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开国皇帝是不是精神失常?

北魏开国皇帝是不是精神失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4/1/25 8:11:45

拓跋,鲜卑族,史称道武帝。

原为代国国拓跋什翼犍之孙,后国家为前秦所灭。公元386年,拓跋趁前秦内乱,重兴代国,当年四月又自称魏王,定都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东北的平城。398年,拓跋将国号正式定为魏。

北魏的建立,一直到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十六国分割局面。

据有关期刊章分析,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晚年时期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情绪失控,焦躁不安,喜怒无常,多疑暴虐,有时大臣们在他年前,突然想起不好的事情,就会突然屠杀大臣,横尸殿前。

不仅如此,他甚至“嘿”药,迷上了一种叫做“寒食散”的药物,这种药物类似于后世的兴奋剂。拓跋服药之后,情绪异常激动,不吃不睡。

为了长生不老,他又疯狂地迷上占卜炼丹,等到丹药炼好,自己也不吃,先给死囚犯吃,用他们来做实验,很多死囚就提前“安乐死”了。即便如此,拓跋也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地求仙访道,寻觅长生丹药。

有分析说,拓跋出现这种精神异常与其生平有关,早年时的拓跋一直生活在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中,处处充满着危险,父亲在一次部落格斗中重伤去世,母亲又与爷爷拓跋什翼犍结婚,这种少数民族婚姻在其族群并不算什么,后来母亲贺氏又生下了三个男孩。到了376年,代国被前秦击败,拓跋和母亲贺氏又被流放至外地,童年的经历导致其性情暴躁。

在拓跋建国之后,他效仿汉制,在文化,治国等方面开始逐渐向中原靠拢,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反对,他又开始抓住机会铲除异己,扫清了障碍。

到了后期,他几乎人性扭曲,在后宫开始杀掉他所猜忌的人,包括太子母亲,囚禁贺夫人,导致太子拓跋嗣失踪。后来被拓跋绍所杀,是年39岁。

北魏皇室血统是鲜卑族而鲜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类汉人”政权名为“代国”,鲜卑族在大乱斗中存留了下来,前秦、西燕、后燕相继灭亡,而拓拔在灭了后燕后占据了后燕的土地,正式入主中原。从此鲜卑族政权就从漠北移动到了中原。

一、北魏开国皇帝不是精神失常,而是“磕药”了

拓拔颁布《告天下诏》:“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胶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身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所以,北魏的开国皇帝,就是,拓拔,这个问题是问,北魏的开国皇帝是不是精神失常?怎么才算精神失常?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吸毒产生幻觉称帝后期的拓跋圭,从西晋人那里学习了一种放飞自我的方法:“服用五石散。”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是魏晋的玄学家们研究出来的一种“药物”,所提到的“五石”分别是石钟乳、石硫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食用五石散后,可以让人短时间产生幻觉,内心出现莫名的快感。

就和现在吸毒一样,不过当时的政府不管,很多文人雅士都服用五石散,五石散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对人的中枢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是一种慢性毒品,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很大的坏处。

拓拔在年少时就行走穿梭于战乱之中,建立帝业后服用五石散,发现头也不痛了,心也不慌了,湿疣,溃疡什么都好了,据说还有“壮阳”的功效,拓拔以为这是“神药”。

而拓拔没有发现,自己长期服用五石散自己的性格已经变得暴躁,时常会产生“每个人都想害死朕!”的想法。北魏鲜卑族人也开始学习汉人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吃了五石散,大臣往下斩!服用五石散的拓拔专门挑选那些位高权重的开国元老来杀。拓拔杀大臣和服用五石散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拓拔的内心可能也想杀这些大臣吧,可是话又说回来了那个王朝建立之初不会杀两个开国立威呢?

二、拓拔之死拓拔在当年战败逃亡是,跑到自己舅舅贺兰部落,其实没啥坏就坏在拓拔看上自己的“亲小姨”这种事贺兰夫人(拓拔母亲)一定不允许啊。拓拔克制不了自己,就杀了自己的小姨夫将小姨娶进了门。没过多久就生下一子名为“拓跋绍”。而在拓拔服用五石散后,这一磕完药就去找小姨,找自己抢来的小姨可不是为了风花雪月,而是为了发泄!某日不知这费了很大劲抢来的小姨,怎么触怒了拓拔他竟然下令要处死她。吓的贺兰小姨立马叫来了儿子拓跋绍,拓跋绍趁着夜色将自己的父亲杀死在床榻之上。其实拓拔也只是吓一下贺兰小姨,只是将她囚禁,没想到儿子就这么果断。

