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泰是谁?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他作为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

齐泰是谁?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他作为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56 更新时间:2024/1/15 21:51:48

齐泰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临终前,仍然对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不放心,所以安排了齐泰辅佐。建立帝登基以后,让齐泰与黄子澄同参国政。此时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齐泰则升任兵部尚书。

齐泰与黄子澄可以说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建议建文帝削藩的主要人物。很多人把朱允炆后来的失败,归结于这两位身上,认为他们本事不大,但馊主意不少,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那么这个齐泰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朱元璋让其辅佐建文帝呢?

齐泰原名齐德,洪武十七年在应天乡试时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先后在礼部和兵部任职,只不过是一个小的办事员。

但他在9年为官生涯中是兢兢业业,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因此,他也可以陪同朱元璋前往祭祀,并成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朱元璋还为其赐名为泰。

此后擢升为兵部左侍郎一职,虽然齐泰在洪武朝的官职没有改变,也不算出众,但他通过了考核,深得朱元璋的赏识,为建文帝时期打下了基础。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国后对开国功勋下了手,他们没有战死沙场,却倒在了自己的兄弟的屠刀下。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其中之一肯定是为了自己那个软弱的孙子朱允炆。

这样做,虽然可以杜绝这些开国名臣威胁自己孙子的皇位,但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朱允炆失去了这些名臣的辅佐。

不过朱元璋还是得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些什么,所以他根据他的想法,为朱允炆安排了顾命。

齐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粉墨登场了。

不过无论是齐泰也好,还是黄子澄也罢,两人都属于文臣,不懂军事,可齐泰竟然又是兵部兵部尚书,在现代来说,可相当于国防部长了。

两人意气风发,整日在一起商量一件事,那就是削藩。但是他俩在削藩的问题上,方案并不相同。

齐泰的建议是擒贼先擒王,应先拿下实力最强的朱棣。黄子澄却认为不妥,他主张先对那些劣迹斑斑的藩王开刀,这样的话,师出有名。

建文帝最后采取的其实是黄子澄的建议。毕竟黄子澄又是朱允炆的东宫伴读,和朱允炆的感情自然是很好,他也是朱允炆的铁杆班底。

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黄子澄竟然建议用李景隆去代替百战老将耿炳文,就这样白白断送了最后的抵抗力量。

当然了,靖难之役最终失败,齐泰是有责任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建文帝本身,他才是主要的责任人。

而齐泰对朱允炆忠心耿耿,在城破后他也是积极的奔走,组织人抵抗朱棣,不过为时已晚,被抓后,让表达了对建文帝的忠心,结果被杀,还株连了九族。

标签: 齐泰明朝

更多文章

  • 齐泰:朱允炆手下的三大谋士之一,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泰,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齐泰,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齐泰是朱允炆手下的三大谋士之一。建文朝的一系列施政,多所参与。饱受质疑的朱元璋遗诏便是出自他手。朱允炆强制削藩的想法也是由他与黄子澄强化的。靖难之役中的派兵遣将也与他有莫大关系。1、齐泰由朱元璋亲自赐名,受其重视,被推荐

  • 《锦衣之下》严世蕃的结局是什么 严世蕃的眼睛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锦衣之下》

    剧中严世蕃从一出场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他长着一副怪异的眼睛,还有一个则是连陆绎在他面前都不得不服软,让人对他更加好奇,那么严世蕃的眼睛是怎么回事?他的结局怎么样?电视剧《锦衣之下》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小说中对于严世蕃的眼睛并没有过多的文字来解释,更多是通过一些事件,从而来描述严世蕃究竟是个怎样

  • 《锦衣之下》严世蕃为人如何 严世蕃是不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锦衣之下》

    电视剧《锦衣之下》正在热播中,该剧目前已经开播一段时间了,受到大家的喜欢,在网上引起不小的热议,剧中主要讲述了在奸臣当道的明朝嘉靖末年,锦衣卫陆绎和六扇门捕快袁今夏,两人携手办案的故事,相信不少人已经被里面的剧情给吸引了。剧中除了男女主角之外,还有不少人物,在里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严世蕃便在其中,大家

  • 《锦衣之下》严世蕃为什么要把袁今夏“送”给陆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锦衣之下》

    根据蓝色狮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锦衣之下》是由任嘉伦和谭松韵领衔主演的,袁今夏和陆绎两人的感情成为剧中的焦点,还特地设计了一些情节让他们碰撞出火花其中便有严世蕃将袁今夏送给陆绎这个剧情。其实严世蕃之所以要把袁今夏送给陆绎,是因为从陆绎的眼中看出来他喜欢着袁今夏,所以才会自导自演了 一出戏,说是

  • 胡宗宪:抗击倭寇的英雄却为何会落得惨死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宗宪,明朝,倭寇

    胡宗宪,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华阳镇龙川村人。其曾叔祖,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胡宗宪出身缙绅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少时喜兵法谋略之书,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后在家长规劝下,才专心科举。于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在安徽绩溪龙川村村头,至今还立着颂扬他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嘉靖十九年(1

  • 名臣胡宗宪:将钓鱼岛划归中国领土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宗宪,钓鱼岛

    中国和日本,既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又是恩怨难解的历史冤家。中古以来,中日两国间无论是政府或民间的纠緾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如今,日本公然叫嚣要对钓鱼岛进行所谓“国有化”。我国政府明确表态,这是非法的,钓鱼岛的中国主权是不容置疑的。在这些历史的斗争中,明代徽州绩溪龙川的胡宗宪,为中华古国的领土完整,东南沿海

  • 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简介 胡宗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

    胡宗宪简介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1589),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今属浙江省)知县,后来提升为御史巡按宣府,大同,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为人多智略,擅

  • 明代抗倭功臣胡宗宪的权力有多大?古今只此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宗宪,明朝

    你真的了解胡宗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近年来,随着《大明王朝1566》《抗倭英雄戚继光》的热播,明朝抗倭名臣胡宗宪也逐渐走入大众的眼帘中。他为了抗倭大业,违心依附于严党,因此导致他声名不佳;甚至他麾下的俞大猷、戚继光声名皆在其上。其实,胡宗宪在总督东南数省的岁月中,作为最高

  • 抗倭名将胡宗宪为什么会投靠魏忠贤?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宗宪,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抗倭名将胡宗宪为什么会投靠魏忠贤,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古代,官场上的斗争是很残酷的,许多人可能本身立过大功,做过许多对百姓有好处的事,但是因为他们投靠的人倒台了,因此就会被人打压。今天我们要说的胡宗宪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来是抗倭名将,剿灭了许多海盗,让沿海的百姓过上

  • 明朝抗倭名臣胡宗宪的一生是怎样的?胡宗宪经历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宗宪,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胡宗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看过《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朋友都知道,戚继光虽然刚正不阿,但他出仕于嘉靖,那时正是严党的天下,若不依从严党,不论才能多大都无用武之地,甚至被杀。比如不依附严党却大败过倭寇的南方督抚朱纨、张经最终都是因得罪严党而身首异处。戚继光能在剿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