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篡位前的最后一关 老实本分的司马休之

刘裕篡位前的最后一关 老实本分的司马休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3/12/8 1:22:25

刘裕灭蜀之后,指向了下一个目标:荆州刺史马休之。

在“铁拳横扫”的刘裕面前,其他人都是配角,即使能抵挡几个回合,也只是为了衬托主角的高大形象。所以被打晕的过程大同小异,不去多说。只挑其中的几个“镜头”,加上短的点评。

司马休之奋起反击

司马休之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他可以向老天爷保证:明里、暗里都没有想对刘裕动刀子。但在刘裕眼里,他必须死。

1、他是皇族。刘裕在京口赌钱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能踢开皇宫大门,把司马氏从御座上拖下来,自己坐上去。但人总是在变化的,就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当他击倒一个个对手,抬头一看,最后一关就在不远处,人生目标自然会陡变。

司马休之虽然一直趴着没动,谁能保证他以后不发飙呢?况且他又是皇族中硕果仅存的有实力的一支,只要灭了他,就万里无云,顺利通关了。

2、司马休之名声太好。始终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工作,不贪污不受贿、没有生活作风问题,荆州的百姓都夸他。刘裕听得直冒火,既然想抢我的风头,我就不客气了。

司马休之有个儿子叫司马文思,住在建康。刘裕派人把他和一批人抓了起来,然后通知法官定了罪名:谋反。

刘裕杀光其他“同伙”,独留下司马文思。司马休之吓得向朝廷请罪,要求削职为民,回家种田。

刘裕说:你不要辞职了,现在儿子交给你,你看着办吧。

司马文思被送到荆州,摆在父亲面前的难题是:对这个儿子是杀还是不杀?

司马休之痛苦纠结中下不了手,再次上疏,请求把儿子废为庶人。然后又给刘裕写了一封私信,再三道歉,只要放过这一马,以后必报大恩。

刘裕把所有的信都扔到火堆里。415年,才过新年,刘裕突然下令,逮捕司马休之的次子司马文宝、侄儿司马文祖二人,当天处死。

接着,也不想再找借口,掀起遮在刀上的最后一层薄纱,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寒光闪闪直接刺向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愤怒之下上疏朝廷,先是把刘裕大大表扬了一番,肯定他的丰功伟绩;接着痛骂他大肆屠杀重臣。最后一针见血地说:现在刘裕想杀了我,就是为了篡位。

此后,双方不再废话,正式决裂。

荆州出现了一个忠臣

刘裕为了瓦解对手,派了一批“地下党”到荆州。效果非常好,当官的头脑活得很,掂掂左右实力后,立即长出变心的翅膀,飞身扑进刘裕的怀抱。

但有一个例外,他叫韩延之,是“偷香韩寿”的后人,任荆州录事参军,相当于司马休之的左右之一。刘裕送去一封密信,说:我对司马休之仁至义尽,但他毫无愧意,一心对抗朝廷,天下人都知道他要谋反。我这次只针对他们父子,其他一概不问。我早听说您的大名,仰慕已久,现在是您效忠朝廷的好机会。一旦大军兵临城下,难免玉石俱焚。

韩延之回信:您的奸诈之心,四海之内谁看不出。说司马休之谋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上天要让晋国大乱,那我决定做一个忠义的鬼,不再和你多费口舌!

刘裕的父亲叫刘翘,字显宗,韩延之把自己的字改成显宗,把儿子改名为韩翘。隔空嘲讽刘裕:看看我家的名字多酷。

刘裕看到后长叹,把手下都喊了过来,一个个传阅这封信,说:你们好好看看,做臣子就该像他这样。

点评:忠诚的人,敌人都会欣赏。

刘裕猛攻拿下了江陵

刘裕率领水军到达长江南岸,江对面就是荆州的政治中心江陵。

他下令发起猛攻,但长江北岸都是悬崖峭壁,对手居高临下,箭如雨下,朝廷军无法爬到山顶,久攻不下。刘裕暴跳如雷,他愤怒地穿上铠甲,带头冲上岸去。其他人都吓傻了,拼命拦在前面。

已经53岁的刘裕一句话都听不进去,谁拦就砍谁。就在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他的秘书(太尉主簿)谢晦死死地抱住他的腿,刘裕狂怒,抽出宝剑,指着谢晦说:你再不放手,我杀了你!

谢晦大声喊: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但不能没有大人你啊,只要能阻止你,我死了又有什么可惜。

刘裕这才从狂躁中冷静下来,重新指挥作战。

点评:有一颗真诚的心并不够,还需要高出常人的技巧。

这时,前锋是猛将胡藩。刘裕对他下达死令:进攻,所有的人爬到山顶。

胡藩一看山崖太陡峭了,口上答应,身子直打哆嗦。

刘裕怒不可遏,说:把胡藩就地正法。

胡藩想左右都是死,只有拼了。回头对刘裕喊:我胡藩要战死在沙场,没工夫听你说话。

他冲到岸上一个隐蔽处,用刀尖在山崖上凿出一个个小洞,仅能容下脚尖,一步步爬上去,几百个勇士跟在后面。荆州兵认为这里太陡,没有守兵。他们惊险万分,但真爬到了山顶。放下绳索,大部队冲了上去,个个忘死,荆州兵大溃败。司马休之、韩延之等逃往北方的“后秦”。

点评:如果没有了退路,那些如同登天的困难,也会被勇气踩在脚下。

王镇恶埋下了祸根

再来补充两个花絮。

在平定刘毅以后,王镇恶被任命为武陵(今湖南常德)内史,属于司马休之的手下,这是刘裕安插在荆州的钉子。

在他的辖区内,有一股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王镇恶打报告申请去铲平,但他的兵不多,司马休之就派了部将朱襄去援助。