评说:拓拔的性情大变与服用五石散有很大的关系,但他不是精神失常而是磕了药,少年的拓拔在五胡十六国中是一个带领鲜卑族走向中兴之路的君主。他霸气灭燕,摒弃种族见地,不管任何种族,只要在北魏就一律平等,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政策。拓拔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服食五石散”,他的一生就毁在了磕药上,这也算是一个悲催的结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个女皇帝?她们都是那个朝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北魏殇帝-元姑娘,但是在继位当天就被废黜。第二位、唐朝的武则天共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文佳皇帝,圣神皇帝。1、北魏殇帝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中国北魏皇室成员,生于北魏首都洛阳,真名不详,姓元氏(本姓拓跋氏),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胡氏的女儿,也是孝明帝

  • 北魏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孝文帝不彻底的汉化改革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让北魏走向灭亡,而雌雄双煞胡太后和尔朱荣是北魏亡国祸首。历史,总是幽默的。自道武帝拓跋起,子贵母死,己成魏王朝不可变更更的祖制。唯有胡太后诞下肃宗明皇帝元诩后,侥幸逃过被杀的命运,最终国权在手,号令天下。而恰恰在她身上,发生了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担心,一直设

  • 北魏孝文帝真的有李欢这个名字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孝文帝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李欢是电视剧中朔造的人物,其原型是孝文帝元宏。历史上没有李欢这样一个皇帝,电视剧《拐个皇帝回现代》中的李欢是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原型塑造的,关于拓跋宏简介如下: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

  • 大清皇帝玉玺有几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25颗玉玺清朝皇帝的印章有两种,一种是皇帝处理政务发号施令所用,比如皇帝之玺。还有一种是闲章,就是皇帝吟诗作画,赏赐大臣用的,比如“丛云”。一般玉制为多。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至今没有下落。传国玉玺,是秦始皇是用神奇的和氏壁镌刻的。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出自

  • 北魏皇帝为何有人说个个都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历史淘沙,这个问题由我来答。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奇怪,北魏皇帝短命是事实,不是有人说才这样的。拓跋、拓跋涛这些北魏前期赫赫有名的皇帝,都是在正直壮年时期被刺杀;拓拔余、拓拔弘都是因为皇帝被刺杀才上位的,结果又被迅速结束了性命;拓跋嗣和拓拔都是英年早逝,拓拔弘是被冯太后毒死。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后的

  •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对中国历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一脉相承。如果我们将之视为一体,那么从北魏建国至隋朝一统天下,便犹如秦国历五百年终灭六国。1,北魏的历程公元383年,前秦苻坚败于淝水。三年后,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复国成功,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呼和浩特)。至公元398年,拓跋正式改国号为“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史

  • 赵武灵王和北魏道武帝拓跋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你提的是一个比较问题,比较的对象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比如说,两个文人谁厉害,要比较谁的知识渊博;要比较两个武士谁厉害,要比较其中谁武艺高强;比较两个帝王谁厉害,当然看谁治国能力强。下面试分析赵武灵王和北魏道武帝拓跋谁厉害:一,在初期巩固政权中两人能力不相上下赵武灵王父亲死后,楚秦燕齐四国想趁会葬

  • 中国古代王朝历代皇帝年号众多,为何清朝皇帝基本都是一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不只是清朝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朝皇帝亦是如此,有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明清实行的是一世一元制。什么是一世一元制呢,就是皇帝在位期间只能用一个年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1368年明朝开国,朱元璋建元洪武。这位后世看来的残暴皇帝,因为出身于农民,其实对于农民还是不错的,朱元璋不喜欢

  •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为何神秘失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这东西应该是真有,但啥时候没了这事就不好说了。在豹眼看来,恐怕没有经历千年,传国玉玺存世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后世那些所谓的传国玉玺,应该不会是原来的那个,恐怕都是赝品。01传国玉玺的由来,及第一次丢失的经历据说秦始皇称帝后,命人用和氏璧镌刻了这个传世玉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由玉工孙寿

  • 消失的那个传国玉玺有留下使用过的圣旨啊文书啊命令啊的文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来从传国玉玺本身的历史进程,来分析一下,是否还有留下带有传国玉玺印章的文物。传国玉玺的诞生传国玉玺第一次是出现在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这本史书上的。据记载,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在攻破赵国之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传国玉玺),并且留下了“完璧归赵”的典故。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