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奥古公主的生平如何?16岁时嫁给自己的舅舅,死后与舅舅合葬

奥古公主的生平如何?16岁时嫁给自己的舅舅,死后与舅舅合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3/12/7 13:13:5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由陈坤、黄渤主演的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呢?当时小编在电影院里面看的时候真的挺震撼的。里面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个契丹公主奥古墓葬了,太神秘了!

不过那个始终都是电影虚构的,而在现实中,考古人员真的在内蒙古草原深处发现了一座千年前契丹公主墓。

斯布格图村地处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这里是辽西山区与内蒙草原的交界地带,山势低矮,森林茂密,是一处难道的风水宝地。古墓的发现十分偶然,1986年天,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兴修水利的号召,斯布格图村准备在村子西北修建一座水库。在取土时,村民发现了一座古墓。

消息很快被上报到内蒙古物部门,考古队在经过上级批准后,对这座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通过发掘,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多室墓葬。整座大墓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西耳室后室6个部分组成,全长达到16.4米,最宽处4.38米。根据墓中出土的文字,考古人员推断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主人是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

陈国公主出身显赫,奶奶是大辽最出名的女人萧太后,伯父是大辽皇帝。在她16岁时,嫁给了比她大十多岁的萧绍矩。驸马萧绍矩是萧太后的亲侄子,妹妹是圣宗皇帝的皇后,按辈分来算,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之所以近亲结婚,主要是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好景不长,两人结婚仅仅两年之后,就双双因病去世。

由于两人身份显赫,死后被朝廷给以厚葬。“陈国公主墓”历经千年没有被盗,这在我国辽代墓葬中还是第一次发现。考古人员在打开棺木之后,发现陈国公主与驸马并排躺在棺材之内。

陈国公主墓构筑规模虽然不大,但随葬器物却非丰富、精致。公主与驸马均头枕银枕,身着银丝网络,金面具,着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束带。公主头戴珍珠琥珀头饰,颈戴琥珀珍珠项链,两腕各戴一副金镯,每个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身佩金荷包、金针筒、铁刀以及各种玉佩和琥珀佩。驸马腰束金钅夸银蹀躞带,带上挂银刀、银锥。整个墓中的随葬品多为金银、玉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等贵重材料制成,共用黄金1700克,白银1万克。另外,还在墓中首次发现了木鸡冠壶、木围棋等。

关于辽国皇陵的考古材料我们所知甚少,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就其等级而言,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遗存。因而该墓的发现,就其考古、学术价值来说,可以和皇陵相提并论。

标签: 奥古公主宋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医王”庞安时,一针救难产孕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

    庞安时 (约1042~1099年),字安常,号蕲水道人,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人,与李时珍同乡,被誉为“ 北宋医王 ”。 庞安时从小擅长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年少博览群书展露才华庞安时的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年少的庞安时却说:“看这本书是不够的。”他自己找来了黄帝、扁鹊的脉

  • 《宋史·庞安时》原文及翻译 ,庞安时,字安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史·庞安时》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尝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

  • 庞安时生平简介,北宋医王学术内容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

    庞安时(约1042~1099年),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被誉为“北宋医王”。庞安时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医术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医不谋私利,常让来诊者在自己家里住下亲自照料,直至治愈送走,他晚年参考诸家学说,结合亲身经验。撰成《伤寒总病论》6卷,对仲景

  • 小孤山 (南宋谢枋得诗作),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谢枋得

    《小孤山》是宋代诗人谢枋得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小孤山①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②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词语注释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

  • 为什么文天祥殉国后,谢枋得也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

    在历史上,国运不昌,生逢乱世,所有的爱国志士似乎都在重复着千篇一律的结局。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傲然地引颈就戮,只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人传唱;六年之后,南宋已亡,一位蹒跚老者同样是在这个地方,绝食而死,为赵氏基业尽忠。这位老者,便是谢枋得。听闻这个名

  • 谢枋得怎么读?宋朝爱国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

    谢枋(bìng)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谢枋得为什么不愿入仕蒙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谢枋得,宋朝

    南宋名臣谢枋得为什么绝食也不愿入仕蒙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载谢枋得生于公元1226年,字君直,号叠山,今天的上饶弋阳县人,出生于一个仕宦的书香门第之家。因而受到家风的影响,自幼酷爱读书,有过目不忘之功。谢枋得为人十分豪爽,蔑视权贵,嫉恶如仇。天性喜欢直言,几乎每次与

  • 谢枋得: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不屈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谢枋得,南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谢枋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文天祥抗元过程中,有不少可敬可爱的知识分子与他走到一起。文天祥是1256年考中进士。当年与他同科考进士的,还有二甲第一名谢枋得,二甲第二十七名陆秀夫,均为宋朝末年有名的代表人物,忠节集于一榜,这是千古佳话。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

  • 谢翱与端砚“玉带生砚",避缉捕独与玉带生“结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翱

    谢翱与端砚“玉带生砚"玉带生砚。资料图片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晞发,谥乐耕,原籍长溪(今福建福安),宋末爱国诗人,揭阳等地谢氏开基祖,有《晞发集》等诗文集传世。玉带生,古砚名,原为宋末爱国诗人刘辰翁赠予右丞相信国公文天祥(号文山)所藏端砚,后文丞相赠与谢翱,谢翱传世诗文多以玉带生而出

  •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原文注释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登西台恸哭记》

    《登西台恸哭记》是宋代文学家谢翱创作的一篇古文。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文章以唐代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张巡、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睢阳常山城陷而惨遭杀害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通过对文天祥殉国的祭奠哭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