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成梁守卫大明边疆40年却当了努尔哈赤的干爹

李成梁守卫大明边疆40年却当了努尔哈赤的干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85 更新时间:2023/12/11 2:30:29

万历朝的边事历来为历史学家们称道,一度颇有成效。这有赖于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

戚继光是中国明代最伟大的抗倭英雄,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得明朝自嘉靖年间就已经废弛的军备再度苏醒,为晚明的国防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1、二百年来最强的明朝将领,守卫辽东三十年

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李成梁,在当时威名要远远胜过戚继光。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辽东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并在开原、清河、抚顺等地开办贸易市场,与当地部落建立友好关系。《明史》评价李成梁,称他:“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然而这样一位忠心于大明朝的悍将,却做了一件最无心,也为明朝埋下灭亡的种子的事情。他亲自培养并且放纵了明朝未来最大的敌人——清太祖努尔哈赤

据《明史》记载,李成梁祖籍朝鲜,祖先于唐朝宪宗年间迁居中土,与汉人通婚。所以李成梁有一部分朝鲜血统。嘉靖五年(1526年),李成梁出生于辽东铁岭卫的一个军户家庭,少年时代就英毅骁健,大有将才。大明祖制,军户家庭,子女世代为军户。李成梁家庭贫困,没有进身之资,一直到40岁才以生员袭职。起初为险山参将,因屡建战功,隆庆元年(1567年)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

隆庆四年(1570年),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今北镇城内)。

明朝从嘉靖中期开始,天下承平日久,边疆军事废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况且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朝,追求长生,朝政一直都是趋于保守的状态,军队战斗力极差。嘉靖后期到隆庆皇帝即位这段时间里,蒙古鞑靼插汉儿部多次进犯辽东,辽东边境一直不太平。此后十年间,明朝三员大将相继战死。

隆庆四年(1570年),李成梁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后,积极整顿军备,开始了他镇守辽东30年,抗击蒙古与女真部落的艰苦生涯。

隆庆五年(1571年)五月,蒙古军队进犯盘山驿,李成梁指挥苏成勋击败了蒙古军队。过了不久,蒙古土蛮大举入寇。李成梁在卓山阻击他们,带领副将赵完等夹击土蛮,断其首尾,乘胜杀入了土蛮军的大营,斩杀了敌军部长二名,斩首五百八十余级,进封为署都督同知,世代承袭千户。隆庆六年(1572年)十月,土蛮六百骑在旧辽阳北河宿营,距离明朝边境二百余里,等候人马齐聚之后大举入侵,李成梁将他们击败。

2、收养努尔哈赤,养虎为患

万历元年(1573年),此时的李成梁已经被提拔为蓟辽总督。当时蒙古的诸部落联合,一同进攻铁岭镇以西诸堡。李成梁集中兵力一举将他们击溃。后来朵颜兀鲁思罕又以四千骑毁坏边墙入寇,李成梁同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击退蒙古兵后,李成梁扩筑宽甸六堡。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个意外——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在抚顺互通马市,在马市上诱杀了明朝备御裴承祖。

这件事带来的后果就是明朝与之断绝贡市,并下令让李成梁谋划征讨王杲。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以部众坐困为由纠集鞑靼土默特、泰宁诸部,大举犯扰明朝辽东重镇辽阳、沈阳,李成梁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大获全胜,斩首一千余级。也就是在此役,李成梁俘虏了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并且留在自己身边充当仆役。

当时的努尔哈赤只有十五六岁,据《清史稿》记载,李成梁俘虏了努尔哈赤之后,发现他相貌雄奇,心生喜爱,便收他做了义子。这多半是清朝捏造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成梁确实把努尔哈赤留在身边很长时间。姚希孟的《建夷受官始末》记载:“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狭努尔哈赤与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年后的另一场变故。