王镇恶灭了这些“绿林好汉”后,刘裕和司马休之翻脸了,正进攻荆州。王镇恶坚定地站到“老主人”这一边,把朱襄杀死。但是当刘裕命令他与大军会合的时候,他却发昏,居然忙着抢劫当地土豪的财产,狠狠地发了一笔。等到刘裕大胜后,他才悠闲地带兵北上。

两人见面,王镇恶说了迟到的理由,具体是怎么巧舌如簧的已无考,反正是一笑而过了。但是这件事在刘裕心头留下了阴影,成了王镇恶悲剧下场的祸根之一。

点评:自作聪明的人,躲过一时,躲不了一世。

整个大战在长江流域无论掀起多大的巨浪,也溅不到原来的燕国境内。北方的刘敬宣也这么想的。

南燕被平灭后,他成了这里的主人。刘裕西征时,刘敬宣对老大哥的实力是一百二十个地放心,自己扫好门前雪就可以了,何必去多操心。

他有个参军叫司马道赐,是一个僻远的皇族。他知道司马休之一死,自己就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既然都是死,不如轰轰烈烈。约了几个“死党”决定发动政变。一次刘敬宣喊他过去,他把几个人都约上,正商议事情时,其中一个人悄悄来到刘敬宣的背后,突然拔出他身上的佩刀,把他杀死。

这些刺客也没有能逃得出去,全被晋军斩首。

标签: 南北朝刘宋

更多文章

  • 司马休之的为人如何 为什么说他是政治斗争之下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个十分有趣的人物,他身为晋国宗室,却一生颠沛流离,历经东晋、南燕、后秦、北魏四国,他的列传并见于南北两朝的史书《晋书》和《魏书》(与他情况类似的南朝宗室亦有不少,比如刘宋宗室刘的列传并见于《宋书》和《魏书》;南齐宗室萧宝蠢的列传并见于《南齐书》和《魏书》,等等,关于这些人的

  • 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 晋朝名将司马休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司马懿

    司马休之(?—417年),字季预(《魏书》、《北史》作季豫),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名将。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魏中郎司马进的后代,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东晋末年司马宗室之翘楚,曾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司马平西。桓玄将行篡逆,诛不附己者,遂奔南燕慕容德。404年,刘裕诛除桓玄后,休之还建业,复为荆州

  • 何无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刘裕

    何无忌是东晋北府军名将刘牢之的外甥,也是刘裕的左膀右臂。刘牢之死后,桓玄血洗北府军高层。当时刘裕正在围剿卢循的海盗军,虽远离政坛,亦不免不寒而栗。此时,何无忌秘密来见刘裕,劝他在山阴(浙江绍兴)起兵,讨伐桓玄。一向老成持重的刘裕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没有答应,但暗地里与何无忌筹划起义事项。桓玄逼晋帝禅让

  • 有关于何无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有关于人物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牢之,晋朝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轶事典故何无忌忠贞坚定,但意气用事,每当有人做事不合其心意,情绪就会显现在其说话和神态上。在刘毅反攻桓振等人占领的江陵时,何无忌虽受刘毅统率,但他却以此烦扰,自行解除统率,刘毅以其专擅,于是奏免其琅邪

  • 名将刘牢之外甥 东晋末年将领何无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何无忌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少有大志,拜徐州从事,拜东海国中尉。元兴三年,随同刘裕带领北府军平定桓玄之乱,光复晋室,荡平诸桓势力,拜江州刺史,封安成郡公。义熙六年,率军讨伐卢循之乱,败于徐道覆,持节战死。追赠侍中、司空,本官如故

  • 历史上魏无忌,何无忌,长孙无忌和张无忌为什么没有好下场 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无忌,黄歇

    历史上第一个名叫无忌的人是魏无忌,即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为人仁义,礼贤下士,养了三千食客,足以和魏王分庭抗礼。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慑于秦国淫威不敢出兵,魏无忌苦劝无果,偷了魏王兵符杀了守边大将解了赵国之围

  • 徐道覆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孙恩

    在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这场长达约十一年的起义,可以说是揭开了东晋司马氏灭亡的前奏,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成是东汉末年起义的一种承袭,因为孙恩与卢循的这场起义是带有五斗米道的宗教形式的,说白了也是一场愚弄百姓的世族门阀间的漫长战争。孙恩本就是永嘉南渡的世族出生,而卢循更是东汉名儒卢植之后,与老百姓没

  • 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徐道覆简介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卢循

    徐道覆(?—411年),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随孙恩、卢循举兵十万起义。402年,孙恩兵败自杀,卢循被推为首领。403年,进犯广州,据始兴。409年,进犯建康。411年,兵败逃回始兴,被晋将军孟怀玉等攻破城池,被杀。人物生平徐道覆(?—411年),东晋起义军卢循的姊夫。随孙恩、卢循举兵十万起义。40

  • 三国时关羽为何一直不愿意归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关羽,曹操

    读过三国志及其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待关羽很好,用演义的话说,那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许愿,美女十名,并且官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然而最终关羽还是舍弃曹操而去,究其原因何在。小编以为,不外乎是以下几条:其一,关羽的人格信仰。关羽认为自己是大汉的子民,一定要好好地拥护大汉的皇帝,刘备是大汉的皇叔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孙权,刘备

    考虑分析问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场来考虑,其答案自然明朗。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一时间难以恢复,他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修养生息,恢复军队的士气,更换武器,补充马匹,粮食,衣物,药品。补充新兵,整改编制,重新训练,治疗伤兵等等。而他在做这些事情时,刘备趁机夺了