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师和司马昭完美的演绎了权利面前也能有兄弟情深

司马师和司马昭完美的演绎了权利面前也能有兄弟情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43 更新时间:2024/1/22 1:11:55

司马师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此生兄弟,下世路人。

兄弟一生,本该和睦,此生兄弟,下世路人。珍惜兄弟之情,避免兄弟相残局面出现,应该多交流,多相处,兄弟之情不至于淡薄。

三国时期,兄弟反目成仇案例不在少数。袁绍势力垮台,在于袁尚袁熙袁谭三兄弟内斗,曹操捡到便宜。曹丕、曹植、曹彰几兄弟因斗得死去活来,曹丕捡到便宜。孙权、孙策本为和睦兄弟,孙策死后,孙权捡到便宜,后为皇位稳固,打击孙策一脉。

权力面前,任何亲情只是浮云,只有那无上权力让人着迷。

三国末期,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和睦,未传出相关兄弟内斗传闻,司马昭之子登上皇位后,给自己大伯司马昭追封为帝。能有如此胸怀,看得出兄弟感情不差。

东汉末年,司马家族出了著名的“司马八达”这八位名人盛名一时。司马师作为司马家下一代,不负众望,是当时著名大才子。

司马师因家族原因,官场起点较高,年轻时就担任散骑常侍,之后又担任中护军。这让其名声极佳。

曹魏三雄当政期间,司马懿被多次打击,为家族稳定,只能低调隐忍。司马懿本是不凡之人,不会坐以待毙,沉思良久后,决定培育私人力量。司马师成为这一计划执行者,司马师表面善良,实际颇有城府,谨慎操作下,避开曹魏耳目,为家族培养三千死士。

在众多耳目之下,司马师能培养三千死士,其心思缜密,毫无纰漏,是个能交代大事之人。

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仅告知司马师,并未告知次子司马昭。司马懿仅在前一天,才告知司马昭,吩咐兄弟两人早些休息。司马师心态平衡,早早就休息,司马昭则是紧张万分,一夜未眠。

司马师是能托付大事,司马昭不足以托付大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托付大事。司马懿正确判断让其夺取曹魏大权,司马懿年龄过大,没几年便去世了,司马师成为司马家族新一代领导人。

司马师深得司马懿真传,得知曹芳即将下手,先下手为强,除掉夏侯玄,废曹芳,立曹髦,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迅速稳定局势。

司马师之死,就是一场意外,自幼身患眼疾,经过多番治疗未好转。毌丘俭、文鸳起兵叛乱,司马师领兵平叛,双方交战中,文鸳偷袭大营,司马师急火攻心,眼珠子竟然掉出眼眶,万分疼痛。为不影响军心,躲进被窝不让人知道,巨大疼痛让其将被子咬烂。文鸳兵败后,司马师迅速回师许昌,将大将军之位交给司马昭。

司马师病逝前,将大权交到司马昭之手,司马昭担起重责后,并未掉以轻心。这时候,曹氏旧部并不安分,有倾覆司马家族之举,司马昭无心内斗,先行处理外务。

曹髦深知这是夺回大权唯一机会,令司马师留在许都,让副将傅嘏率兵回京。司马昭未听曹髦命令,领兵回京,给曹髦一个大惊喜,让其重夺大权。

曹髦内心一万个不爽,马昭棋高一招,让他毫无办法。曹髦不打算坐以待毙,决定冒死一战,夺回属于自己权利。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终于上演。

司马昭处死曹髦另立曹奂为帝,顺利掌控曹魏大权。大权在握司马昭不想再做曹魏忠臣,为确保顺利夺权,对蜀汉发动灭国之战,并顺利灭亡蜀汉,让其声望大涨,司马家族成为曹魏第一家族。几年后,司马昭病逝,长子司马炎毫不犹豫夺权曹魏政权,建立晋朝。

