段。中国

  • 为什么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唐,李广,汉朝人物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以此感叹不受重用,仕途坎坷。但事情的发展都不是偶然的,不能全归于“命运”。那么,又为什么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呢?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

  • 晚清湖南的一个官员,比海瑞更清廉,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兆棠,晚清,清朝人物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都是十分推崇清官,各朝史书也往往对清正廉洁的官员大家赞扬,民间百姓也对清官赞誉满满。然而,清朝有这样一个官员,史书记载他“至贫,不能治行李、迎妻子”,即他穷的连行李都置办不了,派马车接送妻子都是个问题,这样看来他比海瑞清廉的多了。可就是这样一个至贫之官,却受

  • 上街买菜还要操持家务,晚年胡适的寓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适,民国人物

    胡适青年时留学美国,住了七年,中年做美国大使,住了八年。一九四九年春,他偕江冬秀离开上海,乘海轮到美国,一住就是十年。这位大学者在美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上街买菜操持家务胡适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船抵旧金山,这一天是百万大军飞渡长江的一天,他在旧金山船上哀叹一声:“我愿意用我道义力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