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去当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称赞说:“好!”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的县令,果然非常称职,老百姓都很称赞。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京城里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尉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称赞说:“好!”于是又任命祁午为军尉,果然也很称职,大家都赞扬他。
指古代帝王的成语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