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的乱国枭雄董卓最忌惮的人是谁呢?

东汉末年的乱国枭雄董卓最忌惮的人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3/13 6:41:07

在董卓执掌国政时间,最忌讳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左将军皇甫嵩,一个是京兆尹盖勋。当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之时,天下人群情激愤,不过,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即便是袁绍、袁术等人起兵,也不过是在董卓执政的情况下无法生存,而起兵将获取更大的利益罢了。他们都是一些只有自身利益,而不顾及朝廷危亡,百姓疾苦的冷血军阀。

网络配图

而皇甫嵩呢?皇甫嵩是汉末名将,黄巾之乱几乎可以说是皇甫嵩一人搞定的,虽然朱隽将军也立功不少,但是败张角,杀张梁张宝,黄巾主力都被皇甫嵩击溃。不过,皇甫嵩此人是一个标准的军人,虽然很能打,但是在政治上却没有什么野心,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的反抗之心,只要是上级命令,他就尊从,就算这个上司是天下人痛恨的董卓。

于是,在被解除兵权之后,董卓也就不怎么害怕皇甫嵩了。可盖勋就不同了。盖勋在灵帝末年,深受皇帝信任,在大臣中的威信,也远过大人。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盖勋到任之后,打击豪强,毫不手软,当时长安令杨党,父亲就是太监头子,依仗权势贪婪放纵。盖勋调查了解到杨党搜刮了上千万钱的赃款,就上奏朝廷依法处理。当时许多朝廷大臣纷纷求情,盖勋不听,汉灵帝也不想太监势力过于强大,于是下旨纠察,杨党和父亲都被抓了,整个京师震动不已。当时有个小黄门(太监头目)叫高望的,担任尚药监总管,很得皇太子宠幸。皇太子找到蹇硕,希望由蹇硕出面推荐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蹇硕推荐了,可是京兆尹盖勋竟然不批准。有人就劝说盖勋,皇太子是国家的储君,高望是皇太子宠幸的人,而蹇硕是汉灵帝的宠臣,现在您一下得罪了三个人,以后可怎么办啊。

网络配图

盖勋平静地说:“选举人才是国家大事,不是贤人怎么能够推举,为这件事情就算是死了,我也没什么遗憾。”盖勋虽然在外地任职,可是汉灵帝对盖勋非常信任,经常下手令询问一些事情。也正是由于汉灵帝的信任,蹇硕等人也不敢对盖勋下手。等到汉灵帝去世之后,董卓专权,盖勋很气愤,写信给董卓说:“当日伊尹霍光是为了国家废掉皇帝,依然让天下寒心;你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有什么资格废掉皇帝。你啊你,祝贺的人现在在大门口,为你吊丧的人也马上就来了!”董卓接到信很生气,但是也很害怕。

京兆尹虽然是地方职务,但是却邻近洛阳,若盖勋尽起兵马,勾连诸侯,反抗董卓,东汉历史就可能改写。当时左将军皇甫嵩有精兵三万,在靠近京兆的扶风驻扎,盖勋和皇甫嵩秘密结盟共同反抗董卓。可是,董卓也意识到了皇甫嵩和盖勋手握重兵,一旦进攻自己,自己势必大败,于是假借皇命征召皇甫嵩和盖勋入朝。

一些人劝说皇甫嵩不必应征,可最终皇甫嵩还是选择了前往洛阳,结果兵权被解除,人也被软禁了起来。盖勋看皇甫嵩已走,自己独木难支,也只能选择应召入京。董卓想选一位官员担任司隶校尉,就询问司徒王允的意见,王允推荐盖勋,可是董卓说,盖勋这个人太聪明,绝对不能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他。于是给盖勋一些闲职,不久之后又让盖勋外放为颖川太守,如此忌惮盖勋。

