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分别问了他们两个人一人一个问题。
问洪承畴,愿不愿意给顺治做老师,把他教育成一个好皇帝,让满汉公认的好皇帝?
其实孝庄抓住了一点,不是许诺他们生前有怎样的荣华,而是要他们自己选择死后的历史回答,是做忠臣名相,流芳百世,还是包藏私心,遗臭万年,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二人均选择了前者,大清的江山按照历史的进程发展下去了。
感谢您的邀请。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三个人的简史。
孝庄文皇后(庄妃),一个蒙古部落首领的女儿。皇太极本来取的是她姑姑,因为几年不孕,见过孝庄之后,心动了,就又娶了孝庄。因为其儿子福临(顺治帝),得以铭记历史。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顺治帝的叔叔。一生功勋显赫。皇太极去世时没有指定接班人,引来的各方势力争夺,最主要的就是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多尔衮中途放弃,转而支持孝庄的儿子福临继承。之后,被顺治帝各种加封号,最重要的是:皇父摄政王。
洪承畴,明朝正儿八经的朝廷大员,管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深受重用。松锦之战战败被清朝俘虏。
我们先看看孝庄如何说服洪承畴,洪被俘之后,绝食不降。皇太极为了虏获洪,重金收买其仆人,知道洪的弱点:好色。孝庄便毛遂自荐上阵。男人嘛,天生嫉妒心,一个绝色美女还是皇太极的老婆,自然会心动的。至于有没有发生关系不得而知,原因是语言不通。洪应该是不会满语的,而孝庄也不会汉语的,地位不高,皇太极不会请先生教她的。真正劝降的应该是范文程,明朝大势已去,洪不可能看不出来,至于在归降以前,如何将自己的面子捡回来,或许,孝庄献身,于皇太极于洪承畴都是一举两得。
再来说孝庄和多尔衮。多尔衮放弃皇位,我们得看背后的既得利益。“周易”里面讲满则亏,意思就是一个团队里面老大,一定有左膀右臂为其冲锋陷阵,出事了,由他们扛着,自己独居幕后操作。多尔衮力保九岁顺治帝,自己既能独善其身,也能大权在握。而孝庄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执掌皇权,必须寻一有力靠山,多尔衮再合适不过了。更何况两人年纪相仿。所以,这也是各取所需。
至于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从多尔衮去世后,遭到了顺治帝的清算,其中一条罪状是“亲到皇宫内院”可以看出,两人关系不一般。《清世祖实录》中提到过“睿王(多尔衮)摄政时,皇太后与顺治帝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清朝皇帝是以孝治天下,为什么他们母子俩要那么久才见一次呢?结合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来看,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着实不一般。除了给多尔衮封号和你赏赐以外,把自己献身出去也是极有可能。权钱色,这个既得利益应该足以让多尔衮放弃皇位转而支持顺治帝。
纯手工码字,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