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谏臣刘洎说了什么话导致杀身之祸且永不被平反

谏臣刘洎说了什么话导致杀身之祸且永不被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37 更新时间:2023/12/18 14:36:04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给事中、黄门侍郎等,向来以直言进谏而闻名。

贞观七年,刘洎被授予为给事中。贞观十一年,刘洎又担任了治书侍御史。贞观十七年,他被授予为散骑常侍。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刘洎和岑文本一起支持魏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支持晋王李治。最终,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五月,刘洎上书道:“太子应该勤学善问,对老师朋友友善。但是现在太子只要进入宫闱,动不动就是十天半个月,辅导东宫的大臣们,很少可以与太子应对答问,希望陛下能控制一下对子孙的怜爱,遵照以前的规章制度,这就是天下的大幸啊。”于是,唐太宗让刘洎、岑文本、褚遂良以及马周等人,轮番去往东宫,与太子谈论政事。

贞观十八年,刘洎升迁为侍中。当时,唐太宗要求大臣们共同指出自己的过失。长孙无忌、李绩、杨师道等人都说:“陛下并没有过错。”而刘洎却说:“最近大臣们的上书,凡是不符合陛下心意的,陛下都要当着他们的面,各种责备,上书者们没有一个不惭愧退下的,这样的做法,恐怕不能让大家敞开心扉进言啊。”唐太宗回答道:“你说的很对,朕一定会改的。”

刘洎是褚遂良陷害死的吗

刘洎在册立太子这件事中,支持魏王李泰,并且在唐太宗东征时,辅助太子李治监国,同时担任太子左庶子。据历史记载,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刘洎因为和褚遂良相处的不友好,被褚遂良诬陷,之后被赐死。那么刘洎是褚遂良陷害死的吗?

646年1月,唐太宗回到定州,但是在路途中却得病了,刘洎与中书令马周去看望他。褚遂良问起刘洎关于太宗的病情时,刘洎哭着说:“皇上患了痈疽病,实在是让人担忧啊。”褚遂良却向唐太宗污蔑道:刘洎曾说:“朝延大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只要遵照伊尹霍光的方法,辅佐年少的太子,诛杀那些有异心的大臣,就可以了”。

不久之后,唐太宗病情康复,并向刘洎询问这件事。刘洎根据事实回答,中书令马周也替他作证,证明他的清白,但是褚遂良却坚持自己的说法。于是唐太宗赐死刘洎,让他自行了断。刘洎临死前,想要留下奏言,宪司却不肯给他提供纸笔。唐太宗知道这件事之后,把与这件事相关的许多官吏都关进了监狱。

显庆元年,刘洎的儿子刘弘业上书给唐高宗,想替他的父亲鸣冤,说父亲是被褚遂良诬陷的。唐高宗询问他的心腹,乐彦玮说道:“如果陛下您真的替刘洎洗刷罪名,那岂不是说先帝滥用刑罚吗?”于是唐高宗将他的复议事件压制了下来,不再提这件事。文明元年,武则天下诏恢复刘洎的官职,他的冤情才得以洗刷。

刘洎的评价

刘洎卒于646年一月,因与褚遂良不和,被他陷害。武则天登位后,他的冤情才得到了平反。历史记载中,刘洎的评价还是非常多的。

李世民曾经说:“自从朕统治天下,为人虚心并且正直的,有魏徵。他早晚上书进谏于我。自从他离世之后,刘洎、岑文本、马周等人也传承了他的这个做法。刘洎为人正直,和他交往很有益处。吴兢曾经评价道:“唐太宗喜欢听真诚的话,那时候经常有虞世南、李大亮、刘洎、褚遂良等人,用真切的话语劝谏。

卢文纪曾经说道:“我阅读了很多贞观时期的故事,见识了魏徵、马周的奏书,也看到了王珪、刘洎的奏折,要么讲古今的事情,要么就是分析政情,这些言论都是历代以来的正确对策,而不是胡言乱语。”刘昫也评价道:“刘洎一开始就凭借上书真切且正直而闻名,但是却因为与人不和而遭到诬陷。虽然皇上很后悔,但是事后却没有办法补救,这是良臣的悲哀啊!

张昭评价道:“以前唐朝初期的刘洎、马周,从平民一步步发展起来,最终被唐太宗任用为丞相。之后又有柳璨、朱朴等人,一开始也是担任普通的官职,后来昭宗也对他们加以重用。这四个人,被明主赏识任用。但是唐太宗任用这些人,国家兴盛,昭宗任用这些人,国家却灭亡了。宋祁评价道:“刘洎性格刚烈,辅佐太子的时候,因为言语不注意,被谄媚的人陷害,最后被诛杀。唐太宗虽然英明,但还是被蒙蔽了!”

标签: 谏臣刘洎

更多文章

  • 宰相刘洎为什么到武则天的时候冤情才被洗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宰相刘洎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给事中、黄门侍郎等,向来以直言进谏而闻名。贞观七年,刘洎被授予为给事中。贞观十一年,刘洎又担任了治书

  • 刘洎的冤情为什么到武则天的时候才被洗刷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洎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给事中、黄门侍郎等,向来以直言进谏而闻名。贞观七年,刘洎被授予为给事中。贞观十一年,刘洎又担任了治书

  •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死刘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死刘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少有的明君,他以任贤纳谏而著称,而且在赋税方面也是减轻了不少,大力发展生产,农民身上的担子轻了,在刑罚方面也是做到了整顿吏治,减轻刑罚,所以,唐太宗任政的时期,社会出

  • 为什么说刘洎死的冤?就因教授太子读书遭到妒忌而被陷害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洎,唐朝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刘洎死的冤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一生为唐朝做出了无数贡献,但是就因为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成为了其人生的污点,而且对自己的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在李世民在位期间,自己一共生有三个嫡子,而未来皇位的接班人就在这三个人之中选择。作为嫡长子的李

  • 刘洎忧心皇帝的身体,为何最后却被皇帝赐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刘洎

    贞观十九年(645年)十二月,唐太宗远征高丽回国,途经定州时,因为旅途劳顿加上战事不顺心情不好,突然染上毒疮,病情十分危急。被委以辅佐太子兼监国重任的刘洎和马周赶来看望,出来时正碰到褚遂良也来探病,刘洎一见褚遂良就哭了起来,说:“圣上的身体真让人担忧啊!”忧心皇帝的健康,这话说得没多大毛病。不过在太

  •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旧唐书·薛元超传》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

  • 薛元超是李治发小,为什么还倒向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薛元超,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薛元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薛元超是初唐时期著名才子,因为父亲去世的早,由他的姑姑照顾长大,而当时他的姑姑是在宫里教导李治,所以薛元超也基本上是在宫里长大,和李治从小就在一起玩的,和李治算是关系很好的发小,可是在太子李贤谋反案中,薛元超却倒向了武则天,这是为什

  • 被称为“朝右文宗”的薛元超。在历史上评价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薛元超,唐朝

    对薛元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薛元超,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薛元超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的名臣,他以直谏著称,并深受唐高宗的信任。薛元超和裴炎一样,曾经都是武则天倚仗的股肱之臣。可能一些人对于薛元超屈膝于武后之下感到羞耻,不过,这掩盖不了薛元超作为一代贤臣的

  • 【新唐书·郝处俊传】原文及翻译,郝处俊,安州安陆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郝处俊

    原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

  • 历史上的郝处俊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郝处俊

    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汉川)县令,故时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武则天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卒于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