司马师综合能力极佳,是个很有才华之人,各方面远比司马昭出色。司马昭本不如大哥,他干脆不争,逍遥自在活着不好吗,何必给自己闹不娱乐。

曹魏三雄掌权期间,司马家族面临重压,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一旦犯下任何错误,家族就此玩完。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顺利夺权,老爹司马懿几年后便走了,司马家族一切重担均落在兄弟二人之中。乱局让其心烦意外,哪有心情搞啥内斗。这时候,搞事还不让家族分崩离析,兄弟俩又不傻,一致对外才能保证家族利益。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本为嫡妻所生,两人自小一起长大,好于其他同父异母兄弟。另外,司马师并无儿子,司马昭在生下长子司马炎,就将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从中,能看出兄弟两人关系极佳。

一世兄弟,一世情谊,短暂年华中,应该珍惜眼前一切,不应争吵让兄弟分离,只有和睦相处,才不枉费一世兄弟。

标签: 司马师司马昭曹魏

更多文章

  • 探索司马昭弑君事件的始末,他为了夺权什么事都做得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魏,司马昭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司马昭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提到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那就非司马懿家族莫属了。他们用尽各种手段夺得了皇宫,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为了登上皇位,他们无视任何的规矩,不在乎亲人,不在乎兄弟,不在乎仁义,不在乎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在哪里?如何评价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是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在哪里?如何评价司马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昭(211~265),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魏后废帝时任大将军、元帝时任相国,封晋王,谥号“文王”。父司马懿,官至太傅。魏后废帝高贵乡公曹髦正

  • 司马昭灭蜀出动了18万大军 西晋攻打东吴出动了多少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昭灭蜀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害嵇康?背后都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晋,嵇康

    嵇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曹魏的执政权后,曹魏的江山逐渐落入司马氏之手,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篡位成功,嵇康生活的年代就处于司马氏掌权的时代,嵇康26岁那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嵇康32岁那年,司

  • 阮籍为了拒绝司马昭的提亲,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阮籍,魏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阮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河南开封呢,我们就可能自然而然的想起一位历史上的名人,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诗人阮籍,他曾经任职步兵校尉,所以人们又将他称为阮步兵。阮步兵的童年过得也是比较凄惨的,他三岁丧父,由他的母亲将他养大,从他父亲过世后,家里就变得越来

  • 司马昭为什么要将以刘禅为首的前季汉君臣安置在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曹魏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季汉灭亡之后,司马昭将包括刘禅在内的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间接造成了刘禅的四个儿子死于“永嘉之乱”。那么司马昭为什么要把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呢?首先,对于与曹魏和司马氏家族为敌几十年的季汉政权,司马昭心里肯定

  • 在蜀国投降后,,钟会为什么选择起兵反叛司马昭?他是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钟会,三国

    在蜀国投降后,,钟会为什么选择起兵反叛司马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263年,邓艾趁姜维正在与钟会对战之际,取道阴平,攻占绵竹,打败并斩杀了诸葛瞻父子俩,在成都城外逼得刘禅开门投降,蜀国灭亡。姜维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颇为震惊,他即便是想回去支援也改不了这个事实了。因此假意

  • 司马昭成为辅政大将军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昭成为辅政大将军后,诸葛诞为什么会惶惶不可终日“诏曰:卫将军司马昭清忠高亮、聪哲明允,素有雄才伟略、丰功硕绩,足为大魏栋梁之臣。朕特拜其为辅政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以侍中兼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奏事不名。天下四方宜共知之。”诸葛诞将朝廷使者送来的这道露布诏

  • 三国里的成功人士之一,司马昭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司昭,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马司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半部的主角就是马司昭,常言道:“马司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大家都看在眼里。这儿要说的是马司昭在选拨人才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方面,在前有诸葛亮、曹操和其父司马懿等人才辈出的

  • 杀死曹魏皇帝的司马昭为了不让自己落得弑君的名声,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三国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昭,司马懿次子,生于公元211年,卒于公元265年。生前谋位代魏,并未称帝;司马炎篡魏建晋后,追尊为文帝。司马师由于眼瘤爆裂死于许昌,由司马昭接任大将军。司马昭独掌朝政后,根本不把皇帝曹髦放在眼里,事事独断专行。公元257年,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