3、放虎归山,终于酿成大患

九年后,也就是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父塔克世为王杲孙女婿,在这次战争中被当做诱饵杀害。《明史纪事本末》则说塔克世虽属王杲一系,但已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前驱而战死。所以李成梁将塔克世所遗土地人马派给努尔哈赤,并给都督敕书,令袭都督指挥衔。也许是李成梁因为冤杀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心有不忍,慰籍一下努尔哈赤的伤心。李成梁就这样纵虎归山。

果然,努尔哈赤回去以后,借助李成梁的势力完成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建元后金。他羽翼丰满,在李成梁死后的第三年,即以报父祖之仇为名,发布他征讨大明誓师的所谓“七大恨”,正式对大明宣战。此时距离满清取代明朝占领中国,已经为期不远了。(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标签: 李成梁明朝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真的是李成梁的儿子吗 有没有蛛丝马迹可以查询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成梁,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真的是李成梁的儿子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身世,清朝是很忌讳的!都是刻意掩埋的!在他的身上,除了笼罩着神话外,剩下的还是神话!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清太祖的出生,伴随的是一个很隐晦的传说。说他母亲因梦吞果实,孕期十

  • 李如松: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最有个性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如松,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如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李如松,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因为明朝厉害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李如松绝不是平庸之辈。其父辽东总兵、宁远伯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朝廷倚为东北长城。然李如松能够有后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个人的教导,此人就是徐渭。徐

  • 大明一代贤相杨溥,在狱中的十年苦读圣贤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溥,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溥,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大家都知道在明朝初期曾有“三杨当国”的一段佳话,说的是三个恰巧都姓氏是杨的内阁重臣共同辅佐明朝皇帝开创仁宣之治的故事。其中,这三名重臣分别是指人称西杨的江西泰和秀溪人杨士奇、人称东杨的福建建安人杨荣和湖广荆州石首人杨溥。这三个人都是在建文帝朱

  • 杨溥的一生是怎样的?在狱中苦读十年书,最后当上了内阁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溥,明朝

    杨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话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农历闰九月,朱棣北征结束,率师回京。皇帝北征归来,接驾自然是必须的程序与仪式。于是,留守京师的皇太子朱高炽(即明仁宗)派遣使者,前去迎接圣驾。接驾之事,不知道是什么环节出了差错、或者就是

  • 六扇门第38集剧情介绍 刘吉党人党同伐异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六扇门

    皇子正式登基为新帝,然后以劳民伤财为由否决了刘吉举办登基大典的提议。朝堂之上,皇帝让赵无极给刘吉和徐蔚赐座。此时,成王败寇之势已然成定局,皇子党是炙手可热,刘吉自然是春风得意不可一世。赵无极自知处在尴尬而危险的境地,为了表明忠心,不被秋后算账,回到东厂的赵无极命令小栓子再带人手抓捕齐王,从而将功抵罪

  • 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吉,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昏庸无道,而内阁大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对皇帝的过失不闻不问,只顾逢迎上意、玩弄权势,被世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孝宗即位后,前朝阁臣只剩下刘吉一人,他工于心计,排除异己,虽然屡遭弹劾,却稳居内阁十八年

  •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扬州十日,扬州屠杀,史可法,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

  • 史可法是南明最受争议的悲剧英雄 被后人争论3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可法,南明

    关于史可法这个人物,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甚至在史学圈内部也是如此,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史可法是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和气节应该得到传颂。但还有一派人认为史可法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不足也是南明灭亡的原因之一。客观的说,史可法的确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无用的英雄和有用的小人这个矛盾体,在南明的历史中一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介绍 史可法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可法,名将

    史可法简介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史可法知恩图报,对师父言听计从,认为史可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崇祯自缢后要是没有史可法立朱由崧为皇帝,也许清军一入关就直接把中原都走。那我们大汉名族的颜面真是要给丢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坚守孤城却无人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史可法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645年,大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包围了扬州城,当时镇守扬州城的,正是明末抗清大将史可法。史可法一边坚守孤城,一边想方设法向南明求救,可是南明其他三镇总兵却无动于衷。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城,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