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你是范增,在彭城大战后怎么样说才能说服项羽灭了刘邦?

如果你是范增,在彭城大战后怎么样说才能说服项羽灭了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3/12/16 7:01:00

很简单,坚持对项羽称臣,然后永远不要以亚父身份自居,项羽要什么给就对了,千万不要认为你的就是你的。

事实上西楚政权就是靠着项羽一个人的赫赫战功撑起来的,其他人包括范增在内都是锦上添花,所以老老实实听项羽安排就是了,一定不要和项羽对着干,要无条件的信任和相信项羽。

最后就是好好活着,帮助项羽压服内部一切不服的旧贵族。

西楚政权由盛转衰的开始其实就是项范之争,而所谓的项范之争实质上又是西楚内部由来已久的霸王集团与亚父集团之争。

如果说一开始的项羽因为威望不够还需要一个亚父存在,那么当项羽坐稳霸王之位后,中央集权就势在必行,可偏偏亚父范增却拒绝交权,之后又因为范增的突然出事,导致西楚内部的部分权力由于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期,才将西楚真正推向了深渊。

而项羽纵然天纵奇才,但时间上终究是棋差一招。

事实上项羽翻盘最好的时间点就是在汉三年四月(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当时汉军韩信部才刚刚拿下赵国,但是此时的刘邦在荥阳已经撑不下去了,所以开始希望项羽能答应和谈。同时项羽也的确有了和谈的打算,可没想到范增以亚父之尊非要跳出来“劝项羽急攻荥阳”,导致项羽无法顺利和谈,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其实项羽作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将领,他不可能对自身军队情况和政权处境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的,正是因为项羽知道自己需要时间整顿内部,所以才准备逼迫刘邦和谈,然后全力放到内部,只是偏偏范增发抽一样非要杀刘邦,导致项羽骑虎难下。

同时还有一点,只要此时和谈,刘邦是绝对没有胆子毁约的,这样一来韩信也就失去了攻灭齐国的机会,如此燕国不投降,那么西楚照样还是天下主宰。接着再缓冲个几年,等到项羽整顿完毕,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是奈何范增这个亚父的存在,致使项羽最终功败垂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烛之武成功说服秦穆公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说这件事情不吐槽一下这个郑国也确实说不过去,你说你去看一个女人那没什么问题,你偷看一个男人洗澡这是什么事儿?虽然这个男人外面宣称自己的腋下那一块肉很特别,但你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跑人家去偷看偷看也就罢了,你还光明正大的偷看让别人给知道了……由此带来的灾难是难以想象的。晋国,秦国两个大国率领军队过来讨伐

  • 城濮之战的具体背景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城濮是战争的地点,山东甑城一带。说起城濮之战,就会联系到成语“退避三舍”。晋献公之子重耳逃难流亡到了楚国,楚成王对他以国宾之礼,他觉得重耳必将有成就。一日,楚成王宴请重耳时说,如果有一日你当上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楚国物产丰富,丝绸

  • 单说用人方面,历史上哪五位皇帝最为突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回答这个问题上榜的君主大多是开国君,毕竟乱世出英雄,而英雄需要明主来发现和提拔。个人认为单轮用人的话嬴政、刘邦、曹操、孙权、李世民五人可称突出。嬴政始皇帝生于战国乱世,也是战国终结者和秦朝缔造者。手下名将名臣齐聚:文有李斯、武有白起、王翦、蒙恬、蒙挚、司马错等等,无一不是声名显赫流传千古的人物。而

  • 如何从用人(文臣武将)方面评价一位帝王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看到这个问题,我立马想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的事情。当初齐僖公死的时候,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因为王位相继死去,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两人展开了争夺王位的角逐。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得力助手,而管仲则一心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在赶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曾经用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哪位皇帝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创立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

  •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下求贤的诏令?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广纳人才,拱故汉王朝当下有句时髦的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个套路是任何时代都适用!刘邦虽然是个粗人,一开始也看不起儒生,后来在与陆贾的一次对话中,问他,你是在马上得天下,但是你能在马上治天下吗?这才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广求贤才于天下。在叔孙通等儒生制定相关典章制度后,通过一次日常皇帝

  • 商鞅是如何成功入职秦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是卫国国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姓姬。公孙鞅年轻的时候好刑名之学,在魏国丞相公叔痤手下做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卫鞅有才华,但他还没来得及向国王推荐,自己就病倒了。有一天魏惠王来探望病情,他对公叔痤说:“您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国家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说:“卫鞅人尽管年轻但很

  • 历史上敢骂皇帝的大臣有哪些,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敢骂皇帝的大臣很多,他们百分之九十都死于非命,约百分之一成功名留青史。骂皇帝是大逆不道的大罪,罪名是“大不敬”,论罪当诛九族!当然通常都是处死大臣本人,流放其家人;或者罢官流放,或者削爵成民;总而言之,按罪诛九族的极少,历史上只有方孝孺因骂皇帝被诛了十族,且有人说是这清朝伪造的。秦始皇还不是皇

  • 古代历代皇帝的亲卫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羽林,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东汉羽林中郎将所属“羽林郎”128人,为皇帝的宿卫侍从;羽林左、右监所属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担任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魏晋南北朝历代沿设羽林监,魏、西晋时领营兵,东晋无营兵。南朝因之。北朝魏、齐有羽林监,北周大司马所属有左右

  • 关于历史上有名的“士”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希望对你有帮助鸡鸣狗盗秦昭襄王听说田文贤能,把他请到秦国,想让他就相位,但秦国宰相樗里疾担心田文夺他的相位,指使他的门客公孙谗言于昭襄王:“田文是齐国人,他必定先齐后秦。再说,他的门客都是藏龙卧虎之辈,对秦国的事务了如指掌,他一旦背叛秦国,秦国就危在旦夕。”。昭襄王去问樗里疾,樗里疾假作惊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