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不让吃猪肉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不让吃猪肉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24 更新时间:2023/12/24 2:47:49

这个问题好解释:当时主政者“朱”姓,“朱”与“猪”谐音。“朱”者“猪”也!

这就和民国时期袁世凯主政一样,硬生生的就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袁消”,改成“汤圆”了!

明朝不让吃猪肉的原因是,提问的人在扯犊子。

明朝并没有不准吃猪肉的规矩,恰恰相反,国人真正将猪肉作为主要肉食,就是从明朝的时候开始的,在此之前,国人更喜欢吃的是羊肉,并不是猪肉。

虽然明朝的皇帝姓朱,但古代的避讳讲究的是讳名不讳姓,而朱元璋原本也是穷苦出身,他并没有下旨说什么不准养猪、杀猪、吃猪肉,当时一切都照旧。

讳名不讳姓,明朝不禁猪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就是说唐朝的时候因为皇族姓,所以禁止民间捕捉鲤鱼跟吃鲤鱼,然而实际上,这个故事出自一本志怪野闻,并非正经的史料典籍。

在唐代的诗歌之中,将鲤鱼做成美食的诗人比比皆是,根本不稀罕。

古时候虽然有避讳的制度,但却也有个规矩,那就是讳名不讳姓,也就是人们要避的,是那些贵胄帝名字中的字,而不是他们的姓氏。

明朝的皇帝虽然姓朱,但这并不需要避讳,而且那时候民间还是习惯于将猪称作豚、豕之类并不常叫做“猪”,也就没有什么相关的妨碍会出现。

明朝时期,猪肉全面兴盛先秦时代,根据周礼,人们要吃肉还要先看身份,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虽然没有了这方面的禁锢,但能够吃得起肉的百姓还是不那么多。

古代的牛用于农耕,虽然朝廷没有禁止吃牛肉,但是禁止私自屠宰耕牛,所以相对来说牛肉也是比较少的,而猪的养殖虽然很早,却也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

反倒是从南北朝到隋唐,受到游牧族群影响,中原地区非常盛行吃羊肉。

两宋时期仍旧如此,北宋南迁之后,因为羊肉需求量非常巨大,所以还培养出了湖羊,而那时候猪肉虽然已经被苏东坡等带火,却也与羊肉相去甚远,所谓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元朝时代,牛羊肉更加风行,猪肉的地位仍旧非常低,直到明朝前期,猪肉的价格仍旧是要高于羊肉等肉食的,所以不是非常普遍。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猪肉的价格开始低于羊肉,民间吃猪肉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宫廷之内猪肉的供应量也超过了羊肉。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猪肉成为了国人餐桌上的主流肉食,直到如今。

在目前存留下来的明代御膳菜单之中,使用猪肉的菜肴有九十七道,而用羊肉的有五十五道,至于用牛肉的则有三十二道,猪肉完全成为了当时最普遍的肉食。

明武宗短暂禁猪,成了闹剧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就没有禁止过吃猪肉,但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这个贪玩儿的皇帝弄出了幺蛾子,比如在正德十四年,他颁布了《禁猪令》。

在《明实录》中记载,朱厚照巡幸仪征的时候,开始禁止民间养猪、宰猪,而原因是因为他自己姓朱而且生肖是猪,如果违反规定,就要发配边远之地充军。

一时之间,弄得人心惶惶,百姓们只能将猪扔掉、活埋之类,猪肉就更别想。

这样的做法自然引发了动荡,没多久就导致群臣上疏,第二年,武宗被迫取消禁令。

换言之,明朝真正禁猪的时间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三个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闹剧,整个明朝非但没有禁止过吃猪肉,反而猪肉大行其道,成为了肉食的主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姓高的如何避明仁宗朱高炽的名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问者想多了,明朝姓高的人不需要避明仁宗朱高炽帝讳中的“高”字!不仅姓不要避,连名字中出现“高”字也不用避。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这方面还是相当大气的,《大明律》明文规定:名字中与帝讳同音不同字的不需要避帝讳,只使用了一个字的也不需要避帝讳,除非您叫“X高炽”或者“高炽X”之类,否则不需要改名。当

  • 为什么古人要用通假字?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怎么不直接用“凋”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通假字是现代人的理解。古时候,文字没有现如今的丰富、全面、分门别类,故在用字上,存在着约定俗成的写法。而这些,以今人的看法则称之为错、别字,实则不然。以为例,其义相当于今之雕,古时即作凋用。具体的用法分作几类:辟如今古字,异体字,同音字,借代字等。至于如何应用,一是专家、一是实践,学习吧。还有

  • 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的避讳避讳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

  •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代哪个皇帝执政期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代宋神宗执政期间。熙宁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委任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熙宁三年

  • 中国古代那个帝王是因为好色而丢了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宠爱妲己不理国事被西周所灭;夏桀因为妹喜被商所灭;周幼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来被外族所灭;吴王夫差因为西施被越王勾践所灭;唐玄宗因为杨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虽历尽八年平叛成功,可大唐也日渐衰落;陈后主爱美人不爱江山最终导致灭国。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

  • ‘‘皇帝’’二字是如何由来的?皇是谁?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当秦王政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后,他便觉得如果依然使用自商、周以来就有的“王”这个称谓,已经不足以表明他的丰功伟绩,无法彰显他与古往今来统治者的不同,所以就下令让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臣下商议,更改名号。群臣商议后上表说:上古时代的“五帝”,所能统领的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猪叫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明朝那猪还得叫猪!朱元璋压根儿不会在意,因为避讳只避名不避姓,总不能叫别人不姓朱吗?朱元璋是穷苦老百姓出身,决不会断百姓活路,杀猪就是杀猪,哪个大臣要与“杀朱”联系起来,制造混乱,估计朱元璋先把大臣当猪宰了。有故事、野史为证。01、朱元璋写对联过年啦!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迎来了第一个春

  •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会避讳“民”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不仅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就算他驾崩了,只有唐朝还在,就必须避他的讳。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最后一句话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明明是“民风”,柳宗元却写作“人风”,没错,这便是避李世民的“民”字讳。唐朝,是一个把避讳制度玩出天际的朝代,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过,它不遵循

  • 因为自己姓朱又属猪,明武宗就下令全国禁止养猪,这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厚照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他

  • 朱元璋为何对“和尚”“僧人”等字眼相当忌讳,还因此杀了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少年朱元璋》,专门讲了朱元璋小时候的事,那时他还叫朱重八。朱元璋去寺庙当和尚是无奈之举。当时先有瘟疫,瘟疫还没有过去,又是旱灾接着是蝗灾,他的父母与哥哥几乎同时去世,让朱元璋的家彻底败落,所谓“家破人亡”不过寥寥四字,但“事非经过不知难”,父母死无葬身之地,让朱元璋真正体会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