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如松: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最有个性的名将

李如松: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最有个性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81 更新时间:2024/1/5 10:10:1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如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对于李如松,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因为明朝厉害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李如松绝不是平庸之辈。其父辽东总兵、宁远伯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朝廷倚为东北长城。然李如松能够有后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个人的教导,此人就是徐渭

徐渭曾是抗倭名帅胡宗宪的幕僚,帮助胡宗宪剿灭倭寇。后来胡宗宪受严嵩的牵连,徐渭只得回乡。后经戚继光介绍到辽东李成梁将军府上,教授李如松和李如柏。徐渭将平生所学,包括儒学、心学和抗倭策略,尽心教给如松和入柏。

李如松是幸运的,从小在他的周围都是血气方刚的将士,而父亲的好友戚继光更是名震天下。而他在三十四岁就完成了其父奋斗几十年的目标,成为当时的山西总兵。

然此时的丰臣秀吉十分不安稳,野心膨胀。居然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明朝的计划。而当时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内乱不断使得丰臣秀吉在短短两个月便挺进到鸭绿江南岸。明朝自不会坐视不管。万历二十年十二月,明朝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蓟、辽、冀、川、浙诸军,克期东征。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明军整队出营,拂晓,明军开始进攻。此时,小西行长正在西城督战,如他所料,明军的主攻方向正是这里。面对城下的大批明军,李如松却并不慌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有必胜的把握。

明朝的火炮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战争刚开始,大将军炮、佛郎机炮、虎蹲炮,全力轰击日军阵地。此外,李如松还暗藏两个绝招,其一是命令祖承训部伪装成朝鲜军,潜伏在南面,故意示敌以弱。其二是命令诸军留下东面不攻,给敌人留一个逃跑的缺口,扰乱敌人军心。

这场战役打到最后,陷入了僵局。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长谈判。此时小西行长竟然相信了李如松,因为兵法有云:兵不厌诈。几乎就在小西行长带领日军退出平壤的同一时刻,李如松叫来了查大受,交给他一个任务:领兵三千,赶赴江东小路埋伏。因为困兽是不好斗的,但是放出来就不一样了。平壤战役就此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大振,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的历史地位。

李如松才华横溢,常胜将军,作为一个常年在外作战的武将,他竟然还会作诗,然他生于战争,死于战争,一辈子都在为明朝而战。他英勇无畏,个性十足,战死疆场,为自己军人的称号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标签: 李如松明朝

更多文章

  • 大明一代贤相杨溥,在狱中的十年苦读圣贤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溥,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溥,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大家都知道在明朝初期曾有“三杨当国”的一段佳话,说的是三个恰巧都姓氏是杨的内阁重臣共同辅佐明朝皇帝开创仁宣之治的故事。其中,这三名重臣分别是指人称西杨的江西泰和秀溪人杨士奇、人称东杨的福建建安人杨荣和湖广荆州石首人杨溥。这三个人都是在建文帝朱

  • 杨溥的一生是怎样的?在狱中苦读十年书,最后当上了内阁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溥,明朝

    杨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话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农历闰九月,朱棣北征结束,率师回京。皇帝北征归来,接驾自然是必须的程序与仪式。于是,留守京师的皇太子朱高炽(即明仁宗)派遣使者,前去迎接圣驾。接驾之事,不知道是什么环节出了差错、或者就是

  • 六扇门第38集剧情介绍 刘吉党人党同伐异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六扇门

    皇子正式登基为新帝,然后以劳民伤财为由否决了刘吉举办登基大典的提议。朝堂之上,皇帝让赵无极给刘吉和徐蔚赐座。此时,成王败寇之势已然成定局,皇子党是炙手可热,刘吉自然是春风得意不可一世。赵无极自知处在尴尬而危险的境地,为了表明忠心,不被秋后算账,回到东厂的赵无极命令小栓子再带人手抓捕齐王,从而将功抵罪

  • 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吉,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昏庸无道,而内阁大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对皇帝的过失不闻不问,只顾逢迎上意、玩弄权势,被世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孝宗即位后,前朝阁臣只剩下刘吉一人,他工于心计,排除异己,虽然屡遭弹劾,却稳居内阁十八年

  •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扬州十日,扬州屠杀,史可法,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

  • 史可法是南明最受争议的悲剧英雄 被后人争论3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可法,南明

    关于史可法这个人物,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甚至在史学圈内部也是如此,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史可法是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和气节应该得到传颂。但还有一派人认为史可法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不足也是南明灭亡的原因之一。客观的说,史可法的确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无用的英雄和有用的小人这个矛盾体,在南明的历史中一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介绍 史可法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可法,名将

    史可法简介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史可法知恩图报,对师父言听计从,认为史可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崇祯自缢后要是没有史可法立朱由崧为皇帝,也许清军一入关就直接把中原都走。那我们大汉名族的颜面真是要给丢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坚守孤城却无人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史可法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645年,大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包围了扬州城,当时镇守扬州城的,正是明末抗清大将史可法。史可法一边坚守孤城,一边想方设法向南明求救,可是南明其他三镇总兵却无动于衷。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城,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写

  • 史可法是怎么撑住南明的?用鲜血与忠诚铸就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硬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史可法是怎么撑住南明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崇祯17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以破竹之势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上吊自杀,明朝政府到此覆亡。 这时候,在山海关镇守的明朝将领吴三桂,当农民军进入北京后,他丧心病狂,宁愿出卖自己的祖国,而去依

  • 明末抗清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为何知名度不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史可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孙兆奎,字君昌,江苏吴江人,生年不详,明末举人、抗清英雄。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孙兆奎投奔镇守扬州的督师、兵部尚书史可法。不久,扬州失守,史可法被俘,不肯投降清军被斩杀。多铎率清军疯狂屠城,十天内,扬州城八十万人惨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