网络配图

后来董卓和关东诸侯交战,河南尹朱隽向董卓陈诉战略,董卓故意侮辱朱隽,说:“我西凉大军百战百胜,你别乱说!”当时盖勋已经调任回京,于是上前说道:“想当年武丁大王何等鲜明,依然恳求他人进谏。何况是像你这样的人,难道还想让别人不开口吗?”盖勋对董卓毫不客气,甚至一点不尊重,可是董卓畏惧盖勋的大名,也无可奈何,自我解嘲说:“我只是说句玩笑话啊。”盖勋步步紧逼,说:“军国大事也可以开玩笑吗?”董卓无奈,只好向盖勋道歉。五十一岁的时候,盖勋重病,嘱咐家人千万别接受董卓的什么褒奖馈赠,可是董卓为了遮人耳目,表示宽大,把皇宫的一些东西赏赐给盖勋。盖勋一死,朝中就再无人敢和董卓正面对抗了。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吕布杀丁原难言之隐 董卓给他的诱惑无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布

    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被认为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历来评论者在这一点上紧抓住吕布的小辫子不放,认为吕布忘恩负义。吕布杀丁原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有人对吕布没有好感,认为他背叛两个义父是不忠,杀了两个干爹是不孝,总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么吕布为

  • 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刘宏 就连董卓都瞧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宏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十常侍。十常侍的父兄子弟在天下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祸害百姓,却无人敢管。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汉灵帝刘宏。网络配图刘宏登基之后,要说他干的好事,还真说不出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愤恨的昏庸无能的皇帝。刘宏为人奇葩,对金钱有着谜一样的痴迷,如果能给他赚钱,那个人就是他的父母。这句

  • 揭秘:董卓手下的第一谋士李儒真的有很牛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网络配图据历史记载,李儒本来是当时有名的做学问的行家里手,当时称为博士。因为很有名气,汉少帝刘辩即位,被

  • 三国英雄临终遗言:其中董卓的遗言最坑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最温情:曹操遗言: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着铜雀台,善待之。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做鞋卖钱)也。曹操同志好色,这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可未想到,人之将死,依然对裙下风光念念不忘。可就在一代奸雄絮絮叨叨的遗言里(确切点讲应该叫遗嘱,出自《遗令》),我们却读出了一种温暖的人文情

  • 三千奇兵定洛阳:董卓为何注定被豪杰群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东汉宦后争权终结版双方一边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十常待,一边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大将军何进。以张让为首的十常待把持朝政多年,树大根深,何大将军要搞倒十常待不是件容易的事,何进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商量,只能借助于地方军事力量这样的秘密武器来搞定十常待了。何进不知道自己这一招基本相当于与敌人同归于尽,直接终结

  • 董卓并非汉末第一流武将,为何是他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将安重荣有句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破不灭的真理。具体到汉末乱世,“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逻辑再次上演,率先导演这一幕的是凉州人董卓。公元189年,汉朝政府发生宫廷政变,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趁机率军进入洛阳城内。依靠着军事力量,他

  • 李广不如董卓!且看历史上出身心性如此相似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广,董卓

    董卓是拉开三国乱世大幕的第一人,所以他的历史形象从来都是负面为主,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为: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书契,指的是文字,引申为文明。这句话翻译下便是,董卓这个人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简直坏透了,称得上史上第一大魔王。这是当时的主流意见。曹操在很长时间内也是一个奸

  • 同样是挟天子令诸侯,为何夺得天下的是曹操而非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是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从政治角度看,他是一个百分百的权臣,皇帝也是他的傀儡。从军事角度看,他手中掌控着国家主要的武装力量,没有其他的武装势力可以和他抗衡。然而,有着这么好开局的董卓,最终却没有得到天下。与之相比,另一个挟天子的曹操,则顺顺利利地把担子传给了儿子,并成为新王朝的奠基

  • 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董卓曹操刺杀董卓一幕,是十分惊险的一个章节。眼看曹操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吕布的出现让曹操失败了,幸亏曹操反应敏捷,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逃脱借口,从关键时候也看得出曹操沉稳,临危不乱的心理状态。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因始末,后来,这一幕也被排

  • 宦官当道 董卓如何仅凭3000兵马称霸京师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都知道董卓仅凭不过三千人而且还是步兵和骑兵混合起来的三千,并不是三千精锐骑兵就称霸了京师,那么究竟董卓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董卓进京城做了哪几件事呢?网络配图其一:董卓本来是外郡的刺史,进京时不过只有三千人,董卓自知兵少怕京城众人士不服,便隔几日派士兵半夜潜出城外明日再大摇大摆进城号称”西兵复入至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